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即对话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为此,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陈新欣 《家庭教育》2004,(12A):42-43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展开的教育。夫妻之间的情感是否真挚,关系是否平等,关系到家庭的氛围和亲子之间的沟通,而亲子沟通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提倡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今天,我们班主任要放下师长的架子,抛却高高在上的威严,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在师生之间开始了真正的平等对话后,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学生也会开诚布公地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们,会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5.
作为班主任,要想取得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师生之间经常对话,亲切交谈,实在是一个必要而又很好的方法。那么,为什么对话,怎样对话呢?  相似文献   

6.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涉足了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也是一次偶然的教学,让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尝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滋味.那是一节习作指导课,我指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应当从单一的"教"学生的人转为对"教"与"学"的协调者;学生主体地位也有必要提高,做到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与老师一起建构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语境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多地关注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和德育教材的重建,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学生最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当学生出事了,教师才意识到德育的缺失,才意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神秘和陌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做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交流思想,叙述师生友情,向学生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思想工作……都离不开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一种信息交流,是一种情感沟通,也是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上策,尤其在现代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成功对话显得十分重要。欲使师生对话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班主任要讲求对话的方法与艺术。德、情、诚、趣、直、隐、忍、深是对话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思想决定行为,我们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理念,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本文就师生对话应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13.
江建林 《现代语文》2006,(2):108-109
作文不管是教师批,还是学生自批、互批,我们语文教师都得针对作文中的情况进行讲评。  相似文献   

14.
黄丽丽 《教育导刊》2006,(10):45-46
儿童教育应该是一种“对话教育”。有一位专家曾对“对话教育”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关系,师幼之间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幼儿就难以和谐相处。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让幼儿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认为要实现对话教育,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话题那么多,你有没有真正听一听、悟一悟呢?这是个儿…  相似文献   

15.
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辉  谢艺泉 《教育科学》2004,20(3):49-51
教学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然而远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人类学的话语角度和知识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信息化对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同时,以生态学的世界观为基础提出建立师生之间新的平等对话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评价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必然要重视其发展性功能。发展性评价必须关注两个关键词:对话、平等,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基于平等对话的评价,有以下方式:协商性对话,定做“尺子”;反思性对话,坦诚相待;研讨性对话,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与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通过平等对话、心灵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20.
陈洁 《学前教育》2021,(7):19-19
当看到“大人聊天时,孩子出现随意插话、抢话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第一幅画面上,几位成人相谈甚欢,一个孩子仰着头,急切地拉着一位成人的衣角,嘴里大声说着些什么。被拉的成人将食指放在嘴唇上,做出“嘘”的动作,示意孩子不要打断他们的交谈。第二幅画面上,几位成人和孩子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成人热切地交谈,孩子玩着自己的玩具,有时听听成人的聊天,偶尔说说自己的看法,成人对孩子的发言颔首赞许,画面轻松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