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韶华是中国当代画坛革新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多年来致力于将中国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努力探索中国画的变革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画水墨改革的领军者。他一方面横跨时代,在北方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2.
国画大师汤文选被誉为湖北画界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鲁慕迅、冯今松).前些年逛收藏品市场,见商户挂有汤老的作品,要价不菲,我便问:"是真品?"那人异常愤怒:"你有吗?你有我高价收购!"我还真有一幅汤老的作品,是我结婚时他送的.我家兄妹三人结婚,他一人送一幅,这是因为我父亲与汤老同为解放初期培养干部的中原大学同学.  相似文献   

3.
牛红 《出版科学》2006,(2):78-79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周韶华受石鲁的启示萌生了水墨变法的意识,这个在当时还十分朦胧的想法,即是他求索创新的发轫之处,从此拥抱山川、贯通天地成了他人生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赫胥黎,他著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在世界上发生了重大影响,他论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得出了“人类是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的结论,他与达尔文齐名。 1883年5月5日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论《科学与艺术》,此时他近60岁。在这篇简短的演讲中说:“我就不能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人怎么  相似文献   

5.
周韶华先生自80年代起在我国画坛掀起山水画的革新。他的画表现了鲜明强烈的现代感,又同中国传统美学联在一起,把握了宇宙的大生命。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说:"这座城市中,只有他(比尔·坎宁安)记录了纽约近40年乃至50年的完整视觉历史,全面反映纽约生活时尚。他被大家称为"街拍鼻祖"。上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的街头时尚刚刚出现,比尔·坎宁安成为第一个记录"普通人不同寻常穿着"的人,之后他开始为《纽约时报》每周的摄影专栏《在街头》街拍时尚照片,直到今天。45年来,他的照片就是一本纽约市的街头浮世绘。"我想他真正找到了,即什么才是真正的纽约人。并且我相信他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装学院院长哈罗德·科达毫不吝惜地在一部关于比尔的纪录片中如此表达他心目中比尔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他曾与美国七任总统侃侃而谈,也曾与江泽民谈笑风生,在他60年的记者生涯中,创建了美国传媒的众多神话,他就是美国传媒界的常青树迈克·华莱士。40生来,迈克·华莱士先后19次获得艾美奖,并在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身成就奖。曾有媒体评论道,正是华莱士和《60分钟》节目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由此华莱士的退休标志着美国新闻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8.
卢虎 《出版参考》2010,(5):38-39
曾经有人问我:“在齐白石长达百年的人生经历中,他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衰年变法!”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没有衰年变法,就没有艺术巨匠齐白石;没有了齐白石,也就没有了我们今天谈论的齐白石的艺术;没有了齐白石的艺术,中国近代美术史必将改写。可见齐白石衰年变法之重要。  相似文献   

9.
冬夜,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风风火火地敲开我的家门。啊,原来是我的老战友──广空越秀山干休所所长、书画艺术家张福铭。久未相见,很想知道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他见我发问,神秘地笑笑,慢慢从提包里拿出两轴该好的书画:一幅是行草,一幅是国画《牡丹》。我虽不擅书画,却因喜欢品评观赏,对书画之艺术功力也略知一二。我将眼前的两幅书画挂在书架上仔细把玩,从心底进出一句赞叹:其艺术进步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势!。福铭非出身书画世家,更没有“科班”“的系统培训,他走的完全是一条艰难的自学成才之路。1968年入伍时,他对…  相似文献   

10.
陈晓娟 《新闻爱好者》2008,(10):104-104
有个孩子告诉我,他总是幻想自己生活在电视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样就会有音乐,有鸟鸣伴随我的生活。”天真无邪的童语,使我忍俊不禁,但正是这句质朴的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当我们谈到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时,首先想到的是画面艺术与声音艺术的综合。正是由于声音进入了影视艺术的表现领域—时间与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1.
我同徐文武同志至今没有见过面。除了1984年有一次书信接触外,七八年间也再没有联系。年老记忆力衰退,当1991年冬他又写信给我时,说实话我连这个姓名都有些模糊了。但是当我看到他在信中提出,要我为他的剧作选集写一篇序时,我经过思考,并阅读了他随后寄给我的剧本,我还是高兴地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还是有些意见可说。 1984年9月,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把我国的戏剧艺术提到更高的水平》的长文,对建国以来的戏剧工作做了一番回顾,用以  相似文献   

12.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13.
捧着张兵先生这本厚达800多页的小说研究专著——被我戏称为“大书”——不由人不油然生敬。我说它“大”,当然不仅指60多万字的篇幅,更指内容的厚重。《张兵小说论集》(张兵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是在小说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张兵先生20多年辛勤耕耘的产物。书中阐发思想,总结艺术,澄清事实,考订真伪,屡有真知灼见。这些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同行的重视。话本是张兵先生用力最勤同时也是收获最丰的领域。早在八十年代,他就确立了以话本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他曾经出版过《宋元话本赏析》、《话本小说史话》、《宋元…  相似文献   

14.
师陀,出生于我省杞县,从小便出家投身革命,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近60个年头.我向他请教写作经验。3月6日收到他的复信,摘要如下: “关于写作问题,我虽学习写作近60年,今天还在摸索。你(指笔者)很少有时间写作,我认为不妨随时写一点片断,不求成篇,闲的时候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写作近60年,我仅得到两条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我采访的许多艺术家中,农民出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别有风采。他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对民族戏剧事业的无私奉献,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写一个人的“角度”,可以在采访之后产生,也可以在采访之前萌发,被采访人物的强烈的特色,往往使作者在采访之前就有这样的萌发。我第一次采访宋长荣在1983年5月初,当时他是淮阴地区京剧团团长,率团来徐州演出。当我打电话找宋长荣时,剧团的同志告诉我,他就住在剧场的后院,没有住宾馆,随时可找他。我来到剧场院子里问宋长荣在哪里,一个小演员说:他刚和我  相似文献   

16.
赵星铭 《大观周刊》2012,(25):262-262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动能顺利进行,课堂效率极高。这些年我们教研组积极探索自己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们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新闻     
艺术界的同仁常问我,你何以从一个美术编辑走向副总编辑的。而新闻界的同仁也常问我,你在新闻上的创新是否与你的艺术修养有关。其实我也很难讲清是新闻给了我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是艺术给了我新闻写作的活力。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在新闻上的每一次创新,都得益于我那长期积累的艺术底蕴。 艺术的眼光与新闻的发现 我一直认为,新闻是一门科学,同时新闻又是讲艺术的。艺术是什么?艺术大师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这样表述:“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  相似文献   

18.
我与高信疆先生因书而结缘。那是在1995年春天,好友鲍元恺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赴台湾访问,带去了我的《东方既白》。这是我的一本艺术评论集,其中收录了我与鲍元恺关于音乐艺术的一篇对话。那天晚上,忽然接到鲍元恺从台北打来的电话,说他正与几位台湾的文化名人聚会,  相似文献   

19.
葛姆雷出生于1950年,完成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业后,他到印度游历了三年,直到那时,已经24岁的葛姆雷才决定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1968年,葛姆雷加入了当时席卷整个欧洲的学生运动。他们占领了剑桥大学理事会,强烈要求学校修改章程,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英国不平等移民政策的游行。这段经历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葛姆雷说:“这是我政治觉醒的年代,我认识到每个年轻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声音和想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世界。”葛姆雷在印度的三年,也是他人生经历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他一直对自己的绘画  相似文献   

20.
石鲁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初期,精神处在分裂中,导致了他的绘画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风格转变。在疾病带来的幻觉中,他产生了一种奇特活跃的艺术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