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台定氏在湖北回族中由来已久,研究湖北回族史的学者多论及西台定氏。西台定氏一世祖定定为新疆高昌人,曾为西台中丞、浙江平章政事,《元史》《明太祖实录》《明史》《定氏宗谱》等载其相关事迹,但有关定定的生平,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载。通过爬梳有关定定事迹的记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驳正相关记载之不确。  相似文献   

2.
<正>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元史研究。曾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所编教材《中国古代简史》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访谈中,张帆教授讲述了他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求学之路,以及蒙元史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涉及元史及元史研究的特点,还谈了今后元史的发展方向等重  相似文献   

3.
名历史学家杨志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5月24日16时4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杨志玖先生生前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顾问,《历史教学》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曾任天津市第六、七、八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和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4.
元史研究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重要成就之一。有感于明修《元史》的“芜秽”,并在边疆史地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史家们相与研习、蔚为风气,形成了一股史学热潮。其中,魏源著《元史新编》,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又启近代元史研究之新风。洪钧著《元史译文证补》,首次引入外国资料从事研究,开研究元史之新路。20世纪初,屠寄扩大研究范围,著《蒙兀儿史记》,成一蒙古族专史,并在学术成就和思想水平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迄柯劭忞《新元史》著成,最终结束了清儒整理《元史》之工作。以上研究不仅解决了许多数百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填补了不少史学空白,且其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也给后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我和马可波罗结识,已经有六十多年了。 我读马可波罗的《游记》(现应称《寰宇记》)开始于1938年。那年秋天,我在云南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作为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外研究生,从事元史的研究工作。我以《元代回族史》为题,研读  相似文献   

6.
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下旬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举行,来自美国、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新加坡等国的二十三位外国学者和我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的七十余位代表参加了讨论。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蔡美彪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元史研究的历程》的主旨报告。报告回顾了元史学研究的历程,指出,建国以来元史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一般性的人物评价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研究;二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我国的蒙元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1980年10月,中国元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标志着蒙元史研究已步入一个新的繁荣阶段。几年来,元史研究会组织召开了三次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三辑《元史论丛》和九期《中国元史研究通讯》,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元史研究会在推动蒙元史研究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在学识渊博、功力深厚的老一辈专家指导下,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研究队伍,他们是蒙元史研究的中坚力量。一批崭露头角的史学新秀,勤奋好学,思想敏锐,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他们将成为蒙元史研  相似文献   

8.
读240号《文汇读书周报》得悉,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将出版含柯劭忞撰《新元史》的《元史二种》,以作为他们出版的新编“《二十五史》”的补编。读此消息总觉有些不易令人理解处。当年(1986年)如果不是删掉已被列入正史65年之的柯氏《新元史》而增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的新编“《二十五史))”出版,今日就无须再将《新元史》入《元史二种》作其“《二十五史》”的补编出版了。翻开1986年新“《二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全国首部地方性回族通史——三十余万言的《云南回族史》,经过各位顾问及编写组老中青三代学人近两年的辛勤努力,终于以崭新的面貌,更为详尽的史料,更为成熟而公允的史论,以及较为完备的通史体例,与关心云南回族历史文化的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10.
近人对魏源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并把他与龚自珍并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魏源的著述面很广,对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有从他师承公羊学派,而专论其变易思想的;有从他超脱乾嘉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而探讨他对晚清学风影响的;有从他的名著《海国图志》论清王朝中先进人物如何开始放眼世界的;也有就其《元史新编》等著作论元史研究及其历史编纂学的见解的;还有从《圣武记》探讨魏源对清史研究的贡献的,等等。但是通过魏源对《明史》  相似文献   

11.
<正> 吕复(1332——1394),字仲善,号易窗,谥文恭,江西兴国人,是明初为搜采元史资料及编纂《元史》付出过艰巨劳动、立过汗马功劳的史学家。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鲜为人知。 吕复功敏笃学,才华出众,精通易、诗、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文史知识渊博。元末,刘基出游访贤,曾到兴国专访过吕复,但吕复不愿为元统治者出仕效劳。直到明初,才由开国文臣之首、大文学家宋濂及谋士刘基荐举为国子典膳。 朱元璋即位后,立即诏贤编纂国朝《元史》,命宋濂为修纂总裁。但由于“元统以后,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原文,更有效地答题。一、表示授职的常见词①除:“除潞城县尹。”(《元史·贾鲁传》)②拜:“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史记·滑稽列传》)③受(授):“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晋书》)④起:“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⑤出:“出为始安太守。”(《宋书·颜延之传》)⑥选:“选丞相东曹…  相似文献   

13.
一、《元史》的成书经过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二百十一卷,明初宋濂、王祎等人撰。此史与其他历代正史有一点明显的不同,就是成书十分仓促。它分两次修成,加起来也只用了三百三十一天。洪武元年(1368),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当年十二月,他就诏令儒臣利用元朝遗留下的实录等史料,准备撰修《元史》。  相似文献   

14.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研究回族文化”的主张;他,促成了《抗战文艺》 “回民生活文艺特辑”的诞生;他,帮助老舍、宋之的写成了反映回汉团结,一致抗日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回族作家中最活跃的分子;他,被巴金盛誉为“我看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正气在他身上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5.
《元史》成书已有六百多年,经明、清两朝到现在有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按刻印先后,概述于下。洪武本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第二次开局修篡《元史》竣工,当年十月十三日,宋濂在《元史目录后记》中说:“今镂板讫功。”这就是《元史》的祖本,通常称为洪武本。可能是因为急于求成,脱稿才及三个月,就已“镂板讫功”,难免粗疏,易致损阙漫漶。以后南监又因陋就简,并未重刻新  相似文献   

16.
张文谦作为元代一代名臣,在《元史》中有专门传记,府县史志均有记载。本文主要阐述了张文谦的一些事迹,包括其在元朝统一中国之时所作的贡献;在农业、水利、天文等方面的贡献;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近来刊布的张弘略《墓志铭》和《神道碑铭》,对张弘略的事迹作一考察,可以补充和纠正《元史》中有关张弘略的信息,揭示元初所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并确定《神道碑铭》是《元史·张弘略传》的主要史源。  相似文献   

18.
《至正集》潜隐600年,修《元史》时未见,故其献价值十分重要。尤其是其中的不少记事碑,对于补充和纠正《元史》的不足和漏误,更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校教师谢咏梅博士的学术专著《蒙元时期札剌亦儿部研究》由《中国蒙古学文库》资助,辽宁民族出版社于2012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蒙古史学界前辈、著名学者、内蒙古大学教授周清澍先生与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李治安教授分别为此书作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元朝的法律,从来的论者,意见很不一致。《元史·刑法志》认为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缓弛”;《新元史·刑法志》却相反,认为其失在“任意而不任法,非纵弛之过也”。究竟如何评价,过去国内专门研究的文章不多,因略抒鄙见,希望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