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旨归在于培养和谐的人。以培养和谐的人为目标,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从"规范论"为主导转向"创生论"为主导,德育内容从笼统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向具体、多维的道德教育,德育途径和方法由灌输理论为主转向德育渗透为主。  相似文献   

2.
肖明艳 《文教资料》2008,(31):169-171
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需要具有高尚品格与和谐精神的人.对此,高校德育义不容辞.本文从和谐德育的本质内涵、高校和谐德育提出的必然性以及实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建设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的目的。而人的和谐,应从小培养,从行为到品德逐步完善。还应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德育的过程、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使学生逐渐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和谐过渡。  相似文献   

4.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其采用是否恰当对德育能否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德育方法选择以和谐为核心理念既是对传统德育反思的结果也是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的必要条件。以和谐理念为支撑选择符合现在高校德育特点的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性别和谐是一种人性复归的性别生态和性别力量,构成了和谐社会合乎生态的性别基础,是社会性别视角下性别关系的理想境界。高校德育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对待性别差异的问题上遇到了性别平等的困境,构建高校德育的性别和谐主要应从建构德育的女性话语体系和将关怀伦理纳入德育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高校德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高校德育必须构建教师与学生主体相和谐的德育主客体,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统一的德育新途径,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互动的德育网络,必须做到师生和谐、知行统一、环境协调。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一种境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是道德教育至高的境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和谐发展的理念审视、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体系,必须处理好知性与德性、应然与实然、预成与生成、德育与生命、教与学、德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应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高校德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妥善处理高校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的困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忠义 《中国德育》2007,2(9):79-81
人的和谐发展只能通过和谐教育来实现。湖南省优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常德市第一中学校长张国雄在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形成了和谐德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11.
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建平 《江苏高教》2005,(5):110-1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在这一宏观背景和视野中,对高校提出要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要求。必须坚持创建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并使三者良性互动,立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学德育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然要求,通过树立和谐的高校德育理念,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和谐的高校德育管理系统,深化和谐的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大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儒家、道家和佛家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代表,虽然其哲学思想各自不同,但他们均从各自的哲学主旨出发,对和谐德育思想进行了探索。"和谐"思想同样也是西方哲学家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他们主要从关系和谐、本质和谐、结构和谐、宇宙和谐与社会和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东西方哲学家们对和谐思想的哲学思考,成为我们今天深入思考和研究和谐德育思想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最基层组织的科组担负培养和谐的人的重任,它本身和谐与否对于建设和谐学校、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以人本理念,打造和谐科组。  相似文献   

16.
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德育研究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谐德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文化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中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7.
汪圣波 《教师》2011,(18):10-12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和谐德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万敏  邢亮 《教育探索》2006,(10):95-97
和谐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和谐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人才、增强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构建和谐德育必须实现德育定位、目标、内容、原则、方式、环境、评价等德育过程诸要素的相对统一、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