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借代”修辞格进行比较,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和各自所具有的特殊之处,并初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中,metaphor(隐喻、暗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来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一词,其意为“carry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它在英语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广为运用,而且极其丰富多采。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介词短语以及句子均可用作隐喻,它可以是句子的主语、谓语、表语、定语、同位语、宾语或状语,有只出现喻体的隐喻,也有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的隐喻。  相似文献   

3.
“借代”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关于它的定义,有关专家曾作了多种解释,在此不再赘述。说法虽然不一,但有三点明显相同:一是代体代替本体出现;二是二者间有相关性;三是运用借代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具体形象,简洁生动。根据代体和本体间的不同关系,人们又分为用特征或标记代人或物、用部分代整体、用特殊代泛称、用泛称代特称、用具体代抽象、用实数代虚数、用处所代人或物等几种情况,这无疑都是很恰当的。根据“借代”的定义特点,在平时的读书中,我发现有些语言现象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英、汉语中借代模式的共性与差异.并通过许多例子进行阐释.文中还说明了因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借代词的代体选择会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 .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英、汉语中借代模式的共性与差异.并通过许多例子进行阐释.文中还说明了因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借代词的代体选择会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 .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共有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由于英语、汉语是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英汉“生老病死”方面的委婉语的区别也十分突出。通过“生老病死”委婉语英汉对比,揭示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及使用范围的差异,开阔文化视野,增强阅读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们倾向于用隐喻的手法来表征死亡这一抽象概念,语言的隐喻表述与隐喻概念是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现象,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中概念隐喻为支撑,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对"死亡"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方面的差异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以寻找这种隐喻表达下的深层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爱情是一种及其普遍和丰富的情感。要使爱情这一种抽象概念得到充分的阐释,就必须借助隐喻。本文浅析了英汉“爱情”隐喻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最后得出英汉“爱情”隐喻的并同是由人类的物质经验以及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在认知语言学中,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的,因此空间隐喻对于人类抽象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空间隐喻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英汉“上”的空间隐喻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中“上”的空间隐喻的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10.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语言绝大部分是隐喻化的。本文以人类五种基本情感中的恐惧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分析法对英汉语中的恐惧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将相同点归因于英汉恐惧隐喻共有的认知基础,并尝试从文化相对性方面,即英汉两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尤其是中医学相关理论对汉语恐惧隐喻的影响方面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借代又叫“代称”,就是不把人或事物的原名直接说出来,而借用另一个有关的名称来称呼。一、借代的类型(一)旁代旁代即借某个事物本身所伴随的或附属的事物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体。约有以下几类:1.用本体事物的性质、特征代本体。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彭端淑《为学》)鲁,本为迟钝,此用作名词,迟钝的人,借指曾参。据《论语》、《史记》记载,孔子认为曾参天资愚钝,但精通孝道,所以孔子把儒道传给他,又由他传给子思,再由子思传给孟  相似文献   

12.
“借喻”和“借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格的特征和区别,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请看以下的三个材料: 1960年上半年全国通用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里《典型报告》一篇后面的练习(二)这样写道:“‘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诸葛亮代替聪明多智的人。这在修辞学上叫‘借代’……”(这段引文以下简称“材料一”) 江苏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主编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1961年秋季适用)里《长江大桥》一课的“语言知识”部分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3.
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这里的“圆规”代替了“豆腐西施”杨二嫂,于是有人便认为这是借代。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借喻而不是借代。到底是借代还是借喻,如何准确地辨识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手法? 借喻和借代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用一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所以人们很容易将这二者混淆,以致“喻”、“代”不分。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借喻和借代  相似文献   

14.
秦添婴 《考试周刊》2011,(19):27-28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笑"的方式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和词化模式。本文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和词化模式观点对这些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Repetitiom。在英语修辞中指的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与它相对应的汉语的修辞格是“反复”。张开勤主编的《新华句典》所下的定义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一语言部分的方法叫反复。由此可见,把Repetition的修辞格译成“重复”是不妥的。反复,是英语修辞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用来强调某一部分,或者说是加重描绘的色彩。常用的反夏形式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和同义反复。一、连续反复1、单词的连续反复(1)Smile,SmileandSmile.ItisaSpringFestivalpartyagain.──21stCenturyNo.89Issue笑吧…  相似文献   

16.
“英汉对比分析法”的应用孔丽莎在外语教学中采用外语与本族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历来是外语教师与教法专家们争论的问题。现今的语言学家们都认为,外语与本族语系统的对比研究,对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是一项很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英汉对比分析法是...  相似文献   

17.
"看"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本文将英汉中常见的"看"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其用法进行了对比,得出英汉中的"看"类动词很少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汇,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看"类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18.
胡玲玲 《考试周刊》2013,(55):16-16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表达情感。人类基本情感之一的"恐惧"的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存在对应和个性差异,源于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及文化、民俗观念和环境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英汉“恐惧”隐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而“恐惧”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恐惧”情感的隐喻,存在着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但是英汉语言中也存在不对应的概念隐喻,这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