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是我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素有“花园大学”的美誉。作为直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工作开始于1995年底,学校在1996年初成立了网络中心,规划建设校园网的第一期工程。1999年开始的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覆盖全校。在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进行了信息和应用的开发和拓展,并正式在2002年初开始大规模的“一卡通”和公共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11,(12):45-46
上海财经大学从“九五”开始全力准备国家“211工程”的一期申报工作。在1996年评估期间,一位专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上海财大居然没有校园网。”这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当时,尽管网络已开始在高校普及,但是对于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经济类院校而言,校园网还真是一个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4.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在应用需求的拉动下,开始了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强调应用”为主题的校园网升级改造的“数字校园”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了目前学校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现状,提出了评价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平台的标准,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规范,以免广大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走入误区,同时,对目前流行的“科利华”,“ZDSoft.net”,“托普数字虚拟校园系统”和“飞鹰办公,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四个校园网应用平台进行了测试与评估。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3月,我校承担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之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与效益研究》之后,我们语文教研组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如何在校园网坏境中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运用校园网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研究”的设想。力图通过这一研究,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的应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三部分组成。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系统中只对网络硬件系统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和详细的分析,却忽略了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投入,使“高投入”的校园网成为了校园里的另一道特别“风景”,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校园网进行应用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要闻     
“第一届中国校园网发展论坛”举行《光明日报》报道:由光明日报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的“第一届中国校园网发展论坛”1月18日在京闭幕。本届论坛历时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校园网负责人就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参会代表呼吁,目前校园网应该尽快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推动校园网的规范发展。许多代表认为,此次论坛的最大特点就是务实。论坛内容不仅涉及到信息应用、网络管理、标准体系等宏观问题,也对校园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代表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的高等院校。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消除校园"信息孤岛"建设"应用集成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孤岛”的两大成因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高校在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在需求的拉动之下,开始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强调应用”为主题的校园网升级改造,展开“数字校园”的建设热潮。许多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建立起有助于学校教务教学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0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 ,从 2 0 0 1年开始 ,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来 ,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都积极投入到校园网建设中。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 ,校园网建设“重硬轻软”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应用为本”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的认可。但同时 ,专家指出 ,校园网应用的关键还是“人”的因素。这其中学校及教育主管机构领导的意识尤其重要 ,它将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借用联想总裁杨元庆在全国推进企业信息化现场工作会上的一句话“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同样具有现实…  相似文献   

12.
该本着“经济实用,先进”的原则,从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硬件选择,应用系统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一种适合中小型规模学校的校园网建设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纵括校园网建设的全过程,以提高校园网的性能价格比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是一个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三部分。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系统中只对网络硬件系统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和详细的分析,却忽略了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投入,使“高投入”的校园网成为了校园里的另一道特别“风景”,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等四个方而对校园网进行应用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初到上海市育才中学,就发现了育才中学德育的独到之处———“每周一星”活动。在学校的宣传栏中,那张10寸的大照片上,一个高挑的女孩儿脸上绽放着自信的微笑,旁边是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勤恳、认真,一干到底———记高一(3)班高金同学”,下面是富有个性的文字,让你走进高金,了解高金。上海育才中学从1999年开始开展评选“每周一星”的活动。“每周一星”顾名思义就是每周在全校学生中选出一名校园明星。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颁发“每周一星”荣誉证书并在宣传栏张贴,在校园网登录。现已有100多人成为“每周一星”,在学校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校园网”的建设四川刘小伟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计算机连机运行已成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正加紧“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国内则以“金”字号工程(如“金桥”、“金关”、“金卡”等)牵头,掀起了建“网”热潮。“校园网”作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校校通”工程已被高度重视。国家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上千亿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在校园网建设上了。可是,校园网投入与产出之间,总是存在一个难解的大“黑箱”。校园网是以应用为目的,而我们对什么是好的应用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实践证明,仅有校园网这类技术装备还不行,关键是在于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实现这些技术优势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知道锐捷网络的金点子大赛吗?”这成为最近校园网论坛QQ群里的流行语。其实,金点子大赛是指锐捷网络从4月19日开始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寻找最能改变未来校园网的金点子”创意大赛。令人有些“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既不太具备娱乐性又不大众化的比赛,也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相似文献   

18.
产品信息     
“校校通”校园网系统软件平台是巨龙科教公司针对目前中小学校园网搭建出现的有路无车或有车无货的现状研制而成,专为广大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而开发的一套集教学、信息共享和管理为一体的校园网软件平台。它将校园内联网和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套能使学校校园网发挥效用的、实用的校园网软件系统。它能使教师实现网上备课、科研、教学、考试;能使学生在网上上课、考试、答疑、完成作业;包括信息发布、电子阅览、视频点播、聊天、网上论坛、邮件服务、个人主页、校园寻呼等在内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功能上,“校校通”更具有创…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校园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学校基本都已经建设了校园网系统为在校的师生提供信息服务。但长期的基础网络建设已经使得这种投资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校园网项目建设的价值变得越来越不明显。那么,如何创新校园网价值?如何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应用“云校园网”思想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从校园网作为“物理校园的映射”、“文化理念的图示”以及“现实校园的类比”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校园网的隐喻形态”,认为校园网源于现实校园却高于现实校园,是现实校园空间和时间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