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月广州,下个月上海,第三个月深圳……把这条路线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图,一个新闻记者的活动路线图。甭说,还真有那一类记者,专靠一张“采访图”决定自己动向的。他们的路线圈不外以下几种:一是根据节令定路线,春天去昆明,夏天飞哈尔滨,冬天瞄上海南。他们就像一只“候鸟”,其线路一依节令炮制。二是根据自己“走过”没“走过”划线。上次去了天山,这次就要去拉萨,中国大陆30个省份,依次跑个遍,游山玩水,公费旅游。三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路标。比如,南方某地3月有个新闻发布会,北方某地4月又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应确立怎样的采访路线?7月中旬,无锡日报新闻中心就此举行专题研讨。走一条怎样的采访路线,反映了记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记者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水平。 丰富多彩的答案,表达了与会者的深刻思考。围绕“采访路线”这一焦点,采编人员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采访路线要与可信性、可读性、预见性相结合; 采访路线是个“变数”,但不变的是新闻规律。记者采访的目标,应该是新闻的本源。无论是“基层”还是“上层”,都是记者靠拢新闻源的一种途径; 记者行走在采访路线上,需要掌握“点石成金”的本领。有了感性的东…  相似文献   

3.
有一年我很荣幸地被评为劳模,并随省上组织的参观团到南方去参观学习。但令人尴尬的是,一开始同行的劳模们总以为我是“带队干部”。因为他们不管男女衣着都是那么地朴素相象,独我一天一样地换;他们无论老少的脸上都是黄黄的本色,我却将自己的一张小脸抹得红红白白,跟广大劳模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后来熟识了,不再受“排斥”,可他们仍坚持说我“不像”。我被说得莫名其妙,糊里糊涂,“不像?不像谁?”难道有人为劳模画了图影,像了才能当,不像就不能当?  相似文献   

4.
吃过的馍嚼着也有味--新闻资源的再利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这是焦裕禄的一句名言。其意是告诫人们要敢为人先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少新闻单位及记者也视“吃别人嚼过的馍”为大忌 ,强调“独”、“新” ,认为新闻必须是新鲜的 ,落在他人后面“鼓噪” ,不仅使新闻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甚至是件“丢面子”的事情。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体会 ,以为吃别人或自己过去“嚼过的馍”也有味 ,关键在于你怎样吃 ,如何嚼。1998年5月 ,全国许多地方掀起了一股招聘“村官”热 ,他们效仿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做法 ,实行干部竞聘上岗。许多媒体对此作出了肯定性的报道 ,有的中央级媒体…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困扰印巴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双方“路线图”上绕不过去的“火焰山”,那么,克什米尔穆斯林武装和恐怖分子,则是和平路线图上的一匹“脱缰野马”,搞不好会把印巴双方撞出和平的路基  相似文献   

6.
邱全波 《大观周刊》2012,(22):175-175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礼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8.
3月份对报纸夜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的月份。就全国工作来说,1月是年关,总结布置,程序性的事多;2月是春节,节奏相对松缓;3月才真正进入本年工作的首月,每年这时召开全国“两会”,决定大事,安排工作。从自然节令看,冬去春回,大地复苏,农事渐趋繁忙。报纸业务的改进,也常在此  相似文献   

9.
“我的青春岁月是省图陪我走过的”;“图书馆就像一条河,将我带到世界的各个地方”;“50年的情缘,用一生来述说”……  相似文献   

10.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毛泽东同志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早已确定的办报路线.可是在“文革”当中,这个思想,这条路线却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今天有些人一听到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路线,他们就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农兵登上上层建筑,进驻报社、占领电台联系起来,说什么“现在再提那些旧的口号就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2,(5)
《今旱报》6月份用舆论武器发起一轮“攻势”,目标选定的是“娱乐圈”,大题目叫《娱乐圈丑闻大批判》。“大批判”这个词,虽已久违,但人们仍很敏感。不过,从媒体的责任而言,不足为过。 这场“大批判”是由该报文化部发起的,他们的设想是“对最近和最远的娱乐圈丑闻逐个梳理批判,使娱乐圈干净些、清亮些。” “开场白”里再也没有点明其他的用意,由读者自己去读、去想。一连半个月,由五位娱记执笔,每日一  相似文献   

12.
说话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1965年4月间,“北京日报”编委会根据当时党中央要求加强越南战争的报道,决定加强国际部的评论工作。组织上决定把我从文艺部抽调到国际部去。记得是5月中旬的一天,我到国际部不过一个月,文艺部的老同志希望我能就美帝出兵侵占多米尼加问题支援他们一篇杂文。那天晚上,我翻阅着近期的国际剪报和我自己读报时信手记下的札记开始构思文章。起初我写了篇《怒吼吧,多米尼加人!》。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出版参考》2008,(5):33-34
好像是瞬间的事.中国话剧就走过了百年。 “历史”两个字,真的是无情。对于魂牵梦绕的舞台.舞台上演的每一幕.还没待我们去品味或回忆.就走了过去.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14.
张在璇 《新闻界》2001,(5):73-74
公元2000年7月9日,为迎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个特别节目:《寻找方大曾》———63年前一位在抗日前线失踪的战地记者。他们沿着方大曾1937年7月至9月底的最后采访路线,历时数月,行程2500多公里,寻找抗战初期这位战地记者的踪迹,去追寻一种精神,一名优秀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爱国、正直、敬业献身的精神。《寻找方大曾》摄制组的编导熊文平、雪松在谈到拍片的目的时说:“这不仅仅是寻找一个人,亦是通过寻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方大曾通过自己的目光;抚摸着60多年前国难当…  相似文献   

15.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报章上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报道: 某某公司长年亏损,产品质量滑坡,干群关系紧张,上级主管部门从外面一个先进单位调一个得力干部去改变这个公司面貌,一个月以后,该公司就摘掉了落后的帽子。 某某地区治安状况很差,老百姓晚上八点以后不敢出门,开展“严打”一个月以来,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 在第一个例子中,从外单位调入的这个干部怎么单枪匹马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改变了该公司的面貌?这个公司原先那么多干部和群众哪里去了?他们  相似文献   

17.
关注企业网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狂潮席卷世界的今天,中国企业也争先在网络上“粉墨登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那些以形形色色的域名为标识的企业网站。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1998年7月止,我国WWW站点数为3700个,com域名注册数为6559个,而1998年11月地域名注册分布扇形图已显示出com的域名数达12553个,占全部注册城名的75%,中国企业网站建设方兴未艾的势头由此可窥见一斑。但如有兴到网上一游,去目睹那些“网上企业”的风采,就不难感受到众多企业网站策划单一、页面设计重复、图片…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坐落在四川省青白江区的城乡镇.那时.四川金堂县的县城里边.一条好深的巷子叫“槐树街”.出去有一个庙子叫“川祖庙”。从我当小学生起,这个“川祖庙”就有一拨一拨的壮丁进来集训,两三个月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都是我这个小学生亲眼见到的。这些壮丁苦得很,他们穿得稀烂.我没有看见任何强迫,全部是“招派”.而且,人们都是自愿的.  相似文献   

19.
黄辉凤 《大观周刊》2012,(52):230-23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于激威、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此说。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过去,虽然自己也曾想过或听别人作过经验介绍:写稿不要光站在自己这一方面去想去写,还要多站在编辑的那一方面去想想,这稿该如何去写更好?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但是,长期以来,对此话的奥妙我仍然是一知半解。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还是最近兼任了《申城晚报》的编辑之后。这里结合自己当了几个月编辑的亲身感受,谈谈如何“站到编辑的那一方面去多想一想”的问题。编辑喜欢什么样的稿件呢?就一般而言,离不开“鲜、活、新、短、实”几个字。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