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的网络语言研究鲜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去考虑其生成原因。网络语言结构是一种认知心理结构,其生成理据所蕴含人的认知因素要比传统语言更为丰富,最终应按心理现象去描写,从认知角度去研究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际交流语言,是一种新型语言变体。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其千变万化的创新总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本文在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基础上,从隐喻与概念合成理论的层面对网络语言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韩雪 《考试周刊》2009,(1):208-209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随着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语言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网络语言中隐喻性构词特点。通过分析隐喻在网络语言中的工作机制.试图分析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和网络语言的理解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国内外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这一时代发展过程中特定的语言现象.认为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语言的现象和特点,找出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流行于网络世界的基于日常语言的语言变体,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日常语言的认知。目前大多数人对网络语言采取的是接纳的态度,但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本文主要研究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冲突及解决这一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的产生是客观环境与主观认知互相作用的结果,仅从语言社会学层面或语言认知学层面去解读语言变异现象的形成及传播原因都过于片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基于认知层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以2017年最新网络热词"佛系"为例,对其来源、变异过程及隐喻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开始流行起来。网络语言作为一门新兴语言,很多人对其意义还不甚了解。因此,为进一步地研究网络语言,引导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其意义,本文将对网络语言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这一被人广为接受的新兴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8.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着重探讨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和特征,变异现象及网络语言模因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们在参与网络交际时,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现代汉语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变异有其自身的方向,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内部层面,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本文拟通过对网络语言变异的这些表现形式分析以及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Internet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同时也产生了极富个性化的网络语言,甚至现在聊天语言也可以作为合法的证据。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语言的特征也将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Richard说":隐喻是无所不在的语言原则。"同样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尽管有些网络用语奇异独特,甚至诙谐难懂,但是它的临场创造性特点依然给我们留下了值得研究的空间,本文将从隐喻的语义认知和语用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虚拟世界与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语用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环境角度出发,综合网络信息技术、青少年认知心理、语言符号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网络语言不是面对面说出来的,也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指敲出来的;其次,青少年的"与时俱进"心理早已突破了传统文化基因的禁锢;第三,象形汉字必须通过26个英文字母才能为机器认知。中国网络语言的汉英杂糅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元芳体"的认知功能。首先简单地描述网络语言,接着介绍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运用于分析"元芳,你怎么看?"这一网络语言在三种语境下分别是质疑、嘲讽和征求意见的认知功能。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探究网络语言,可以更细致深入地阐释网络语言反映人们的认知、推理逻辑和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语言是受人关注的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本文通过考查计算机网络语言的含义,提出计算机网络语言是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从理论的角度,语言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网络语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通过重复和类推的方式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可以为研究网络语言变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辛静 《考试周刊》2010,(23):28-29
语言接触是导致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为研究双语、语言接触和变异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本文以语言接触和变异理论为指导,对汉语网络语言中由于英汉语言接触引起的借词、语码转换/混用现象进行描述和归纳,对变异的成因进行认知的分析,以及探讨如何来看待汉语网络语言的变异问题。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8,(1):78-82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新兴的区别于传统语言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也存在不规范等缺陷。本文基于语用学的研究视角,从语用学及网络语言的涵义着手,聚焦日语网络语言的语体特性及构词类型,探究日语网络语言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和信息碎片化特性放大了社会公众的消极情绪,网民采用网络语言暴力,污染了语言和社会生态.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流群体之一,也是网络语言暴力的主要实施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调查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甘肃6所大学的60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探讨了甘肃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分析了...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把隐喻从修辞方式上升到了人类的赖以生存的认知方式,隐喻也就成为了语言的一大特征。运用塞尔的隐喻解释八原理分析2009年的网络十大流行语,可以发现网络语言具有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登文  吴晓云 《文教资料》2006,(27):177-178
作为网络技术和语言发展的产物,英汉网络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大量使用缩略代替单词、短语和句子;组合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来表达情感及借用修辞手法,老词新用,创造新词。从演变趋势看,其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语言抽象与形象具体相结合、简约取代繁复、认知决定存在。但由于网络语言的失范,其发展已对正常的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