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韩愈故里和韩愈墓所在地的问题,历来都有分歧。通过对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以及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韩愈是修武人,韩愈故里在修武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关于韩愈"河阳人"的含糊其辞的记载,缘于明侍郎耿裕成化二十一年《题韩家庄诗碑》的影响以及雍正至乾隆初年翰林五经博士继承权的纷争。但对于韩愈墓在孟县的记载,我们予以尊重,在此存疑。同时,对于历史上修武也有韩愈墓、韩氏祖茔而明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未予记载的状况,我们也持存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七贤乡是为纪念竹林七贤而设置的,但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行政区划的不一,致使后人对七贤乡地望的认识不同,主要存在获嘉说、修武说和辉县说。其分歧的关键在于对"山阳"的认识不同。通过辨析得出结论,七贤乡应在修武县。  相似文献   

3.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对唐诗孟浩然《春晓》和韩僵《懒起》的承袭与隐括,并加以戏剧化展现。宋词《点绛唇·蹴罢秋千》,从版本源流、与韩僵诗《偶见》关系、“倚门”词义演变诸方面分析,李清照作品可能性甚微,署无名氏为宜。许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深受“文史不分家”传统影响,极力将这两首词与李清照真实生活互相印证,由此作出的解读和判断,难免牵强附会。这对于准确把握《如梦令》创作特色,理性考证《点绛唇》作者,有误导而无助益。  相似文献   

4.
已故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一书,是韩愈诗歌校注的集大成者,深受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然而,书中的有些补释也存在一些瑕疵,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注释错误;二是属于赘注;三是注语繁琐;四是补释不确。  相似文献   

5.
思维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感觉力、想象力等均属之。抽象思维能力,判断力、推理力等均属之。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纯文学作品也好,或是教议论文也好,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过,纯文学作品,以情动  相似文献   

6.
韩愈《幽怀》诗,旧注系于贞元十五年参佐徐州时。李翱《幽怀赋》,其作年前人失考,今人系于元和十年。两篇作品,在前人眼中向来毫不相干。根据其内容判定二者为唱和之作,并根据“自禄山之始兵兮,岁周甲而未夷”考定二者均作于贞元二十一年,即韩愈南贬阳山期间。韩愈南贬阳山最大的纠结是:他本人不知道自己所犯何罪。自贞元十九年冬十二月南贬阳山,至元和元年六月自江陵召拜国子博士还朝,整整30个月时间内,他始终在纠结这一不解之谜。经历了一年多贬谪生活之后所作的《幽怀》,最早透露这一心结的郁积:朝廷权臣的打压、顶头上司的咎责、衙门胥吏的刁难,尤其是天子明诏大赦却因为“州家申名使家抑”而迟迟不能量移。更重要的是,阳山之贬的真实原因:刘、柳泄言,韦、王下石,是韩愈不能理解、不愿接受的真相。刘、柳是韩愈的知己之交,韦、王是韩愈的天然盟友,遭受自己人的背后一刀,是《幽怀》“不可明言”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诗史上被称作"以文为诗"的韩愈,他的"大变盛唐",既表现在将散文的某些因素融入诗歌,亦表现在融赋入诗方面.韩诗的铺排夸张、谐隐滑稽、联句赋物,皆与融赋入诗相关.对于参用其他文体的韩愈诗歌,在鉴赏和批评方面也应有跨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朱毛会师的地点应在湖南酃县沔渡,会师地点应与召开会师大会的地点区别开来。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4月18—19日,召开会师大会的时间是4月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维与韩愈无论从思想、为人还是诗歌创作风格看,都是迥然不同的,一个崇仙佞佛,一个攘斥佛老;一个空灵隽永,一个雄奇瑰伟。但是从对相同题材的不同选择,对相同艺术形式的认同,我们可以发现王维对韩愈有微妙的影响。这说明后代作家的创作是以全面继承前面作家艺术创造成就为前提的。韩诗之所以能笼罩一代,在于它具有很强的融通能力,又具有包容性,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从而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诗歌总使人感觉有一种清新之气,充荡着一种"通变"思想.这也正是中唐诗文革新的实质所在.中唐文学革新运动的革新对象,主要是针对六朝诗歌、骈文和中唐前期的大历诗歌以及科举"时文"中所表现出的不良现象.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唐士人一方面对现实不满,另一方面也对李唐王朝的复兴充满憧憬.在积极推进政治改革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进行着文坛改革,要求文学作品在内容上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关于韩愈的故里,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昌黎说"、"南阳说"、"孟州说"和"修武说"等。2008年5月,我们赴修武认真研究了《韩文公门谱》,并实地考察了韩昶墓、韩愈衣冠冢、韩氏祖茔以及关于韩愈故里的碑刻,对修武的韩愈文化及韩氏的宗族沿革、繁衍发展、历史变迁有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也期望为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韩愈诗文宾语前置不合先秦语法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写了韩愈诗文中不合先秦语法的宾语前置现象,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韩愈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打着复古的旗号来变革古文,提出了一套适合当时时代要求的古文创作理论。这套古文创作理论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自先秦以来所形成的特定的美学背景感召的结果。文章将分别论述韩愈古文理论生存的美学背景。  相似文献   

14.
汉代墓葬形制与墓前神道石兽的形成,不仅受制于汉代丧葬礼俗的直接因素,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其地域、传承、及其相关背景的不同,各地石刻造型均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汉代丧葬礼俗的日益完备,墓葬形制、墓前石刻的确立,为我国陵墓形制及石刻的形成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15.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极具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能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和优秀的古文家,与他创造性地继承韩愈古文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比较而言,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精神接受者多,而对韩文艺术风格和创作艺术,则既有所接受,又有所超越。就风格言,主要接受的是韩文优游、平易的一面,而且在探索韩文源头时,最为心仪的是《春秋》、《史记》的审美风范。就创作艺术言,一则表现为学韩文的以诗为文,以辞赋为文和以骈文为文,而别创风神之美;二则表现为虚字的重复使用,韩用虚字主要是造成文势的开合、气骨的雄健,欧阳修却多用以营造优柔、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也谈韩愈“不平则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则鸣”是韩愈探讨文学自身艺术特质的理论核心,是其人生经历的切身体会与感悟。在历史的环境中正确把握“不平”、“鸣什么”是我们全面、客观理解“不平则鸣”原味的前疆。  相似文献   

18.
朝鲜诗家李瀷在《星湖僿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韩愈诗歌的本质、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意境等,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9.
依据墓葬碑刻资料并结合访谈、族谱等资料,对近代即清中叶至民国时期的水族男子娶妾进行初步描述与分析。近代水族男子娶妾的以娶两至三位妾为常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生育儿子以传承香火,但确实也有以一己享受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汉墓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接着分析了贵州汉墓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等次和各主要汉墓群出土文物的特点,最后着重论述了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考古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