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鲁迅所读的私塾,名曰“三味书屋”,其“三味”为何呢? 对此,人们有不同理解。周作人认为,“三味”是指“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周芾堂认为,“三味”是指“经书如米谷,史书如蔬菜,子书如点心”;寿洙邻则把“三味”理解成“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相似文献   

2.
读书三味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每当闲暇,我总是关闭电脑和电视,摘下累人的面具,卸下应试的镣铐,坐拥仅容膝的书斋,沏一盏清茶,捧几卷书,拂去心头的尘埃,用心和书去交流。在浓浓的书香中,独享着一份难得的寂寞和充实,守候着一湾宁静的心灵之港。等清茶和美文一起下肚,心就醉了。在读书时,你没有经历过,你可以放飞想像,你无法评议,你可以保持超然,你还可以痛苦享受,享受欢乐。读史可以明智。读史,更是在读人,在读指挥。当所有的刀光剑影都化作了尘埃,被风吹散之后,当所有的恩恩怨怨与喧嚣都归于寂静之后,只剩下了治乱兴衰的规律和洞穿千年的指挥,还在…  相似文献   

3.
4.
啊,不会吧,“不及格!”这可不像平时的自己。一想到老师要求给家长签名,一阵羞耻感泛上心头……怎么办?爸妈会不会打我?这个问题一直陪伴我回到家里。酸把卷子交给爸爸,一眼瞥见他的白发,我无法面对,迅疾低下了头。“你去听歌、看漫画呀!”爸爸的声音冷冷的。呵,讽刺,令我无地自容,不争气的眼泪像开闸的水冲出眼眶。辣晚上做作业,爸妈在谈话,他们说的声音很大。我觉得他们是说给我听的,便留意起来。“看电视倒很聪明,真是绣花枕头……”天啊!全是讽刺的话。我恨不得挖地三尺,钻到里面,永远不出来。苦这天剩下的时间,我全部是在房间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要求学生去读书,实际上,读书不只是简单地浏览文字,阅读是有法可依的。曾国藩一生勤奋好读,他的读书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教师在布置读书任务时,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wǒ们m en在zài街jiē上sh n常chán常chán能nén看kàn到dào“三sān味wèi书shū屋wū”的de牌pái匾biǎn。你nǐ知zhī道dào其qí中zhōn的de“三sān味wèi”是shì什shén么m e意yì思si吗m?关uān于yú“三sān味wèi”的de解jiě释shì有yǒu三sān种zhǒn:第dì一yī种zhǒn解jiě释shì为wéi“诗shī、史shǐ、子zǐ”为wéi三sān味wèi;第dì二èr种zhǒn解jiě释shì为wéi“经jīn、史shǐ、子zǐ”为wéi三sān味wèi;第dì三sān种zhǒn解jiě释shì为wéi“粮lián食shi、蔬shū菜cài、作zuò料li o”为wéi三sān…  相似文献   

7.
书的苦乐,既在书中,更在书外。 本期“蓝色书屋”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室主任、中国作家豫会会员孙琴安老师,来和大家聊聊巴金先生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三种说法。据许饮文先生说,是把经书比作米谷,史书比作蔬菜,子书比作点心,这是一说。(见《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第二说是:“读经书味如稻梁,读史书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是寿镜吾先生亲人寿洙邻先生所述。据此,有人将“三味”释为“米饭、肴馔、调味品”;亦有人将“醯醢”释为鱼肉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一种颇费心力的活动,是高境界的思维操作,其强度和难度不亚于躬身负重的体力之劳,读书更能使我们获得许多精神营养,所以人们常常把读书比作“啃”书。■拉伯雷“狗吸骨髓式”的啃。被恩格斯誉为“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大时代的巨人”,名著《巨人传》的作者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在《巨人传》中说:“你见过狗啃含骨髓的骨头吗?你只要仔细观察定会看出,它见了这块骨头,如何恭敬地窥视它,如何谨慎地啮啃它,如何殷勤地咬碎它,如何贪婪地吸吮它……你说它是为了什么?它这样反复玩弄,抱什么目的?想得到什…  相似文献   

10.
书如阳光,沐浴其中,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众,现拾以“三”类之者,与各位共赏。读书“三味”与“三余”。绍兴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从寿镜吾先生达五年光景的读书之所,“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酭”,据有关资料,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  相似文献   

11.
1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增长知识,要读书;提高人文素质,要读书;丰富想象力,要读书:提高创造力,要读书;铸造独立的人格,要读书。读书使人趣味纯正,气质优雅,品格高尚,灵魂美丽。  相似文献   

13.
读书能使人提高修养,明辨事理,读书会让人其乐无穷,读书过程的不同感受可能会让人终生难忘。三个比喻:西汉文学家刘向为了劝勉不同年龄的人读书求学,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三上、三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文章多用“三上”时间构思,即马上、枕上、厕上。他认为写文章要三多,即:看得多,做得多,商量多。三性、三不怕:鲁迅酷爱读书,且讲究读书的“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他还常提到,在学习上要有“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败”的精神。三不:原北京大学俞平伯教授倡导…  相似文献   

14.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精、贵通。三读:清代梁启超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明代陆世仪主张要精读、细读、熟读。三回:著名科学家高士奇谈读书体会时说过:“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三肯:顾颉刚读书主张肯思、肯写、肯翻,这样  相似文献   

15.
书如阳光,沐浴其中,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众,现拾以“三”类之者,与大家共赏。读书“三味”与“三余”。绍兴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从寿镜吾先生达五年光景的读书之所,“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据有关资料,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取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相似文献   

16.
好课是有韵味的!2014年11月16日下午,"千课万人"教学观摩活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千位老师共享盛会。一、整合之味——弹着钢琴教语文课程整合是课堂教学的新变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早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从整体上设置九年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17.
怎么也没想到,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我也加入了住校生的行列。虽说“住校生涯”只有短短的四个星期,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住校生的种种滋味……酸。住校了,说不想家是假的。有时候,想家的情愫像三月里疯长的草,挨挨挤挤地压在心头,心里空落落的,鼻子酸溜溜的,眼眶湿漉漉的,真想号啕大哭一场。但末了,还是只得擦掉脸上的滴滴“思家泪”,等待星期天——“民族大解放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其中“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读书的地方。每每讲课至此,总有学生提出:何为“三味”?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现整理如下,希望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三味书屋”原名为“三余书屋”。所谓“三  相似文献   

19.
鲁迅幼年在绍兴就读于寿镜吾先生的私塾,私塾里挂着一块木制横匾,白底黑字,上书“三味书屋”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嘉庆年间书法家梁同书所写。梁同书原来写的是“三余书屋。”为什么取名“三余”呢?这是取意于三国时董遇的话。据《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引所载,董遇常劝他的学生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思是说冬季是农闲季节,可充分利用,晚上一天闲  相似文献   

20.
在《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作以儿童天真烂漫的视角,体昧百草园自然诱人的风景、奇幻迷离的故事,而三昧书屋却成了束缚儿童天性、教条、死板的象征,这样的对照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三昧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今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