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根据他们好动、好奇心强、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的特点,设计出了小学英语动态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英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李丽萍 《云南教育》2002,(34):35-36
《两小儿辩日》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后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人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个却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早晨离人远。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科学道理。教学难点:把文言文译成白话文。一、简介文言文的特…  相似文献   

3.
师: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俊杰 《教学随笔》2013,(8):62+129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本文以《两小儿辩日》一文为例,来探究如何使学生学起来、教师导起来。  相似文献   

5.
6.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一文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们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7.
记得我最早是在上初中时学的《两小儿辩日》。初学时文言文的词义及语法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两小儿所辩论的问题却让我困惑多年。当初老师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早晨和中年太阳离人是一样远的。当时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也没勇气和老师做更深的争论。一晃已过了二十多年。今年,小学课本首次选用文言文,就恰巧选用了《两小儿辩日》这一名篇。于是,这个问题再次涌现出来。教学中,我先请同学们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答案不一。然后,我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提供给学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好多学生的反应是将信将疑。最后,我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经过…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新选课。小学语教材中,直接选用诸子散中的寓言故事,且以言形式出现,此前尚未见到。同时,这则寓言故事又有诸多方面必须加以辨识,因此提供一些背景性的资料,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第10期《小学教学研究》中郑昌军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两小儿辩日》中太阳究竟是“初出时去人近”还是“日中时离人近”?郑老师通过画图的形式告诉我们说早晨人所接受的是阳光斜射,而中午所接受的是阳光直射,图中斜线的距离比直线的距离长,故中午太阳离人更近。文中所画的图确实能清楚地表示出“日出”和“日中”太阳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第二届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匠心独具地以"板书"为引子,让学生"在读中辩,在辩中读"的教学过程中,对文本逐步理解、逐步体悟、逐步熟读成诵,赢得听课老师的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文言语汇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学习《两小儿辩日》时,采用质疑、炼字、品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经典文言作品,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魅力,更有利于文言作品的学习,更有利于文言语汇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张建 《语文知识》2002,(9):36-36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第一册在简析课文《两小儿辩日》时说: “两小儿观察事物光凭直觉,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往往就很容易出错。其实,早晨和正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历年语文教学参考书也一直以为早晨和正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两小儿辩日》中提出的问题,本来不  相似文献   

13.
14.
上期,本刊刊发了吴琳整理的“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活动”纪实,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大家认为,这种教研形式特别新颖,课堂实录和互动点评非常精彩,阅读之后很有启发,要求继续刊登这样的稿件。为此,本刊又组织了一篇活动(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我参加了市里某知名小学的开放周研讨活动。由于是开放周,来听课的人不少,因此,不论是对这所小学的老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次自我展示的良机。但是,那一天发生在小学六年级语课上的一幕,却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通过鉴赏将文本转换成具有学生个体个性色彩的文本,最终达到阅读的三层次:我看了——观看的层次:我想了——思考的层次;我懂了——理解、共鸣、评价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陈玮  蔡惠玏 《辽宁教育》2003,(7):101-103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后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观统一的语文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现主体,给师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天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现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诗两首>课文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两小儿辩日》可以说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篇课文。下面我们把课文内容详释于下,还望得到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也是该教材中出现的第二篇文言文。本组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对照注释 ,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 ,把课文读通 ,读懂”。《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文中记叙古时候两个小孩 ,各凭自己的直觉 ,认定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的人远近不同 ,各持一端 ,争执不下 ,连孔子也不能对此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宇宙无限 ,知识无穷尽 ,学习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故事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 ,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教…  相似文献   

20.
仇千记 《宁夏教育》2005,(10):51-53
[做课地点]一所农村小学 [做课教师]杨文斌(一个从未在各类公开课上露过面的中年教师)[做课内容]《两小儿辩日》(第11册29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