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线记者写稿件时可能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正在召开的会议如果按常规来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发表的内容也未必是读者想要知道的内容。而一些见报的动态消息也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其实记者在写稿时完全可以创造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文效果。记者在写稿件时应多思考、换角度、深挖掘、勤反思。写出吸引读者的靓文章。  相似文献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些名言,都是提醒人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从事新闻工作当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党报如何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河南开封日报社,  相似文献   

4.
马述 《新闻传播》2006,(7):15-17
建设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工作,目前正在全面展开。笔者在此回顾一下近些年亲身参与的有关“三农”问题舆论监督类的采访报道。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其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总结一下采写经验。  相似文献   

5.
于鸣镝 《编辑学报》1993,5(1):53-54
办刊——出刊——用刊——评刊,是一个不间断的链条,期刊正是在这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自我完善,以完成高速传递最新信息的重任。1 开展期刊评论的作用 处于链条末端的评刊活动对于办好、出好和用好期刊有着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 期刊评论,就是从政治观点、思想内容、学术水平、技术工艺、审美价值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它不是对期刊的表面印象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结论;不是少数人的主观评语而是既有专家又有广大读者对其进行有根据地中肯分析,指出何刊、何文好,好在何处;何刊、何文差,差在哪里。肯定好的,否定差的,有褒有贬,有扬有弃,  相似文献   

6.
翟新群 《新闻战线》2013,(2):113-114
曾经有一位报社领导给驻地记者讲话时说:"你们与报社编辑部的记者相比,只能算是‘偏师’。"言外之意,驻地记者不是报社的主力部队。他何以有这样的认识?应该来自于驻地记者平素的业务能力表现。平心而论,  相似文献   

7.
定期或不定期清点藏书,是准确掌握馆藏、及时发现问题、检查书刊是否完整的有效措施。 1.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藏书,充分发挥藏书的作用。清点工作必须将书、目录、财产登记帐逐一核对,一本书经过反复记忆,可以使我们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不能象报社的记者那样划分专业,各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因此,平时广泛积累资料很有必要。1990年11月初,我在县城遇到一家正演出的艺术团,其中有个18岁的姑娘仅50公分高,我便采访了他。写稿时怎样开头好呢?这个姑娘是否世界上最矮的人?我依稀记得《资料剪贴本》里有此类记录,就  相似文献   

9.
我在大学读的不是文科,毕业后分配做新闻工作,感到有些茫然无措。参加函授学习后,听了几天课,读了几篇教材,自觉心里有了点底,便欣然提笔写新闻。谁知,临到下笔,想好的东西却理不出头绪。河南函授分校的孔老师笑着对我说:“小陈,你既要多写也要多积累些东西!”回到家,我就翻出艾丰的《采访概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乐山市档案馆以"三套丛书"为主线、"两大事件"为重点、"一个阵地"为平台,大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用档案激活老乐山记忆,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现代乐山,为市民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一、编研好三套丛书(一)"抗战时期的乐山"丛书。与乐山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联合完成。抗战时期是乐山历史上一个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1960年元旦当兵第一天起,就开始记笔记。第一篇笔记是《当我穿上新军装的时候》。有时是读后感,有时是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一篇三言两语;有的几百字、上千字,每篇笔记的前边都有一个小题目。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底,我开始了读报与评报的学习和写作,在《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报文章20余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进益不少。促细读。读报,是评报的基础;评报,是读报的深化。没有大量细致读报作保证,就难以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于是我精选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军区小报,坚持精读。时间一长,不但熟悉每份报纸的特色,而且对报纸设有什么专栏,近期报道动向都了如指掌。甚至能背出许多好的标题和精彩的段落。读的过程中,把一些认为可评的文章、专栏都做好标记。如此,不但评起…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是晴雨表,是温度计。报纸的总编辑挤时间读点读者来信,可以了解许多在会议上、办公室里听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过去,我曾在河南日报社群工处工作。当时的总编辑何凤德曾对自己提出了每周要阅读和处理两件来信的要求。信由群众工作处提供。试行了一年多,虽然提供的来信还不够典型,阅读得还不够过细,但对于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还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档案馆(室)应当把举办展览作为职能范围内的重要工作积极开展起来,这不仅可以塑造本地区、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档案馆(室)的地位,为档案工作的发展争取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4)
精选题 深挖掘 高立意──谈校报通讯主题的确立与深化徐澄目前,全国820多家高校校报,大都因出版周期长,特别是在校内广播站和教育电视台的冲击下,使得所刊载的消息新闻不“新”,犹如“昨日黄花”。对此,许多校报注意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重头戏”放在包容...  相似文献   

18.
我搞剪报资料是从初当记者时开始的。那时,为了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增长知识,就把自己喜爱的文章和一些知识性的资料,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过时的旧杂志上,以便翻阅学习。日子久了,“报贴”越来越多,再经筛选,然后分门别类地贴起来,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历史人物》、《春夏秋冬》、《艺海采珠》、《联海拾趣》、《书林折枝》、《文史集萃》、《花鸟鱼虫》、《祝你健康》等八大本子。  相似文献   

19.
《新闻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栏目之中。又增加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栏目——“改改评评”。编者简明扼要地提出开办“改改评评”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知识性和实刚性,提高读者的鉴别水平和改稿、写作的能力。显而易见,开办这个栏目,能荟萃海内新  相似文献   

20.
从1956年以来,我一直坚持为报社、电台写稿。30多年间,我走遍了全县40个乡、700多个行政村,并从中选择了山区、平原等不同类型的20多个典型,作为我的采访“根据地”。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建立采访“根据地”大有益。有了“根据地”,不仅有采访不完的新闻线索、写不完的报道题材,而且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1984年春,我在夹河、拾屯等“根据地”采访,跟随个体户拉石头、运沙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