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姜山总是以李娜出气筒的形象出现,比如李娜打得不顺心时,她会当着全场观众的面让丈夫滚出去,以至于外界认为姜山是位妻管严。不过,在朋友眼中,这绝对是假象。给外界造成这种印象是缘于去年的澳网,在第二轮的时候,她打得相当不顺,连连被破发,于是李娜朝看台上叫喊的姜山大吼了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丈夫轰出场。可出人意料的是,姜山没有生气,还偷偷地换个地方继续看妻子的比赛。不过,据朋友们介绍,别看李娜赛场上总是一副很酷的样子,其实在生活中,她特别在意姜山,甚至顺着姜山。姜山平日里爱玩电脑游戏,一坐在电脑前就不愿动弹。当姜山喊老婆,我渴了!,李娜便会从冰箱里找丈夫喜欢喝的饮料递到桌前。  相似文献   

2.
格伦·莱斯是一个沉静内敛的人,在湖人队他为科比和奥尼尔服务,到了尼克斯队他臣服于斯普雷维尔和体斯敦 在家里,嗯——他当然听他老婆的了。莱斯的老婆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别看她外表如花似玉,嘴上可是得理不饶人,因此她经常会担负起丈夫发言人的角色。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克里斯蒂娜。  相似文献   

3.
澳网赛场,李娜一有机会,就会拿老公姜山开涮,看台上的姜山总是憨憨地笑着。伴随着李娜获得澳网亚军,这样的一幕也成为留在人们心中的经典瞬间。圈内人说,李娜的成功离不开姜山的付出与支持。对于李娜来说,姜山既是教练,更是老公。而对于众多的球迷来说,他们是网球场上的"神仙眷侣"。纹身的故事澳网期间,电视镜头一次又一次地聚焦在李娜左胸前的文身上,那是一个玫瑰和心形组合的图案,在这个文身的背后,记载着李娜和姜山的爱情故  相似文献   

4.
举国体制下“李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举国体制下"李娜模式"成功的原因所在,并认为"李娜模式"的成功需建立在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统领"与"放活"时机,协调好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基础之上;"李娜模式"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补充和完善,而举国体制仍然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工作之后也觉得是浪费时间,大把时间花在玩电脑游戏上可也就是滑到这个地步,开始沉迷电脑游戏的时候,我才发觉,自己的天赋原来在这里,如果我这种能力也算天赋的话,呵呵。”庄海燕笑了。  相似文献   

6.
《网球天地》2011,(7):23-23
刘晓庆:本来晚上有重要饭局,可是有李娜网球决赛。我决定推掉一切,专门看她如何称霸世界!如果李娜今晚获胜,其成就超过美国电影奥斯卡!加油,李娜!  相似文献   

7.
微博时代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微博传播效应极大.以“李娜事件”为例,对“体育明星事件”的微博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广大微博用户的立场站位与多元化价值构建.因此,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将微博作为加强体育传播的重要突破口,因势利导,使体育事件的信息传播朝着正面方向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旭 《网球天地》2014,(11):70-77
2014年9月19日,李娜向全世界发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职业网球赛场,从此再无李娜的身影。 李娜之所以是李娜,就是因为她是李娜,就像那个在球场上无比凌厉的李娜一样,谁都不知道她引拍侧身之后,下一个球将打向球场的哪个边角。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极具标签色彩,因为只有李娜做得出这种选择,而往往这种选择会引发外界极大的关注。 这就是李娜,这是专属她的永不妥协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何霞 《新体育》2005,(1):35-37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李娜”两个字,电脑屏幕上弹出的N条资料,绝对 乎你的想象。这也难怪,偌大的中国,“李娜”再普通不过。但是父母给予 姓名,自己打造牌——  “李娜才是中国女子网球第一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孙芳如是说。 “天生就是打网球的,她近乎男性化的球速、落点、角度,在国内女网 手中十分鲜见。”湖北籍网球教练潘兵如是说。 “我是来享受网球快乐的。”204年10月,在广州为中国网球夺得首个 WTA(女子网球协会)巡回赛单打冠军的李娜如说。     没错,就是这位复出后创下中国女子网坛新…  相似文献   

10.
葛晓倩 《新体育》2010,(3):14-18
在WTA专门举办的庆功会上,郑洁和李娜的名字被灯光打在墙壁两侧,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两名当事人则坐在舞台上,分别穿着蓝色和紫色的外套。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或许这两种颜色代表了一种含义——在墨尔本公园球场的蓝色赛场上,两名中国姑娘红得发紫。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组织系统理论,结合李娜法网夺冠案例分析,论证中国女网"单飞"模式的现实动因、实践启示及改革思路。运动员自组织功能弱化是李娜等人提出"单飞"的根本原因。李娜法网夺冠的启示主要包括三点,即举国体制与职业体育的互补实践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单飞"模式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现阶段里的必然选择;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李娜开启成功职业生涯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思路是,推动中国网球由"举国体制与职业网球的‘双轨制’"向"融合制"迈进;努力规避"单飞"风险,积极引导单飞球员实现职业网球价值目标与奥运争光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评出女子网坛“过去现在将来”的30位传奇球员,李娜凭借法网夺冠位列其中。从李娜开始,中国网球也变得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了。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运动选材、项群训练理论、高原现象、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等方面分析"李娜现象",指出"李娜现象"符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是《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实践成果,符合体育学和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谭安东 《游泳》2000,(3):15-16
李娜 ,一个来自安徽合肥市年近16岁的小姑娘。她虽是花季少年 ,但因为运动员的特殊经历 ,与人交往毫无忸怩羞怯之色 ,显得成熟大方 ,谈吐有致。她身材轻盈单薄 ,却毅力无比 ,争强好胜。她貌不惊人 ,一脸纯真 ,却技压群芳、梅开几度。望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 ,你怎么也不可能把她与世界冠军、跳水新星这些闪光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然而 ,正是她却在新千年伊始的元月下旬于悉尼举行的、有38个国家参加的、被称为奥运会预演赛的世界杯跳水大赛上 ,不畏众多国际高手 ,披荆斩棘 ,奋勇拼搏 ,在女子10米跳台的项目上 ,不但勇夺单人跳水金牌…  相似文献   

15.
要“给力”     
《体育博览》2013,(3):30-30
李娜:性格比脸蛋更性感 作为李娜和莎拉波娃共同的经纪人.麦克斯.埃森巴德赛后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现场观众中,有2/3的人支持李娜7“莎拉波娃带着她漂亮的脸蛋和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到了墨尔本.被认为是人气王。然而,站在比赛场上时,李娜的支持声更大。”  相似文献   

16.
李瑛超 《新体育》2012,(12):28-31
李娜在包括奥运会的2012赛季,逐步摆脱去年过山车般的颓势,整年表现平稳之中透出稳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球文化、商业以及体制改革这几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李娜“亚洲一姐”这个国际网坛传奇人物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讨“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网球和其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代体育》2009,(8):108-110
“早晚有一天篮球也会有花式,会被世界所认同,会被每一个人认同,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总有一天会到来的。”——姜山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明星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是偶像时代的群体,具有很高的公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从"李娜效应"探析中国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价值对大学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重剑队有五位姐妹。剑台上“刀光剑影”,她们身手矫健;生活中喜怒哀乐,她们个性鲜明。今天,让我们走近她们,了解她们。 李娜:奥运铜牌不解渴 生日:1981年3月9日 籍贯:辽宁 身高:1.78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