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私人侦探作为取证主体进行调查取证在现实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现行立法中并未赋予私人侦探明确的法律地位。对于应否以及能否在立法上确立私人侦探制度,应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来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中尚不具备引入私人侦探制度的现实土壤,私人侦探制度应当民事先行。对于私人侦探,应从外部规制和内部行业自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以保障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欣 《华章》2008,(16):43-44
非法证据排除在民事诉讼中对诉讼价值的衡平以及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陷阱取证、诱惑取证、偷拍偷录、私人侦探、测谎证据等有存在一定问题的证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也逐渐增多,通过借鉴国外的关于证据取舍的解决思路,应用于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遭遇的民事证据取舍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私人侦探介入侦查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侦探虽然在我国还不具有合法地位,但其仍然以别的形式大量存在。对私人侦探不应一概禁止,应该正确地对待。对私人侦探介入侦查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探明私人侦探介入诉讼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建立该制度作一些简单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
试论私人侦探业在我国之可行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侦探业在我国是一个颇有争议且尚未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行业,本文对私人侦探业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现行制度范围内探讨了私人侦探业在我国具有可行性的原因,认为立足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我们不应简单的反对私人侦探业的发展,而应努力促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私人侦探业在我国之可行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侦探业在我国是一个颇有争议且尚未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行业,本对私人侦探业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现行制度范围内探讨了私人侦探业在我国具有可行性的原因,认为立足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我们不应简单的反对私人侦探业的发展,而应努力促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构建中国的私人侦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侦探业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也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行业,其利与弊、禁止与开放一直是个比较敏感和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私人侦探业的发展现状、存在原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应明确私人侦探的法律地位,只要完善其管理体制,严格规范,正确引导,私人侦探业就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私人侦探行业已在我国普遍存在,但比较混乱,且容易诱发诸多社会问题,这与我国对私人侦探仅有宣誓性的禁止规定,而没有进一步的操作性规范有较大关系。面对现实,需要重新审视进而改变对私人侦探的态度。通过加强对私人侦探的规范,使之沿着法律的轨道运行,才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告人的强制取证权在英美法系国家发端、发展和完善,在大陆法系及程序转向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重视。比较研究典型法治国家强制取证权的内容、范围和限制,针对其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强制取证权制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私人侦探的刑事侦查主体资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侦探能否成为我国刑事侦查主体问题,似乎已有盖棺之定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屡屡触发人们的争议与思考。笔认为,对私人侦探问题不应简单地从合法或非法角度予以判定,而应从其在我国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两个层面,从法律功能、社会价值及其与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关系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本尝试性地提出建构私人侦探制度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私人侦探中外发展简况,从社会需求、存在和发展的法理基础、对国家公权力的有力补充等方面阐述了私人侦探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对私人侦探宜疏不宜堵,应建立法律构架,让其在法律的规范下运作。  相似文献   

11.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现实价值。通过分析归纳,认为其具有实施主体的非国家公权力化、主要手段的非强制化和直接目的的私力救济化等特征。在主要类别上,它分为私家侦探刑事调查、律师私下刑事调查和其他私主体刑事调查三大类。  相似文献   

12.
汪世显及其家族,三世袭爵,六世封王,在元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汪氏万卷楼藏书丰富,但史载甚少。通过对“万卷楼”及相关史料的分析,阐发了汪氏藏书及其文化现象,认为汪氏万卷楼是这一时期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同时它也填补了甘肃这一时期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1999年新版的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修正的效度定义的观点下,探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考试效度证据的收集途径。提出从基于内容的证据、基于与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证据、基于内部结构的证据和基于反应过程的证据等方面进行效度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循证矫正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要求探寻"最佳证据",注重循"证"实践。在社区矫正中应当以循证矫正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做好"证"的论证及构建工作,并针对服刑人员的犯因性需求,把循证矫正与心理矫治有机结合,科学开展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职务犯罪为例并从职务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入手,结合对侦查主观性方法的运用、探索和分析,立足侦查人员主体办案的主观性因素在侦查方法中能动性的体现。并试图建立严密、清晰的侦查逻辑和完整独立的侦查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受内外条件的制约,当前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畅通资金渠道,实现多元化、全方面的筹资方式,是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借助于电子证据查明案情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电子数据这类新型证据的特性,探索电子证据在诉讼中运用的特殊法律规则。这些特殊规则包括三类:一是电子证据的取证规则,二是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规则,三是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判断规则。各国电子证据立法的发展趋势是,取证规则越来越多样化,证据能力规则越来越淡化,证明力判断规则越来越完善。本文就电子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完善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更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事实认定难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是当代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常见的概念,我国宪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分别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解释;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完整而权威的界定,甚至在国际公法学界也找不到精准的诠释,造成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通过综述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出其中共性的结论,为描述我国宪法条文中的“公共利益”含义,以及限制其随意使用提供借鉴和佐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高校补助金制度由来已久,并为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政保障,注入了不竭的生机和活力,这从对日本高校补助金的渊源、目的及补助金机制的深人分析中可以得到体现。日本高校补助金制度在键全法制、资金筹集多元化、明确补助原则和补助方法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完善措施,为解决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