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在很多初中生总觉得在校园里与人相处困难重重,他们不懂得怎么与同学相处,不敢与老师交谈,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得与人沟通。  相似文献   

2.
常常有一些家长这样对我说:我对孩子没有任何别的要求,只要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行,希望他一心抓学习,生活方面我们做父母的一手包了。我痛心地看到,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但心胸狭隘,骄傲自大,自私自利,丝毫不懂得礼貌谦让,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  相似文献   

3.
张华 《教师》2013,(31):113-113
当今的孩子大多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这样的生长环境使他们与生俱来就形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人都应该为我”的思想观念.而这样的观念导致他们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玩伴相处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人际交往,尤其不懂得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你希望父母都爱你,他们也希望你能够爱他们,此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究竟懂不懂得如何与父母相处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问题吧。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沟通?沟通是指彼此之间交换信息和分享思想感情的过程。有话藏在心里,有困惑埋在心间,那么问题也就永远得不到解决。正确的做法是把你的想法告诉值得信赖的人,得到对方的认可、接受或者指点。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面对面的交谈、书信、无声的帮助等等,都能够传达、交换信息,使问题、困惑得到解决。然而,现在很多初中生感觉与人相处很困难,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不敢与老师交谈,不懂得怎么与同学相处……  相似文献   

6.
[活动背景] 当前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受到家人过多的溺爱娇宠,或者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和狭窄的生活空间使得多数小学生缺少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导致很多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生活中,也经常发生因同学之间不会相处而引发的矛盾事件.为此,教会学生交朋友的技巧,教会他们做个受欢迎的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打架后     
小学男生打架一般没有什么恶意的伤害动机,多是因为年幼气盛,不计后果,不懂得宽容,不善于与人相处。即便是平时关系很好的伙伴之间,也会出现打架事件。  相似文献   

8.
正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里出现了几起打架骂人的事件,这是一串极不和谐的音符。究其根本,我觉得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尊重别人,更不懂得尊重自己!《弟子规》中说:“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徳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短短几行字,就凝练地总结出了人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尊重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张令朝 《教育》2012,(26):5
暑期期间,越来越多的90后提前经历职场考验。由于初出茅庐,他们往往hold不住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不懂得如何与同事相处,难免被上司"教育"。在论坛和微博上,不乏他们对实习的牢骚和抱怨,其中甚至夹杂着不同企业的薪酬福利水平等。有网友觉得网晒只要不涉及商业机密,交流分享一下无伤大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改革引发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变化、互联网的急速扩张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感恩理念缺失的现象已经给高校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迫切地需要通过感恩教育,唤起学生"感恩"这一基本的道德情感,让他们理解父母、师长、社会、国家对他们的给予和关爱.有了这种理解,才会懂得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有了校园内部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三自"教育,让民族生懂得了激发自己的潜能、扬长补短,向着自己的优势不断奋进;"三自"教育,让民族生学会了自我管理,他们懂得了尊重他人、尊重制度,与人和谐相处。支援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甘肃省金昌市一中紧跟时代潮流,每年有计划地招收甘南藏族自治州、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贫困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长沙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上小学,其他方面表现还不错,可就不太知道怎样与同学相处。有时会把同伴弄生气了,有时又会被同学欺负。请问,怎样才能使孩子与人和谐相处呢?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怎样使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以下四点供参考。1.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如热情、乐观、和善等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生合作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交流,不懂合作 1.孤僻、自私、不合群,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相处 目前学校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部分学生从一踏人教室起,便坐在座位上不起来,即使是下了课,也还是在玩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或者在本子上涂涂画画。有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方式就是故意激怒对方,如,往其他同学的书包里放虫子或者故意给其他同学取难听的绰号,激起对方不满,进而大动干戈。这些现象反映了班级中一部分学生自私、孤僻、不合群,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协作,甚至对于合作性质的活动有抵触情绪,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乐于与人分享,也不懂得如何分享。  相似文献   

14.
流水 《少年月刊》2012,(7):16-17
如今很多家长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自私、懒惰,不会与人相处,不懂得敬老爱幼,只会埋头做题考试,看一到这种现象,我们不由得产生忧虑。显然,分数高低不是做人优劣的评价标准,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养成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讲文  相似文献   

15.
品德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成长。要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教会学生与人相处以及懂得感恩,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经济上的危机。如果你的家人精明一世、胡涂一时,运气不好倒了霉,或为朋友作保受牵连,你当然也会跟着不开心,但懂得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7.
也许你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与父母相处;也许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现在行动也不晚。从下面这些小事做起,用一点一滴的也行动来珍惜和他们——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最怕我们受到伤害的人,最想看到我们的脸和听到我们声音的人——相处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辽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交友的原则,懂得关心、关爱同学,建立起和谐的群体关系,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他们以往生活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做基础,以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主线,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爱心。整节课要使学生在愉快、和谐、互助的氛围中学习,塑造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教学目标: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爱     
正我们几乎全都毫无争议地认为,天下最富有爱心的人莫过于自己的母亲。可是,父亲呢?难道父亲不懂得爱?或者,他不知道怎样去表达爱?你是否也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更多分享,更多经典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母亲。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母亲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多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因此不懂得相互谦让,互相帮助,不知道如何和同学融洽相处,往往因为一些琐事而发生口角,导致矛盾越积越深。通过本案例提示高职院校班主任要注意发现学生相处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融洽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