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辞欲巧”的信抑型语言观和“得意亡言”解构性言语观;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3.
4.
5.
曹丕的诗歌独具个性的内在之"气",有着丰富的含蕴,它具体地体现在作家及其作品的"真情"、"个性"和"风力"之中.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诗歌”是文革地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诗歌在那个时代所达到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地下文艺沙龙是孕育它的温床。从那时起,在人员构成上便形成了特点:由高干和高知子弟构成其主体。独特的家庭背景对他们选择文艺道路,阅读范围和诗歌的文本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制约着着他们无法走出局限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古典诗歌中,歌颂男女爱情的诗歌很多,而纯粹写夫妻爱情的婚姻诗却很少,且以悼亡诗为主。中国情诗从爱情走向婚姻,其风格也由大胆热烈变得深沉含蓄,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化中所处位置极其重要;受儒家化的观念影响,被限定在“家”这个环境里;悼亡诗的感情之核心蕴含的也是中国化的特殊内涵——家。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在新时期"归来"之后继续创作了大量诗篇,并呈现出了与他以前的创作截然不同的风貌,对于这些诗作中所展现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是我们理解"归采"诗人邵燕祥的一把钥匙.从"一颗有璺的心"、"人格理想的倔强坚守"和"用‘临终的眼'看世界"这三个方面对"归来"诗人邵燕祥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可探索他的诗作与他的内...  相似文献   

13.
以大学校园诗人创作为主的"第三代诗歌"为切入点,在辨析上个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不同学院环境的基础上,论述1980年代校园诗歌创作的特点,以及1990年代围绕"学院派诗歌"的命名所进行的相关论争,进而讨论"学院派诗歌"这一命名的合理性问题及其对于当代诗歌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悠久,主题风格鲜明,唐代园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文人诗文创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白居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白居易在短暂的一生中,用心经营了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等几处居所,在探索中不断创造并践行他的园林观.园林诗歌记载着白居易的"造园"思想和园林实践,从丰富的园林诗歌背后的文化意蕴可见他的园林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并得以窥探其在园林创造中对个人前途、命运和心灵的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少年行题材在汉代乐府中存在,在唐诗中别出现更多"少年行"的诗歌,"行"则是汉唐乐府诗题目创作中的一种,而"少年"在唐诗中也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女性少年"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春写作"是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特征,也是人们欣赏、解读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青春写作"不仅仅标志了诗人写作自己最为优秀诗歌时的一种年龄,而且也准确地揭示了诗人诗作所内含的生命状态以及呈现这种生命状态的独特话语言说方式.所以,它是诗人郭沫若贡献于中国新诗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18.
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9.
    
《江汉学术》2004,23(4)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语言以“辞藻的繁富”著称,闻一多以“字句锻炼的精工”著称,而朱湘则以“善于融化旧诗词”和“音节的调谐”闻名。“新月”诗人通过语言的“辞趣”追求和“融化旧诗词”等方式,对新诗语言美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这种语言美追求是针对初期新诗的“大白话”的弊端的实验,昭示了汉语诗歌写作在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即以“大白话”为特征的俗的方向向“雅”方向发展的变化。与此相一致,在审美表现上,“新月”诗人则不惧戴“型类混杂”的帽子,善于吸收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丰富了新诗的审美艺术,又以含蓄美追求为诗歌创作的目标,使诗歌创作成了真正的“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