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妈妈的唠叨     
“Bye-bye!”妈妈提着行李包出差去了。我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高兴起来———总算可以自由几天,清静几天了!我是被妈妈从小唠叨大的。两岁上托儿所,妈妈就唠叨:“不要到处乱跑”,“要听老师的话”,“吃饭要吃多一点,吃快一点”……后来上小学,妈妈的唠叨越来越多了。上一年级就唠叨“上课要用心听讲”,“别贪玩”。三年级时一个劲地唠叨“认真做功课”,“坚持上课外班”。而今可是唠叨得更厉害了,连我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及我平常该到谁家去玩等等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唠叨。院子里跟我要好的小朋友都说我妈妈是“千里眼…  相似文献   

2.
或许你非常讨厌唠叨,可我,却要给它点个赞. 在老师口中,唠叨随时都会冒出来:“过马路要小心!”“上课要专心!”“做作业要用心!” “不会的作业要举手问老师!” “放学后要尽快回家!” 在同学口中,唠叨也是各式各样:“《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你明天要多穿点衣服.”“别玩儿了,老师来了.” 在家里,唠叨就更多啦.我的奶奶是个当之无愧的“唠叨天后”.刚才她还在说:“做作业要用心,不能边做边玩!”转头又说:“小孩子要爱干净!你看你昨天穿的这身干净衣服,今天都脏成啥样了?”哎,这样的唠叨真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小草,说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3.
今天,妈妈带我去叔叔家做客,我很激动。在路上,妈妈说:“沁缘,吃饭的时候,只许夹眼前的,要先给长辈吃,吃的时候不要丢饭粒。要讲礼貌……”我听得极不耐烦,说:“妈,你就别唠叨了。换了别人家,我都不想去了。”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不知道,好话常在唠叨里。”  相似文献   

4.
妈妈的唠叨     
“陈远,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陈远,慢点儿吃,别咽着。”“陈远,太冷了,多穿些衣服。”……我就是在妈妈的唠叨声中长大的。她每天都这样唠叨,也不管我烦不烦。我经常对妈妈说,叫她别唠咧了一可我妈还是这样,整天唠叨个没完。“陈远,上课认真听,别开小差。”早晨我正在穿鞋,妈妈又唠叨起来,我不耐烦地说:“别说了,你天天说这句话,难道我不知道?”“好好好,我不说就是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哭了     
中午吃完饭,我被父亲叫住了,他说:“我要跟你说几句话。”看着父亲的样子我有些害怕,父亲默默地抽着烟,略显昏暗的小屋里看不清黑黑瘦瘦的父亲的脸上是什么表情,只觉得有些凝重。母亲似有些不安,便笑着说:“你别这样呀,你这样庆庆要害怕了。”  相似文献   

6.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叔叔家做客,我很激动。在路上,妈妈说:“沁缘,吃饭的时候,只许夹眼前的,不许挑食;要先让长辈吃,吃的时候不要丢饭粒,要讲礼貌……”我听得有点儿不耐烦,说:“妈妈,您就别唠叨了。换了别人家,我还不想去呢。”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呀,真是不知道好话常在唠叨里。”  相似文献   

7.
时风 《初中生学习》2015,(Z1):30-31
那年,我16岁,恰是叛逆的年龄。学校越是规定不让做的事,我越是觉得必须要去做;老师越是批评我,我越是不服气老师。因此,我和那些叛逆期同伴曾经不断地违反校规校纪,气过那位叫刘金铭的善良老师……气你,是我永远的心痛我父亲抽烟。其实我很小的时候,是反感抽烟的。母亲天天唠叨让父亲别抽那么多的烟,可是父亲烟瘾太大,总是不听劝。无论妈妈如何唠叨,父亲还是照抽  相似文献   

8.
唠叨     
付君耀 《红领巾》2007,(10):57-57
唠叨是我每天都能听到的乐曲。 清晨,闹钟的“丁零”声刚刚响起,妈妈就开始唠叨了:“快起来,快起来,要晚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外面车多,过马路一定要小心……”每天她都不厌其烦.一句句唠叨不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过马路时要一直往前看,别回头,你后面的车会看到你的。你一回头,一犹豫,就往回退,那样很危险的。"每次过马路时父亲都少不了这样在我耳边唠叨,"拐弯时要小心,先打灯再看后视镜,然后再拐弯。"每回开车拐弯时父亲都要提醒我,虽然他不会开车。  相似文献   

10.
小鬼当家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嘱咐连篇,令人好似度日如年。妈妈是我家著名的“唠叨判官”,家中大事小事全由她批准后方可执行,要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嗦个没完没了,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反正,我对她只能是言听计从,如果反驳,便又惹来“皮肉之苦”!日子再不能这样过下去!我和爸爸偷偷商量好,决定召开家庭会议,准备“弹劾”妈妈“唠叨判官”一职。妈妈不服气地说:“你们太没良心了,家中大到房产、彩电、VCD,小到鸡毛蒜皮,如果你干,你干得好吗?我就让你试干一星期,如果不行,我就‘弹劾’你。”“哎,‘唠叨判官’同志,别…  相似文献   

11.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  相似文献   

12.
跷跷板     
跷跷板,板翘翘。姥姥见了爱唠叨: “好娇娇,别·翘翘小心碰个大包包。”小娇娇,皱眉毛:“小刁、跷板怕什么?长大我要驾飞机,飞得要比太阳高。”跷跷板@刘丽萍!吉安师范~~  相似文献   

13.
93岁的母亲思维清晰、记忆力特好。十年前父亲去世,我们六个儿女轮流照顾她的生活。母亲慈祥善良,身体尚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爱唠叨了:“天冷了多穿衣服”,“在外应酬少喝酒”,“干工作要踏踏实实,不能偷懒耍滑……”仿佛我们还是小孩子。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七八十年前的往事她还能如数家珍,讲了十几遍仍乐此不疲,而我们听多了却难免心烦。有几次,我见母亲又要开讲,便假装到阳台上打电话。母亲见没人听她说话,自言自语地唠叨了一会儿,便默默地坐到一边去了,满脸无奈的样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妈妈的唠叨     
我妈妈特别喜欢唠叨,为一件小事总是说个没完。你看,我在写作业,妈妈又唠叨开了:“常啸,写字姿势要端正,字迹要工整,不要马马虎虎的,还有……”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捂着耳朵大声说:“您别吵了,我的头都要炸了。”妈妈说:“好,不说了,不说了,你可要认真写呀!”我咬着牙点点头。可写了没一会儿,妈妈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头要抬起来一点,笔不要抓得太下面……”哎!实在写不下去了,真想对着妈妈大吼几声,可是又不敢,而且我也知道妈妈的唠叨是为我好。什么时候妈妈不再那么唠叨就好了。指导老师洪静妈妈的唠叨$安徽省马鞍…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团队,父亲应该是这个团队的“首席执行官”,是家庭的领袖,同时,也是为孩子的青春期成长“擎大旗”的“领旗手”。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关注社会和自己的理想,常常对妈妈的唠叨非常反感,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爸爸应该尽早成为孩子信赖的靠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亲们越来越忙碌,在有些家庭中,养育孩子成了母亲的“专利”,所以,许多孩子完全在“女性环境”中长大。当孩子跨入青春期,母亲难于招架,父亲才不得不被动“出场”,因而,有的父亲就扮演着“打人机器”和“消防队”的…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唠叨     
这不,刚要去上学,妈妈的唠叨又连接不断地冒出来了。只见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我面前,气喘吁吁地叮嘱:“芳华,上学路上千万要慢点走!又耽误不了上课,骑车子别腾云驾雾似的,听见了没有啊?”见我听得不专心,妈妈便用手揪住我的耳朵,疼得我直求饶:“好妈妈,请放手,儿子明白的干活,您老人家的教诲,我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了。”妈妈笑着放了手,眼睛一瞪,仍然唠叨不休:“还有,这一点可是最重要的,路上人多车多的时候,就赶快下自行车让路。步行反正累不着你。命可是最重要的,明白吗?在路上一定要按我说的做,听见了吗?…  相似文献   

17.
我家之最     
世界有世界之最,学校有学校之最,班级有班级之最。我家之最又是谁呢?请听我慢慢道来。唠叨之最———奶奶说起奶奶的唠叨,大概无人能敌。比如起床,奶奶就会说:“手脚麻利点,扣子不要扣错了,裤子别穿反了,被子叠整齐点。”开始刷牙,奶奶也不忘唠叨几句:“不要用冷水,也不能太热。牙膏不要挤太多,牙齿要刷干净。”吃饭时,奶奶又开始“播音”了:“手扶着碗,饭粒要吃干净,吃快点。”这些生活小常识,我早就知道了,而奶奶还要时时提醒,日日提醒。瞌睡之最——爸爸“呼噜,呼噜”,听这声音,你们也该猜到七八成了吧?对,我们家的瞌睡虫的“高音喇叭”…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酒鬼的见解儿子“:打针之前为什么要给我擦棉球?”父亲“:那可是酒精啊,她们要先把你屁股擦醉,再扎就不疼了。”儿子“:可我还是疼啊?”父亲“:那是你的酒量大。”舌头和药方一个爱唠叨的女人终于坚持不住了,对医生说:“你让我把舌头伸出来,已经过去5分多钟了,你却不给我检查,这是为什么?”“让你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让你别打扰我给你开处方。”医生回答道。倒转写字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甲队准赢。说错了,就把我的姓倒写!”“甲队准输。否则,把我的姓横写。”“你贵姓?”“姓田。你呢?”“姓王。”……口香糖飞机起飞后,…  相似文献   

19.
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在将来留给我一笔可观的财产;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用自己的权势为我铺平今后的道路;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使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的父亲不是百万富翁,不是政府要员,不是艺坛名流……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书写“人”。“做人要永往直前,永远不倒下。”父亲说。父亲在家中是老大,过早地负担起了家中的重任,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考上好学校,早点减轻家中的负担。文革时,爷爷的“右派”帽子使得父亲不得不去“上山下乡”,那时的他只能望着高中…  相似文献   

20.
周娜 《小读者》2011,(11):28-28
我的妈妈别的都好.就是太唠叨。从我早上一睁开眼.妈妈的唠叨就开始了。“快起床!快起床!现在都七点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每天早上.我都是伴着这样的唠叨声起床的。每当这时,我都会迅速地爬起床.可是到了表跟前一看才六点半.我就知道妈妈又在“骗”我。不过.从此我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可多亏了妈妈的唠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