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娄志清 《科教文汇》2007,(12Z):152-152
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从概念、成立条件以及特殊防卫权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从概念、成立条件以及特殊防卫权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论逆防卫     
胡昊  张和年 《金秋科苑》2008,(8):213-213
我国刑法将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有效保障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的手段,可正当防卫中的无限防卫赋予了受害人“合法”的将加害人致于死地的权利,加之刑法对防卫过当的宽容,使得加害人固有的合法权益被尘封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刑法的谦抑与中立有所动摇,本文拟从保护加害人合法权益角度出发,提出逆防卫观点,并论证其存在必要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论逆防卫     
我国刑法将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有效保障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的手段,可正当防卫中的无限防卫赋予了受害人"合法"的将加害人致于死地的权利,加之刑法对防卫过当的宽容,使得加害人固有的合法权益被尘封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刑法的谦抑与中立有所动摇,本文拟从保护加害人合法权益角度出发,提出逆防卫观点,并论证其存在必要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岳焕升 《今日科苑》2007,(16):241-241
正当防卫是刑法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合法权利。但是,要真正按照立法宗旨实施正当防卫,公民还必须正确把握好正当防卫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防卫的对象、防卫的时间和防卫的强度等,使自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达到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所确主的旨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人民群众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不可缺少的法律武器.但现实生活中因不懂法、不用法或基于维持社会稳定的原因考虑因而存在着滥用正当防卫权、不用正当防卫权或苛用正当防卫权的情况.本文试就该制度设立的目的、具体内容作一分析,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该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逆防卫是指犯罪人为免受来自于防卫人正在进行的不当防卫的侵害,在必要限度内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中的无限防卫赋予了受害人"合法"的将加害人致于死地的权利,加之刑法对防卫过当的宽容,使得加害人的应有合法的权益被尘封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刑法的谦抑与中立有所动摇,这种状况对于树立科学的刑法理念及公正处理防卫人与犯罪人的罪刑关系均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郑志慧  沈鹏飞 《金秋科苑》2008,(11):137-137
逆防卫是指犯罪人为免受来自干防卫人正在进行的不当防卫的侵害,在必要限度内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中的无限防卫赋予了受害人“合法”的将加害人致于死地的权利,加之刑法对防卫过当的宽容,使得加害人的应有合法的权益被尘封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刑法的谦抑与中立有所动摇,这种状况对于树立科学的刑法理念及公正处理防卫人与犯罪人的罪刑关系均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9.
无限防卫权是刑法的一个重大创举,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对鼓励公民运用正当防卫的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无限防卫制度的设立弱化了对侵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权利的滥用大开方便之门,并且存在价值上、人权保护上的多个误区,应当坚决予以取消。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做斗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既是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又是确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必要限度是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就正当防卫问题,原刑法第17条规定为:“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上述规定对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规定太笼统,导致在理论上有的观点认为防卫行为的强度应当同侵害行为的强度相适应,不能大于或等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重要性、构成要件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并阐述正当防卫的界限以及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对防卫过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特别防卫权是我国新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有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还有学者认为它对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更好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另有学者认为,特别防卫权的规定无论在整体价值上还是在实证效果方面都不宜作太高的评价,主张在日后的刑法修订中废除特别防卫权的规定。鉴于目前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比较混乱的现状,本文就特别防卫权的相关问题提出些许见解。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和一般不法侵害在成因、危害程度、私密性、被害人谅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家庭暴力防卫权应有所区别于一般正当防卫.在家庭暴力防卫权构成上,引入美国刑法的防卫必要性要件,以躲避义务、反制暴力需要等实现理性限缩;以“受虐待妇女综合症”“精神和情感极度创伤规则”为借鉴,将侵害的紧迫性解释为可以预期且难以避免,以防卫认识指代防卫意图,将精神侵害型家庭暴力防卫解构为正当防卫、假想防卫、精神病、减轻处罚事由四种,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正当化、可宽恕化和轻刑化.  相似文献   

15.
韦苏 《科教文汇》2007,(2X):154-154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重要性、构成要件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并阐述正当防卫的界限以及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对防卫过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本文从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究其本质而言是以暴止暴,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意味着不法侵害者本人遭受暴力打击,应该为那么这种暴力打击套上枷锁.为正当防卫设置各种条件,规范其实施,就是最根本的途径,其中为正当防卫设置的起因条件就是第-道关卡.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刑法》中正当防卫问题的教学如何取得实效,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教学经验,对正当防卫问题教学方法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二十条对原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的内容作了重要修改,使该制度的表述更近缜密,规定更趋完备。从充分发挥法的评价作用来看,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为勇于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受害者和见义勇为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高度肯定和提倡,鼓舞了人民群众同各种不法侵害行为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本文试结合法的评价作用,比输分析新旧正当防卫制度的异同,以达到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自卫权制度从国内刑法正当防卫理论的进路分析了自卫权制度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