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绛先生的《老王》是在1984年写下的一篇"忆旧之作",叙述的是作者一家和北京一位拉平板三轮车的老人"老王"交往的故事。作者以纯熟的手法和冷静的笔调,将老王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剪裁在一起,展现了这位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艰苦生活和善良品性,  相似文献   

2.
本节课教学的一篇散文——《老王》,是杨绛的作品。杨绛的散文,大多朴实无华,用真实的笔触抒写着许许多多爱恨情愁,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简单而又深有感触的悲欢故事。写好这些小人物,有赖于杨绛的细腻与博学,而解读这些小人物,若只停留在简单的情节了解上比较容易,解读作者的文风则难。于是,我把杨绛的《老王》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放在审美的坐标中,引导学生去解读,去感悟。  相似文献   

3.
捧着2006年12月的《中学语教学》,我立即被目录中的《(老王)之败笔》所吸引。读了章以后,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端摩文章细节和语言,感受其简洁有味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老王》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人叙事性散文。大多数教师对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以文本的思想内容为重难点,忽视了这篇文章的结构教学,而杨绛先生在这篇文章的结构编排上是颇具匠心的,对结构进行教学,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更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而结构教学并无定法,笔者遵循新理念,一改传统结构教学方式,对《老王》的结构做了一个教学设计,即通过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编排《老王》结构,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深刻的把握,对文章的主旨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了解其语言在用字、词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杨绛想通过《老王》告诉我们什么?也许这样的发问不是非常准确。换个问法,隐含在《老王》字句背后的旨意究竟是什么?前一问,是立足于作家的创作预设,后一问,是追寻作家的创作结果。就语文教学而言,对后面一问的研究,是更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周峰 《现代语文》2010,(9):42-43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先生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的第二板块“底层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解读《老王》的“入口”在哪里?自然是在全文的末端,卒章显志的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的文字素来冲淡,而此句却在不经意间闪射出鲜明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0.
杨绛想通过《老王》告诉我们什么?也许这样的发问不是非常准确。换个问法,隐含在《老王》字句之间的意旨究竟是什么?前一问,是立足于作家的创作预设.后一问,是追寻作家的创作结果。就语文教学而言,对后面一问的探究,是更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雷雨》的文学解读有反封建意识与追求个性解放,恋母情结的难抑与寻求宗教的救赎,欲望与命运冲突的悲剧等指向。《雷雨》的教学解读有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探寻作者原意: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从言语中把握人物性格,感受悲剧的艺术魅力等指向。教学中易将两种解读混为一谈,在区分二者的基础上构建《雷雨》的教学设计理念:让教学文本回归历史;以作者原意为基础;尊重学生解读的多样性;比读中提升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本各有特点.学生千差万别.两者要交汇于课堂.教师要完成这神圣的一讲,对文本的准确、深入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想要探究和试图回答的问题.以八年级课文《老王》(作者:杨绛)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杨绛一家和一位职业卑微、身体残疾、生活困苦但为人善良的车夫老王之间交往的几件事情.这是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的一次情感之旅.  相似文献   

14.
《老王》一文一共出现了10个"什么"一词,这些词语看似是不经意地使用,但实际上却潜藏着作者深刻的寓意。沿着作者的行文脉络,依次深入思考这些"什么"的含义,就能体悟到作者的特殊情感和用意。研读"什么"一词,可以感受到经由"什么"折射出来的两种善良、两种反思和一份"愧怍"。"什么"一词虽不能称作春秋笔法,但在杨绛洗练的文字中,它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3.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丑小鸭》进行教学设计,试图从"解读文本的方法"这个角度入手去设计教学,并把方法的传授贯穿到课文讲解中,从而实现由"鱼"入手,最终获"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夏清 《现代语文》2005,(4):45-46
探讨意愿 1.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关爱是人与人之间不变的话题。《老王》一文所在单元的课文均以"爱"为主旋律。学生少不经事很容易对身边的弱者产生同情式关怀,却难以上升到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大的层面。此次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圈点字词夯基础、对照分析赏人物、知人论世探主题三部分进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旨在感受作者带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唤起学生心中的平等关爱意识,涵养善良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哲理性散文的事和理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要想理解散文之理,对事进行感悟是必然的选择,在杨绛的《老王》一文中,“鸡蛋香油”是叙事中的关键素材,对“鸡蛋香油”进行文化意蕴的揭示则成为能否透彻和准确理解《老王》主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老王》一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在“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讨论和理解上,难点是体会老王与杨绛及钱钟书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细研课文。体会细节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②“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