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凡·高、毕加索,每个人都知道,但说起中国有名的画家,我们反而觉得陌生。但如果我们能有一个环境去接触,耳濡目染,渐渐地自身的艺术修养便会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周.com语录: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如是说。人贵在反思,做人如此,作文也不例外。关键词一:凡·高没人会把凡·高的耳朵当成一块焦黄的烧饼,事实上,凡·高的耳朵却被人一次次地甩到台面上暴露在空气中,并企图用一个血淋淋的场面刺痛观者的双眼,震撼观者的灵魂。那只可怜的耳朵被着  相似文献   

3.
凡·高被称为“天才画家”,他作品中的“色彩”一直被人所称道。对于凡·高而言,“色彩”是他的标志与个性-的体现。从凡·高作品中色彩变化的“节奏性”、色彩构图的“旋律性”渡及“交响曲”式的色彩体验三个角度出发,解读凡·高作品中色彩的音乐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凡·高的名作《向日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都能从那团炫目的黄色中读出自己的感受,著名诗人余光中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余先生首先指出向日葵、太阳、凡·高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向日葵是对太阳光辉的永恒向往,它仿佛渴望太阳那神圣的光辉一般,永远面对着太阳在天宇运行的轨迹,而凡·高本人的思想感情、他的绘画,甚至他的形象,都像极了向日葵。  相似文献   

5.
凡·高的一生,用孤独来形容最恰当了。凡·高的作品,用永恒来诠释也不为过。他生活在平凡之中,孤独地死去似乎是情理之中。正如他的作品,生前死一般的沉寂,不被人欣赏,在他死后却大红大紫。  相似文献   

6.
同居启示录     
正去年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看了画展,画展叫做《凡·高和高更想象与现实》。展出以凡·高和高更在"黄房子"里同居的62天为线索,描述两位画家的人生。"黄房子"在法国的阿尔小镇上。1888年,凡·高搬到这个破败便宜的公寓,公寓设计得很不合理,楼层局促,空气不对流,夏天闷热难熬,冬天寒冷难耐。凡·高却宣布他找到了天堂,他说从屋子里可以俯瞰一个非常漂亮的公园——实际上公园尘土飞扬,公园中影影绰绰的人往往来自对面的妓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设计以人美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第16课"凡·高"为参考,以凡·高去校园应聘美术教师为情境,以教材关于"凡·高"一课的编排为主线,组织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和赏析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自主语言评析,试用凡·高的笔触和色彩进行作品的再现。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凡·高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不仅仅着眼于引导幼儿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更关注、启发幼儿感受蒙德里安画作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提升活动的价值。目标:1.欣赏蒙德里安的代表画作,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及其含义。2.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装饰T恤衫。准备:由与图画素材相关的资料制作而成的幻灯片,电脑投影设备,白色T恤衫,不干胶,爵士音乐。过程: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1.出示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  相似文献   

9.
我看见有阳光极力从乌云缝隙中挤进来,光线从一丝一缕渐渐扩大,从马路那边缓缓逛过来。最后我看到黄色。典雅的黄色,华丽的黄色,那是凡·高最爱的向日葵。【凡·高】我死了么?周围一片昏静。我感觉自己好像飞在天花板上。空荡而压抑。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我最后的记忆。停留在那把左轮手枪。我感到很凄凉。我感到有种威胁着我和弟弟提奥的风暴。就算是在迷糊中也感觉到的,那种铺天的风暴。我会成为提奥的一个负担吧!  相似文献   

10.
言论     
<正>恋慕与忘却,便是人生。——黄碧云也许一个人在真正无可奈何的时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亦舒《家明与玫瑰》一个人若想别人对他生出好感,最好的法子就是先让别人知道他很喜欢自己。——古龙凡是诚实地过日子,并且遭遇到许多麻烦与失败而不气馁的人,要比那种一帆风顺,只知道安逸的人来得有价值,一个人永远不要相信天下会有毫无困难的事。——凡·高《亲爱的提奥》每天每天,波澜不惊地活着,睡觉、起床、吃饭。情绪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看电视、恋爱、学习、去上学。当你不经意回眸那些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时,会发现它们多多少少都会留  相似文献   

11.
凡·高的一生,用孤独来形容最恰当了。 凡·高的作品,用永恒来诠释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2.
凡·高是一位传奇的画家,他短暂曲折的一生毫无疑问是悲剧性的。他在世的时候,被世人视为疯子,然而他还是倾尽自己的一切来描绘这个世界,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数量庞大的作品。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在人美版美术教材当中,凡·高的作品一共出现了11幅,其中《向日葵》这幅作品共出现了两次。本文通过分析凡·高的绘画作品,总结其绘画风格及情感,读懂凡·高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作品给我们呈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斯特林堡与凡·高>一书中,雅斯贝斯以凡·高为范例,通过揭示其赋有显著个性的生存样态、世界观的发展以及与其作品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为破解凡·高这位主观体验型的精神分裂症艺术家的天才之谜提供了一种独具人文智慧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14.
1890年7月27日,凡·高背着画架走向一片麦田,开枪自杀.但子弹没有打中心脏,他走回住处,第二天还和赶来的弟弟讨论艺术.夜里,几·高离开了人世.奥维尔小镇(AUVERS-SUR-OISE)离巴黎大约30公里,是凡·高离开人世的地方,他在这住了70天,画了70幅画.“这里离巴黎很远,是真正的乡村.”凡·高给弟弟的信里写道.5月,凡·高来到奥维尔小镇,找到热爱绘画的精神科医生——保罗·加歇.加歇医生为几·高找了一间6块钱一天的旅馆,凡·高觉得贵,于是在客栈租了一间7平方米的房子,一天只要3.5元,就在这间屋内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5.
开始喜欢凡·高的画,是在荷兰去他的美术馆参观后。我在佛罗伦萨、在马德里看过很多名家的真品画作,可是凡·高的真迹,比印刷品要有力得多。  相似文献   

16.
高明的父亲     
《红领巾》2012,(1)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荷兰著名画家)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  相似文献   

17.
风格派     
<正>最纯粹的抽象运动是荷兰的风格派,它在观念意识上最强调精神方面。1917年风格派创于阿姆斯特丹,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  相似文献   

18.
凡·高,是举世闻名的荷兰大画家,他生前的默默无闻,死后的大放异彩;他激情奔涌的画作,疯狂错乱的生活,成了艺术史上永恒的话题。凡·高是天才的,许多天才的道路似乎都是这样艰难地走过来的。100多年后,中国的诗人海子也在世界的另一端,艺术的另一个领域,沿着凡·高的道路在痛苦中前行。英雄惺惺相惜,天才们也差不多是这样。海子在他的《诗学,一份提纲》中几次提到他所敬爱着的画家凡·高,另外,他还特别写了一首诗纪念凡·高。在这首名为《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中,他写道: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把土地烧得旋转……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烧吧。海子眼中的瘦哥哥是充满激情、充满痛苦的,其实,他本人也是如此。他们的艺术理想总是和现实相差太远,他们的创作才能并不能保障他们在生活中也过得如鱼得水,相反,总是痛苦多于幸福。本期“教材解读”栏目安排了两组文章,介绍海子和凡·高的真实生活、创作道路,并结合教材赏析其优秀作品,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他们,认识他们。(雨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亮点把凡·高富有艺术才情的一生,比作花开时刹那的芳华,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了对凡·高及其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天才与柱子     
林肯的盖茨堡演说稿,写在他暂时居住的朋友家中借来的普通纸上;海明威用一支普通的钢笔写作;凡·高作画时,调色盘上很少超出六种色彩.总之,你拥有的工具与创造力间,关系不大.事实上,当一位艺术家在自己领域钻研得愈深、技巧愈熟练,他愈会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