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宇 《青年记者》2009,(14):42-42
报道新闻,类似于足球运动员在球.门前抢点破门,谁找准了球的落点,谁抢占了先机,谁在落点上恰当地发力,便意味着破门,意味着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众多“强势媒体”纷纷在最典型的事件上(时间与空间)严阵以待,争取率先发出准确的报道,也就是在“第一落点”上发力。对于很多缺乏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弱势媒体”来说,往往在“第一落点”上缺乏优势,需要在“第二落点”上发力,将其他媒体错过的线索塑造成新闻事件,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报道经济新闻的实践中,笔者多次在“第二落点”发力,形成了操作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赵鹏 《青年记者》2016,(21):16-17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反转新闻.本文探讨的反转新闻主要是指由于新闻采访、报道的不完整、不严谨而造成的在事实传播过程偏离事实主流的现象. 从抢“第一落点”到当“第一定义者” 新闻竞争既要速度、时效,也要准确、恰当.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过分看重新闻的速度和时效,认为事实可以不断被修正.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准确与恰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第一落点”本就不该是我们的目标. 把“第一落点”放给新媒体,把“第一定义”攥在自己手.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同题新闻,从报道时间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众多媒体记者同时采写并推出报道;一是新闻事件先由某媒体报道,其他媒体随后跟进。第二种情况中,随后跟进的报道又叫“第二落点新闻”。显然,由于新闻报道是讲究时效性的,第二落点新闻似乎是处在一种不利的竞争位置上:读者已经从先前的报道中了解了新闻事件,对后面的报道还会有兴趣吗?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有。关键是要做出比先前报道更有影响力的新闻来。做更详细的深度报道。一般说来,一篇报道若要产生较大影响,须有一定的篇幅,即做深度报道,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作…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两会,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成为会议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在两会新闻报道中的位置从以整合新闻为主的新闻“第二落点”提升到以原创打品牌的新闻“第一平台”。中国广播网亦借此东风,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对于众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第一落点”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第一落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抢快出新,并以此类推出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等。但在我看来,仅仅将第一落点理解为抢快出新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因这个落点而定。无论后面如何发展,如何深度解释,第一落点始终是基础。可以这么说,对第一落点的寻找,绝不仅仅是一个快的问题,它可以读解为新闻人对新闻本源的追索与把握。成功的媒体,首先就是对新闻第一落点的锁定与控制取得了成功。新闻的第一落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寻找呢?其实,新…  相似文献   

6.
汤小瑜 《青年记者》2017,(12):65-66
从讲究新闻时效性到“抢时效”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相比于其他新闻价值因素——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时效性往往决定了大部分新闻的报道价值,如果一条新闻很重要,但是过了时效期,那么这条新闻被刊登的概率就比较小.时效性暗示着新闻的保鲜期相当短暂,“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说的就是时效性的特征与特性.从时效性的内涵来看,“时效”代表的是全时性和即时性,全时性指的是全天候、全过程和全方位;即时性指的是零时差和零距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应该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那么当事件已然变为“过去时”,我们就不仅要重视新闻的第一落点,而且要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应该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那么当事件已然变为“过去时”,我们就不仅要重视新闻的第一落点,而且要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现在,各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新闻单位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这种竞争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时效性作为新闻的第二生命,理所当然成了竞争的焦点。一些新闻单位为了抢先发搞,在新闻时效性上取得优势,可谓想尽办法。尤其是各类晚报利用下午出版的有利时机,开设“昨夜今晨”等栏目,最大程度地缩短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众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第一落点”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第一落点某种意义上是抢快出新,并以此类推出有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等。但在我看来,仅仅将第一落点理解为抢快出新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因这个落点而定。无论后面如何发展,如何深度解释,第一落点始终是基础,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这就好比世界杯足球赛,角球罚入禁区,化解问题的最关键处就是足球进入禁  相似文献   

11.
许杰  杨云亮 《新闻传播》2006,(11):64-64,66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是就事件新闻的时效性而言的。同样的,谁以最快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会赢得主动,赢得市场。这也是任何一家媒体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大舞台。某一家媒体即使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占据社会上发生的全部有价值信息。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原因,新闻的传播速度有时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导致我们会错过新闻的“第一落点”。因而,抓好“非第一落点”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2.
在足球比赛中,当进攻一方将角球吊射到对手门前时,进攻方与防守方队员都会随着足球的飞行轨迹快速移动,冲撞、卡位、跃起,争顶头球第一落点,触球射门.如果争抢头球第一落点失败,进攻方和防守方队员会快速拼抢第二落点.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也应该有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的“抢点”意识.  相似文献   

13.
科技报是一种新型的报纸。它既姓“新”,报道科技战线的信息;又姓“科”,是科普宣传的阵地。科技报要寓“新”于“科”之中,把两者有机地融汇成一体。这两年,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读者调查,不少读者反映科技新闻版太空,技术知识版太死。所谓“空”,是指一般的科技新闻“可看而不可得”,好象吃了一个“空心汤团”,“不解气”。所谓“死”,是指介绍技术知识老是一个面孔,没有时效性,缺乏新闻感。为了避免科技新闻流于“空”,技术性报道流于“死”,我们尝试把两者“捏”起来,闯出“新闻知识化,知识新闻化”的路子。在“新闻知识化”方面,比如开化县城东公  相似文献   

14.
重大的独家新闻,始终是报纸的紧俏物.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报业市场,挖掘独家新闻,争夺新闻的"第一落点",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第二落点"新闻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于"第二落点"报道,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儿年来已被媒体同仁广泛注意、研究并应用.一般说来,在新闻传播中,一个关注率很高的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出与之关联的其他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也许已经存在,也许即将发生,但其新闻价值是由前者引发而提升的,这些新闻事件相对来说就是新闻的"第二落点".  相似文献   

15.
刘力 《新闻战线》2012,(7):92-93
做足第二落点,开辟"第二战场",把握读者的"第二需求",不失为纸媒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之良策。近年来,不少纸质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不断挤压,提出了抢抓第二落点的理念。从新闻的本质属性来说,失去新闻的第一落点转而抢抓第二落点,实在是纸质媒体的一种无奈选择。然而,无论从新  相似文献   

16.
陈紫玄 《今传媒》2014,(6):127-128
新闻的第二落点,一般是指在第一时间把新闻事实公布于众之后,继续寻找、挖掘新闻蕴含的更多内涵和外延。由于周报的出版周期长,抓第一落点失去了现实意义,第二落点的把握成为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读图时代,利用图片专题挖掘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周报的不二选择。在实践中,泉州广播电视报在体制上采用采编一体,在内容和版面编排上求新求变,走出具有周报特色的"轻新闻"图片专题版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讲究时效性。记者、通讯员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抢”回来的新闻,编辑当然应该及时地编发。否则,那“抢”的努力岂不打了水漂儿?  相似文献   

18.
抓第二落点 关键在出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特别是平面新闻媒体,尽管有各种专刊、副刊,但这些毕竟是“配菜”,看家主打形成强势的,还得是新闻,读者关心更多的也恰恰是新闻。 抓到新闻的第一落点(即首发)当然好,这也是媒体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今天,某一家媒体即便再神通广大、长有千手千眼,也不可能占据社会上发生的全部有价值的信息。以北京地区为例,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中央的、部委办的和市属的多达近二百家,有谁敢说对新闻能“一手遮天”? 这样一来,就有了新闻“第二落点”之说;抓新闻第二落点也就成了各个媒体非常…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报道中,一个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与之关联的其他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也许已经存在,也许即将发生,其新闻价值由前者引发或提升,被称为新闻的多个落点。有时,当我们循着新闻事件第一落点,去追踪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经常能挖掘出深层次、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20.
报道时效中的“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关键性要素,这个观念已经在传媒从业人员,特别是主流媒体中形成了共识。本文通过《新安晚报》几起突发事件报道,分析如何抢抓新闻第一落点,如何在新闻素材共同占有的状况下面对“第一落点”共有的常态,用新闻深度和贴近度弥补拼抢时效可能留下的遗憾。对区域媒体而言,急需探索有利于实战指挥的竞争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