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保和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将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1]),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生态文明观,坚持生态性、适度性等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等,实现现代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观的相关内容、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然后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面临的人文、生态问题促使我们必须为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寻找一个有指引性的合理定位。"天人合一"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基本精神。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诸多自然与人文学科的综合应用型学科,旨在研究并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诸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环境艺术设计与"天人合一"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一致性集中体现在两者对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精神意识和谐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设计在21世纪已作为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为扼制环境恶化,保持生态平衡,消除大量人为形态的视觉污染以及人与自然,物质现精神的关系严惩失调,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信念的现象,加强环境意识与公共艺术设计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赟 《考试周刊》2012,(30):33-34
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现状,探寻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葛璇 《文教资料》2010,(4):94-95
色彩设计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设计的灵魂。在当今社会.现代的城市环境设计越来越注重色彩与环境二者的关系。怎样更好地把色彩引入环境艺术设计并将其表现得恰如其分.一直都是个难题。本文从色彩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入手.进一步阐述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贾熹 《考试周刊》2012,(6):35-36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是重视高校图书馆人文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加之高校图书馆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艺术设计总能够直接影响高校师生阅读与学习的效率.因而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就值得研究与探讨。本文对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扩张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进步的必然趋势。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已成为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执行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其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日趋火热,如何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关键所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意识为基本法则,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使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环境艺术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认识设计要素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关系,树立一种全新的环境设计理念。作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者的摇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生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教育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为起点,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与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在坚持生态观和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从原自然环境及次自然环境两方面详细阐述自然生态环境具体构建方法。使论文对生态城市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呐喊》、《彷徨》这两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社会环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具体生活环境的人格化、物质化倾向和自然环境的主观色彩、地方色彩三个方面。鲁迅非常重视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的概念众说纷云,本文在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资源内涵与自然过程、人类需要、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征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环境是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等方式,对秦巴山区中小学校体育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在自然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人力环境、意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区域优势、改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微观体育教育环境、培育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前提是“良法之治”。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整合现行环境法是立法的必要,其法制的核心是“普遍守法”,关键在于严格生态环境执法,根本是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边哲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5):437-438,455
韩国环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韩国人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世界观,实际上就是生态美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韩国环境设计意向的研究,有利于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着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之初就确立健康的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孕育教育时代特征的重要土壤,教育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规范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演进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基础,而教育规范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完善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正在于现代化的教育生态环境的确立和改善。借助教育学、历史学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展开对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纵向的演化规律的探索和横向的结构模式的研究。这种探索、研究对于促进中国艺术设计和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系统,它由乡村旅游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部分构成,包括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大气、地貌、土壤和生物;人文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建筑、聚落、服饰、语言、精神风貌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结构交叉,能流关系复杂。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互动的辨证关系,自然和人文两个子系统是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两个子系统相关因子的进步和优化,但也可能造成对两个子系统及其因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龙红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2):103-107
大足石刻中的经典巨作之一——宝顶山石刻,与印度阿旃陀石窟构筑状况基本一致。艺术与环境的自然相生是众石窟追求的创造目标,但是,大足宝顶山石刻于此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取境、借境和造境,将艺术之美自然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崇高境界,成为了石窟寺园林艺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观”与现代人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社会自然观:一切社会领域的自然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化形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是社会历史过程的能动的主体承担者。当代环境问题对人类的严重困扰,其根源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类自身。因此,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从人本身去求解,即着重于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特别是人的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具体实践行为的自醒自觉,从而切实负起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