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江花月夜>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使诸种手法之间,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承接自如,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春江花月夜》是集审美与人文为一体的诗歌,受到明清以来诗论家的高度赞扬。本论文主要是针对高师中文系学生而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重点探讨高师中文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以及在大学课堂如何创设学术思想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的主题既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强烈不满的愤激之情。又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境。领会《荷塘月色》的主题,应综合作者一生的发展历程,及当时社会大环境前后关联去理解才能得出真确的结论。否则会牵强附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后花园》是发表于抗战时期的一部力作 ,小说文本关注人生的本真状态与真实遭际 ,并通过冯二成子这个精神文化典型呈示了萧红关于人生的思索与追问 ,使文本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文本中透露出浓厚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赠李司空妓》诗,《全唐诗》中初得此名,以为刘禹锡赴扬州大司马杜鸿渐宴,席上赋此诗。此与唐人范摅《云溪友议》中所载同。然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却言此诗乃刘禹锡罢和州回京后赴李司空宴会时所作。二书所载,大相径庭。入宋后,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又衍生出韦应物赴杜鸿渐宴会时作的说法。此后,该诗的记载虽层出不穷,然大抵沿袭此三种说法。细考之,此三种说法不仅自相抵牾,且均与史实不符,不能成立。此诗很有可能系后人伪作,托名刘禹锡(或韦应物)而已。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左思的《咏史》在抒发个人怀抱,体现“风力”之美的同时,缺乏高屋建瓴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历史思考,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上亦失之于浅陋直露,缺乏意境之美,对咏史一体的基本特征把握不准,导致咏史诗未能像同期产生的田园、山水诗一样蔚然成派,左氏《咏史》的不足当为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探讨从《夕阳箫鼓》到《春江花月夜》在艺术演变中所蕴含的古典诗词意境 ,以及所表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感悟、审美传统和哲学思想及所折射出的现代的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叙事的层面解读小说《婚礼的成员》中“小镇——冬山——世界”这一空间模式的隐喻.通过空间叙事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投射与空间的结构意蕴揭示作品的孤独主题,并且通过现实与想象的空间概念相应地表达了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观念,潜在地揭示了世界性的观念和沟通行为是反抗孤独的一条重要出路这一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就业教育应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包括学业教育与择业教育两方 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是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是90年代女性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展示了女主人公倪拗拗作为一名独立知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历程。笔者认为小说里渗透着浓浓的孤独气质,这种孤独贯穿于整个文本的叙事之中。主人公的这种孤独是时代因素促成的,倪拗拗想通过身体的欣赏和愉悦来摆脱孤独,往往会导致更大的虚无。倪拗拗的孤独气质来源于商品经济时代,人空前解放后灵魂的难以皈依,然而她在最后却被"治愈"了,这又凸显了一种荒谬。  相似文献   

11.
欲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必先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而这一性质首先通过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呈现出来。其要义在于对理性形而上学的颠覆,并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开启了一条由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使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  相似文献   

12.
老子依据自然无为的原则看待人生,“返朴归真”的人性观、“知足常足”的生活观、“死而不亡”的生死观、“虚心实腹”的生存观是其人生哲学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主旨既非远离尘世生活的“避世”主义,亦非逃避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厌世”主张,而是对生命表现出强烈的关切,它强调生命本性的淳朴本真,注重的是自然而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代表北宋时期最高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赤壁赋》,在这篇犹如舷歌洞萧般哀怨,又如清风明月般的美文中,我们既尝到"文学"的美味,又获得"哲学"的启发,是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美的提出,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绝对性、必然性的一个回应。生态美具有生命性、宜人性、全人类性的性质。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不承认人的绝对主体性,反对主客两分,在价值观上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无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传统的烙印。中西方文化传统在哲学上的殊源、思维上的差异、政治模式上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反差,决定了我们的创新教育的艰巨性。为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和长效性战略意识,注重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创新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相当丰富,他对哲学缘起、哲学范围、哲学本性等方面的思考内容 有着自己特有的看法。他认为哲学源于怀疑,源于人们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哲学的范围则包括哲 学世界、哲学分类和哲学发展等;哲学的本质应该是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以西方现代生命哲学为导引 ,融贯古今中外哲学要义尤其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阐发自己的人生追求 ,在对社会历史的积极参与和改革中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实现 ,并在个体价值的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律动中求得与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和哲学解放。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上来说,哲学范式的转变就是从主客二元对立的旧范式向主客二元统一的新范式的转变。它主要表现在:从远离人的空洞的抽象的旧范式向以人为本的充满人间气息的新范式转变;从领袖的独白的旧范式向领袖与群众对话的新范式转变;从静态的、横向的、共时态旧范式向动态的、纵向的、历时态的新范式转变,即从联系向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信仰缺失,或是在信仰的真空中失去重心。本文论述了信仰的涵义、标准,以及解决信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