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5)
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但直到20世纪初,为适应华北港口、新兴城市以及近代工业对于煤炭的强大需求,依靠新兴铁路运输,山西近代煤矿业才开始兴起,近代化进程加快。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发展颇为艰难,致使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未能大规模开采,这不仅影响了山西煤矿业近代化进程,也对山西甚至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产生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5)
胶济和津浦铁路通车,济南即成为山东主要铁路枢纽,城市外部空间由此极大扩展,形成了广阔的商业腹地,并与全国主要港口建立了稳定联系。城市内部依托铁路开辟了商埠,城市商业中心转移到车站附近。城市人口中依靠工商业就业者占了重要比例,同时学生数量众多,外地到济南就学者占了大多数。社会组织和舆论机构增加了城市的凝聚力和活力,也改善了城市管理方式和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4.
朱汉国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1-10
华北乡村教育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型始于清末,但真正转型是在民国时期。新式学校的不断创办、旧式私塾得到有效控制和改良、教育内容由儒学教育转向国民教育都充分体现了华北乡村教育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华北乡村教育在转向新式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素质普遍低下等,无不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甲)自滬战至上海解放前夕的劳资争议与罢工 (一) 自“八·一三”事变至日蔻侵佔上海 1937年前半年,上海的工商業是比较有进展的。工业继承上一年的兴盛趋势,那时的金融亦相当稳定,加以长江下游各地,一般正值丰收之年。当“八·一三”事变的前夕,全市有工厂5,525家,作坊16,851家,共合22,376家,雇用工人约600,000人。这些工厂与作坊分布于华界,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就中公共租界约有工人250,000人,分散在东区及北区的大小工厂内。上海战事起后,东区与北区当即沦为战场,大半的工厂俱陷于停顿,仅有小厂约400家迁至安全地带,但只有工人6,500人。在未迁的工厂中,有900家是完全毁灭的,原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价是影响近代晋煤外运的关键因素。1907年至1937年晋省煤商、正太路局等利益相关方围绕正太铁路运价不断展开博弈。随着运价升降,晋煤外运量也随之波动,总体上历经了20年代前晋煤外运平稳增长、20年代中后期晋煤外运受阻与30年代晋煤外运恢复增长三个阶段。正太铁路运价与晋煤外运量的互动变化过程,不仅展现了正太铁路运价与晋煤外运之间的强关联性,也彰显出铁路运价变动对近代山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是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配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教学。其中的"立体"是指教学手段的立体配合、教学内容的立体拓展、教学活动的立体参与,通过该教学活动,使教师、学生及配以的教学手段有机立体的结合,使学生有意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式的整体序化,当解决问题或运用于创新实践时,带着问题重新整理序化所学知识,运用拓展思维原理补充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进行学习的动态调节,掌握并激活生物化学所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差序格局”的消解与和谐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际关系的差序性为本质特征的“差序格局”,在当代中国农村依然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可轻忽的消极社会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障碍。要尽快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努力促进“差序格局”的消解。消解“差序格局”的关键,在于用市场经济全面、彻底地取代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高校版)》2021,(8):28-37
铁路转运公司是以代客运货、为客缴税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单据,从中可映射出公司的收入和发展状况。因此笔者以民间搜集的三份单据为线索,在对它们存在的年份进行考证的基础上,论证文献内容与公司收入及相关制度的关系,同时结合"中研院"近史所馆藏的117家公司档案,理清公司收入的类型、来源以及特点,可发现其与铁路货物运输制度密切相关。这些制度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责任制、联运制、回佣制以及厘金制,它们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发展中,呈现出从松散走向集中的演进趋势。铁路转运公司在相关制度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就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近代芜湖开埠后,皖江航运开始走向近代化。皖江航运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沿江城市的落后水平和分散状态,推动了皖江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李晓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8-173
自"科学"一词传入近代中国后,在科学话语下,中医始终因"不科学"而遭到一些人的否定。为争取话语权,中医选择了"民族主义"作为突破口。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中医显然占据了优势,而西医则处于劣势。用民族主义阐释中医药确实起到了保护中医药的作用。但中西医学都运用对自身有利的话语攻击对方,很容易形成自说自话的局面,难以在同一问题上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1,(1)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副词有点儿是由词组有(一)点儿词汇化、语法化得来的。这一语法化过程到清代得以完成,从而形成了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的有(一)点儿作为词组用法和作为副词用法共存的局面。本文还认为重新分析、隐喻、语义自身的特点、句法位置的变换这四个方面是有(一)点儿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14.
1937—1949年,中国现代自传出现了重大转折。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这一时期的自传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传的发展,导致写作中自我意识的贫乏;另一方面,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自传写作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徘徊、困惑和挣扎,体现出自我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1)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健全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区别于传统城市的重要特征。开埠后的天津加速了城市转型,各国租界进驻后仿照西方城市的大规模租界基础设施,引领并推动了天津城市面貌的改变。因多国租界并存和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天津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同时,基础设施的近代化转变,亦对城市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9)
局部抗战时期(1931-1937年),中共对中间势力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共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把握从片面走向正确,与中间势力政治主张日益趋同;中共对中间势力理论认知的修正和成熟;中间势力对中共态度的转变;共产国际指导理论的不断修正等等,本文旨在对上述原因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旧中国中华邮政的统一与发展述论(1912-193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清邮政建立以后的很长时间,仍然存在着与邮政平行的其他通信组织,即国家邮驿、民信局和“客邮”局。民国时期,在邮政当局的积极整顿下,中华邮政逐步取代这些通信组织并实现统一。由于中华邮政始终保持着全国集中统一管理,因此在中华邮政建立后20多年中,发展比较健康和迅速,成为近代邮政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华邮政的统一和发展,同时也对近代国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发展,与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制度的沿变是密切相关的。过去有人称欧美实行的是“通才教育”,苏联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这样的区分,不很科学。其实,所谓“通才教育也”是一种专业教育,不过这种专业教育的口径宽一些,范围广一些,基本上是按学科大类分系进行的。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广泛意义的包罗万象的“通才教育”是不存在的。用“通才教育”概括欧美大学教育,并不妥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近几十年来,约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课程内容选择和设定的准确性。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项目课程设计为例,论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课程内容选择的序化和综合化,达到整合项目课程内容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29-134
正中书局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官营的一个出版机构。由于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正中书局出版了大量教科书,推动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正中书局承担了国立编译馆编辑"部定大学用书"的主要出版任务,同时还独立编辑了一套"大学用书",延续了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化"运动的历史进程,弥补了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中华书局"大学用书"等教科书的不足,为民国中后期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