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主要阐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申存在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途径。这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理性化、合法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集团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日益显著。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利益集团的概况及其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通过健全利益表达制度,均衡社会利益集团发展,加强机制和法制建设,理顺政府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关系等,引导我国社会利益集团的健康发展,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洋 《华章》2010,(20)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以满足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但具体实践中可以发现,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论述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政府利益问题,并分析了政府利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行政学中,来分析和解决政府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中国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公共政策,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也悄然兴起。它的兴起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增强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更好地保证了公共政策的民主性和公共性;另一方面,它又引致了政策的不平等性,增加了政策制定的社会成本,削弱了政府权威。为此,我们对公民社会的兴起应持理性的态度,正确地引导,以便使它在政策制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公众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呼声不断高涨,作为反映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必然地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文就如何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好体现民意展开探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高公众参与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析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领域中一个创新型组织形态,它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个社会中间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衔接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社会集团博弈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解决公共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寻租、公民参与不足、外部性问题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指出了完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民主的发展、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等,都要求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实现更多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阻力,提出了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若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与政府公信力建设关系密切,当前,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政府公信力缺失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人民群众、政府行政人员、法律体制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来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民主的发展、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等,都要求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实现更多的公众参与.公众不仅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角色,而且也是公共政策实施的对象,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让公众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才能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公共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传播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政策传播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的成败。政策传播机制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以及行为过程。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由政策传播主体、政策传播内容、政策传播媒介和政策传播受众等要素组成;软件包括制度构建、互动平台、政府—媒介—受众的合作、以及效果评估等。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公共道德问题成为关于公民社会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转型时期伦理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如传统伦理的隐患、公德具备公共用品使用和回报的特殊性以及公德行为道德监督情境的弱化等的分析,提出加强和完善德福一致的公德制度建设、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意识以及重视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关怀及其德业以构建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民主的发展、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等,都要求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实现更多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已成为世界政治民主发展的热点,公共政策制定则是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是大势所趋。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4.
浅论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发展,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以及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问题,公共政策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要有效消解公共政策的主体合法性危机、程序合法性危机、价值合法性危机,则必须重视以公众参与为主体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效地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代表公共利益的价值得以实现,为公共政策提供了主体、程序及价值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实现公共政策公共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制定过程中,通过市民问计会、专家咨询以及意见征询等形式,构筑政府与公众之间平等的对话平台,初步建立了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政策制定模式。但其公众参与仍停留在“政府主导的有限参与”阶段,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能都有待提高。公众参与效能的提升既取决于公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也有赖于政府制度的供给和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刘泽照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80-82,95
企业创新是社会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久性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外源动力.如果从企业创新的理论动力模式切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外部的多层制动因素,可以从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层面对加强我国企业创新动力做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教育政策作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时应当体现公共性、公平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公共教育政策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尊重客观,即其政策依据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其政策功能的定位应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和全体人民知识和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其政策标准的确立应以广泛的实证研究为前提,保障相应政策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司法伦理是实现法治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构建司法伦理实现的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司法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独立;要优化司法伦理实现的外在环境,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司法文化,加强舆论监督,力求把司法伦理建设提高到一种高度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