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证式教学:一种有效的探究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是将科学领域的论证引入课堂,使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并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表征”、组织“辩论”、运用“竞争理论”和设置“两难情境”来实施论证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黄巍  林松 《中学生物学》2020,(2):12-14,17
1问题的提出:科学发展史与论证式教学的关系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Toulmin)提出了论证研究的经典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推理”和“论证”被引入课堂,论证式教学应运而生.基于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严谨的论证推理方式,学习科学家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学事实进行思维,利用实验证据和逻辑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芳 《学周刊C版》2023,(29):97-99
新课标倡导生物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目标与教学手段,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针,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完整经历发现问题、提出主张、质疑辩驳、完善主张等科学探究过程,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论证式教学的应用价值,依据章节内容与学生情况科学制定论证式教学方案,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唐荷  刘静 《教学月刊》2024,(4):48-51
论证式教学以训练学生论证能力为核心,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历科学论证各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模型建构”“实验探究”等策略开展论证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基于探究和发现的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从而发展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论证驱动探究教学模式是基于探究的学习和科学论证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实践和发展科学推理技能的机会。本研究通过探究ADI与学生、教师科学推理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旨在证明论证驱动探究教学模式(ADI)能很好地发展教师和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通过物理案例分析研究,在实践上证明了该教学模式对课堂的促进效用,为促进论证驱动探究教学模式(ADI)在实践中运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证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引用若干真实性已经判定的判断,针对问题逻辑地导出某个给定判断的真实性的过程,驱动学生主动建构概念、推动师生互促共进以及加强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感。我国论证式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处于探索阶段,仍有理论和实践的提升空间。通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寻论证式教学的四个阶段,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为高质量探究学习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以“楞次定律”为例,探讨基于审辩式思维的物理论证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演绎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论证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实验为载体进行教学尝试,探讨论证教学模式和实施过程.结果显示,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很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4):15-17
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是一种强调科学论证的科学探究模式。通过比较论证式探究与一般科学探究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异同,以促进教师对论证式探究模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设计的论证式探究教学框架由问题、猜想、理性批判、结论构成,核心是理性批判。该框架尤其适合用来设计类似于历史科学问题的探究教学。与其他的探究教学比较,该框架在促进论证技能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理解科学本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一节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论证形成主张、补充证据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在论证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促成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论证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化学概念,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以"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为例,提出"论证式"教学的基本结构,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论证,让学生学会从论证者的角度构建化学知识框架等,对"论证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3.
论证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即借助论证活动,使学生经历资料分析、提出主张、为主张辩驳等过程,在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将论证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能充分发挥论证式教学的优势,高中生物教师应做好教材内容的研究,不断学习与总结论证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内容为例,尝试利用CER论证模式实践论证式教学:论述了论证式教学和CER论证模式的内涵,开展以“证据-推理-主张”为核心的CER论证模式教学流程。这样能够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探究过程,深入理解科学本质,内化科学思维,从而也增强表达与交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论证在科学教育中具有构建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科学本质观理解以及提高决策水平等功能。借由论证式教学经历,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构建理论知识类似的过程,即通过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获得知识或理论。以原子理论为例,借由链式问答展开原子理论及其模型构建以呈现课堂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6.
阐释了在论证式教学中促成深度学习的可行性,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为例,说明论证式教学的过程:将“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联系,通过对探究过程等因素的论证,将已有的实验知识迁移到“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这一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迁移中把握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成深度学习,点燃其自主探究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论证探究视角设计人教版“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一节教学,通过课前布置任务、情境设疑、论证探究3种方式开展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锐意进取的探究精神,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孕不育问题与精子运动现象之间关系的讨论,创设论证式教学情境。在呼吸作用的前科学概念基础上,结合演示实验的探究结论和材料证据,提出细胞呼吸中场所、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科学主张,支持单元重要概念"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最终利用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对男性不育等健康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在学习过程中落实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崔小亮 《教育》2014,(10):62-62
论证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发展的新图景。在科学教学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扭转探究式教学“形式化”的趋势,使探究式教学成为融合知识学习、思维发展、科学本质观深化的学习过程。本文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作为案例,论述论证式教学的一般过程与论述模型,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证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论证教学的充分开展有待于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已指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将VR整合于科学论证教学,并应用于七年级"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单元,开展准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方法对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影响.两个班8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使用基于VR的方式展开学习;另一个班的40名学生为控制组,在一般教室环境下开展论证式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整合VR的科学论证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论证过程中提供证据和反证,提升学生在论证学习过程中的集体效能、批判性思维倾向,而论证教学过程中使用VR并未显著影响学生的认知负荷.研究将为VR应用于科学教学提供参考和更多实践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