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校勘是读书治学、考求善本的一门辅助学科.它的名称虽出现较晚,但它的实际活动却渊源甚早.《国语·鲁语下》曾记鲁大夫闵马父对景伯说:"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周末时是宋国大夫.这件故事的细节已不可知,但无疑是一种用异本来比勘的活动.孔子整理诗书,虽未明言校勘之事,但从所谓"去其重"推想,如不是异本相校  相似文献   

2.
陈奂《诗毛氏传疏》中的校勘内容主要包括校正《毛传》中的讹文、夺文和衍文;还兼及校正其他书籍的错误。就校勘方法而言,陈氏运用的校勘方法主要是“以传校传、以诗校诗、诗传笺互校”,同时以材料为依据,归纳汇证,融音韵、文字、训诂于校勘之中,多角度地进行理校。  相似文献   

3.
校勘略说     
一、校勘与校雠这篇文章,主要是述说校勘方法而不是述说校勘学史。但是,为了交代一下本文的范围,说明校勘与校雠这两个名称的内涵是必要的。汉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使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成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这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而有意识地搜集、校正书籍之始。就在这时有了“校雠”这个术语。《文选·魏都赋》注引应劭《风俗通义》道:  相似文献   

4.
敦煌石室出现的王梵志诗作抄本,经张锡厚同志辛勤而精细地校勘整理,1983年编定为《王梵志诗校辑》而出版了。如同其他敦煌文书一样,由于抄手文化水平低下,年代久远而致字迹漫漶和原卷残缺。王梵志诗作文字的校勘要比版本古籍校勘艰巨得多。同时,王梵志的诗歌创作“不守经典,皆陈俗语”(《敦煌写本王梵志诗集原序》),而唐代的口语俚谚有许多在今天已不详其义,所以王梵志诗作的注释同样也是繁难的。《校辑》在这两方面都有许多精当之处,使人可以通畅地了解诗句含意,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有一些失误之处,还值得继续研究。特别是有些诗的校定文字或者还难以读懂,或者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尚不能充分显露。今以三首诗为例,通过对诗意及写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先生的《楚辞校补》不仅为《楚辞》校勘集大成之作,也是古籍校勘整理的重要成果。总结闻先生《楚辞校补》一书的特点及其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楚辞》校勘的进一步整理,同时,对其它古籍的校勘整理也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亮 《家教指南》2023,(6):104-113
清代是校雠学的鼎盛时期,陈奂所著《诗毛氏传疏》是清儒研治《毛诗》的集大成之作,对《毛诗》特别是《毛传》的校勘成果丰硕,可据出土文献验证其校勘的合理性。敦煌《毛诗》写卷可以佐证陈奂在删汰衍文、辨正古今字、校理错乱等方面的成果,判定其部分疏失,而陈奂的校勘亦可助益敦煌写卷的整理与校订。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卷九所始载的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并序,历代流传,异文渐多。明清以来的引录、校勘,尤其是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辑校,问题亦复不少。故作此校补,以向学术界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8.
评《敦煌文书校读研究》寄明《敦煌文书校读研究》,蒋冀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22万字。本书对《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王梵志诗校辑》《敦煌歌辞总编》等书的过录、校勘错误进行了校订,对一些难以索解的俗语辞进行了考释,对王梵志...  相似文献   

9.
校勘与校对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勘和校对在历史上的起源是相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它们各司其职。校勘专门负责古籍献,而校对不仅校古籍,而且校所有的字献和出版物,它们在内容和方法上,既有很多相同之处,又有很多相异之处。对校次、差错率、校勘和校对工作的基本素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为宋代理学创始人,其理学思想的研究为学术界热点,且硕果累累。而其诗则不受重视,且研究者寥寥,有感于目前其诗无校注本,因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宋诗》第八册所收周敦颐诗之校勘基础上,重新综合校以各本,并给出注释。愿有助于周子诗之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东汉班固作《汉书》,其中78篇沿用《史记》原有篇目,虽然在原有文句的基础上作了剪裁删削,但仍然保留了大量可用于比勘的异文材料。这些异文材料是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较有价值的材料,并可由此上窥《史记》《汉书》古本之貌。《史记》《汉书》对校是《史记》校勘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运用他校与本校的方法对《史记》《汉书》九处异文进行校勘发现,《汉书》的确能对《史记》起到订正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汉书》的校勘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惟一的元代刻本,20世纪以来比较著名的校勘本有徐沁君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其校勘系统,校记翔实,校注中能补足角色,理顺情节,并能多方取证,分辨是非,令人折服。失误处在于注释中不乏以今代古现象,也有漏校、误校和误解处。  相似文献   

13.
《薛文清公文集》二十四卷,明薛瑄撰。其流行版本有四个系统:曰诗集、曰文集、曰全集、曰全书。 诗集系统为河汾诗集,由薛(礻基)整理、阎禹锡校勘、谢庭桂锓梓者也。谢庭桂氏《河汾诗集后题》云: 右河汾诗一帙,乡先生薛文清公所作,其孙刑部主事(礻基)之所汇粹,门人国子监 丞阎君禹锡讎校之以授予者也。诗凡八卷,一千一百三十首。其篇什既多,缮  相似文献   

14.
岑嘉州现存三百九十多首诗中,有两首著名的“西征”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关于这两诗所写“西征”的背景,历来说法不  相似文献   

15.
张锡厚先生《王梵志诗校辑》(以下简称《校辑》)在校勘、训释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家口总死尽,吾死无亲衰.(○○三)《校辑》云:"衰,原作'表',不叶,据文义改《广韵·灰韵》:'缞,仓回切,丧衣.亦作衰.'"按:此诗是担忧死后无亲无友来料理其后事,非恐死后无缭衣穿.果如其校,"亲衰"亦非辞原本作"表",盖"来"字之形误."吾死无亲来",说我死后没有亲友来料理丧事下文"急于卖资产,与设逆修斋.讬生得好处,身死雇人埋",正由此意出.无赖不与钱,蛆心打脊使.(○五六)  相似文献   

16.
敦煌写本王梵志诗,素以理董困难见称。项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敦煌写本原卷,对王梵志诗重新进行了校勘和注释,其间新见胜义,纷陈叠出,钩沉发微,创获实多,堪称王梵志诗校理方面的空前绝后之作。笔者盥手捧  相似文献   

17.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是专门讲述考据学的篇章。在该篇中,颜氏运用本校、对校、他校、理校和综合校等方法,对所见到的古书中的讹误进行了一一校勘。在校勘过程中,颜氏单独利用一种校勘方法的情况较少,而利用理校和综合校的方法较多。由于较多地利用理校方法进行校勘,所以在校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8.
商王朝出于祭祀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颂歌,这些诗歌在商朝灭亡之后,经过商之后裔宋国乐官和周王朝乐官的保存而得以流传下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周代宋国所保存的祖先乐歌在流传过程中已发生变异,甚至残缺不全,至西周晚期,乐官正考父以周太师所保存的商代诗歌为范本加以校正。正考父只有校《商颂》之功,而无作《商颂》之说。今本《诗经·商颂》为商人旧作,它是商人众多诗歌的一部分,这些诗歌是周太师在旧商作品中经过筛选之后收入《诗经》中的。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藏书家劳权毕生校勘历代词籍的数量多达50余种。他以“校存异本”为原则,主要利用对校和他校两种方法,综合调动校勘资料,所校内容十分丰富,尤以“校异”和“补脱”最为突出。经他校勘的部分词籍后来辗转为词学家所见,为《彊村丛书》《全宋词》等现当代词籍文献的编纂与校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敏 《现代语文》2008,(6):122-123
《广韵》一书虽经前辈学者校勘,然书中错误仍然校之未尽,有些地方则校之未精。故本文在《广韵》的注音、字形、注释和引书等问题上继续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