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作以几首名唐诗为例,阐述诗歌空白美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冯丰青 《师道》2005,(9):23-24
“空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可以凭借自身的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画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渡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跳跃.电影艺术的空镜头,也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出发。巧妙而艺术的留一方空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注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空白”中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空白思维”。“空白思维”是学生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一、“空白”思维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空白思维”,原是艺术环境中所设的一种情境,本文用来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有的“空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新…  相似文献   

4.
六朝时期,中国古代诗歌进入承上启下的新阶段。本文试以日暮情思为对象,浅述了这一抒情模式对诗骚的继承,同时主要论述了它在六朝时期的发展和对后世诗歌的影响,用以体现六朝诗歌日暮之思的这一抒情模式的承上启下作用。这些发展主要表现为日暮情思与时光易逝、功名未遂的融合,日暮情思与悲秋之情的融合,日暮情思情感基调的再丰富。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中哀婉的诗颇多,情思哀婉的诗尤具诗性的美。诗可兴、可怨以宣泄情感;诗自怨生,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欢乐情感外张易散,是轻快短暂的体验;哀怨情感内敛凝聚,是沉重的体验,易郁结不散。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辞易好,易产生悲剧性审美效应,引起感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何立伟:从空白中求索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伟在小说创作中,特别是在他的诗化小说创作中,非常注重艺术空白的营造。在诗化小说的空白中蕴涵着深层的意境美;而在更多的作品中,则通过艺术空白烘染出雾状的情绪氛围,丰富了生活和人物的具象描绘,同时也寓涵着作家心灵的跃动。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对诗歌翻译有一定的影响。同一诗歌进行不同翻译有其合理性。同一诗歌翻译的多样性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原作品意义空白域的限制,只能在意义空白域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艺术哲学和接受美学的方法,对文艺创作空白美产生的原因、空白美的表现形态以及空白美的建构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和研究,并揭示了空白美在文学艺术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空白"是一种"无言之美",它是因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省掉或虚写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以李白诗歌为例,从"空白"的类型以及它所带来的美感两个方面,略探该艺术在唐诗中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10.
史淑光 《考试周刊》2010,(31):56-56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气氛突然由活泼、热烈转为沉寂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高潮已经过去,恰恰说明学生的学习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了。学生的高明见解,往往在沉寂(课堂空白)之后不久迸发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教学空白"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忧郁爱情诗和流浪人心态历程两个方面,分析戴望舒诗歌忧郁、迷茫、痛苦的情思特质.这作为三十年代都市知识青年共有的心态写照,诗人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接通了与西方象征主义在生存经验层面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空白是我国古典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内涵极其丰富。唐诗中运用空白艺术的作品非常多,主要有空灵的意境、虚淡的画面、语义的含蓄、结构的缺省等几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小说的空白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白”是汪曾祺小说写作中的重要现象。汪曾祺诗化语言气韵自生,淡化情节文气天成,放开结尾姿态横生。他的小说流畅如水,随物赋形,气韵流荡,天然充盈,流淌出心旌摇荡的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14.
布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布白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密度的相对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块空白.让学生涉猎其中.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味。如何设置“空白”呢?  相似文献   

15.
春天的情思     
老树 《语文新圃》2010,(4):24-25
虽然四季各有所美,但是冬去春来。还是最让人心动。特别是经历酷寒的北方人。当看到春草和柳枝的嫩芽在阳光下露出笑脸。暖风托着大雁北飞,解冻的冰河泛起绿波.种种大地回春的景象.总让人回想起童年和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选集《试金石》的美意识,阐释了编选群体选集的美学要求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审美情思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意义重大。在教学中,应积极贯彻落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从细读深研、梳理分析;抓住要素、关注性格;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领悟意蕴、升华人格等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思。  相似文献   

18.
惠特曼诗歌具有阳刚之美。情思的炽烈真挚,意境的恢弘浑灏,语言的洒脱奔放,构成了惠特曼诗歌独特的刚美风姿。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轼《江城子》词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诗人将现实和梦境,生者和死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词语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成为悼亡词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散文诗以其短小、抒情、长于哲理、富于内涵、言简意赅而展示出它独特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的表现手法之一就是空白美和空间美。散文诗要求将诗歌和散文的特长揉和在一起 ,用短小的形式 ,简化复杂的过程 ,以一代百。在写作技巧上 ,既要充分运用新诗的跳跃手法 ,又要用散文“散”的自由手法。这在创作构思、创作表现手法上 ,要求有意安排一种“空白”。空白 ,是跳跃的节奏 ,是意境与意境之间的一种间歇 ,表面上像是一个段落 ,一个起伏 ,实际上是一种带连贯性的推进。这里以散文诗《明天》为例来说明。明天 ,是一个旅程的延续。明天 ,是伸向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