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进行第三次革命。日本政府为了讨好袁世凯,控制和监视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使讨袁革命难以实现。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命驻华公使日登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阴谋灭亡中国,引起全国人民掀起强烈的反日运动。在二十一条中日交涉过程中,在日本出现1915年2月5日孙中山签署“中日盟约”、“日中盟约”,及3月14日孙中山给小地造信、“盟约案”十一条。这些文件的性质与二十一条极其相似。但这些文件当时日本并没有公布,亦不为外界所知。其真伪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有…  相似文献   

2.
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2):39-43
反转新闻虽然有违新闻报道的传统规范,却是新闻真相的一种别样呈现,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它以一种富有冲击力的不完美提示我们:新闻报道正处在一个原有模式遭到解构性冲击、新的模式尚未形成的过渡阶段,需要重新思考新闻和真相的关系,不断创新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凝聚新共识,提升新闻报道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4.
情感与真相的关系是"后真相"传播观念中的核心问题,亦是备受争议的问题."后真相"传播观念的全球流行更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源自网络社会信息流动的新型社会变革,并潜移默化地使真相模式产生了一种文化转移."情感"基于信息、围绕信息、通过信息转换来自躯体和环境对心脑的刺激,而情感蕴含的对内部或外部的感官反应又同时建构真相.情感...  相似文献   

5.
6.
7.
民粹主义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极具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被解读为内核空洞的意识形态,话语层面具有缝合功能的政治逻辑,以及一种策略或者政治风格等三个理论视角.民粹主义从19到21世纪的跨民族的演进过程,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出左右翼极化、社交媒体失范等政治现象,为国际社会风险治理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立足于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假设入手,将国家行为体与区域复合体作为分析工具,形成国家-民族类型进行供应侧改革、现代化转型国家经济与核心观念并行、区域复合体政策制衡三个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雅琪 《视听》2023,(5):29-32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相似文献   

9.
10.
彭曦阳 《视听》2021,(3):173-17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话语空间的开拓让我们走进后真相时代,意见和冲突被放大,滋长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舆论活力达到新高度."江歌案"近期又被拉回公众视野,引发了公众关于道德审判的舆论风暴.本文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对这一事件造成的舆论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原型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业兴 《历史档案》1998,(1):97-102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在遭到外力的压迫与挑战之后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自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图书馆馆长论坛"举办以来,中阿双方在资源共享、文献保护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图书出版等方面已开展交流与合作。地处南海之滨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开展阿拉伯语馆藏建设具有历史与现实双重意义,并具备阿拉伯语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通过采购和接受赠送等方式,中山大学图书馆着力建设阿拉伯语特色馆藏,并建议在馆藏建设、编目指导与合作、古籍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14.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0,1(4):132-133
1912年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孙中山让位的确切时间在我国的有关重要书刊中说法不一,值得探讨。以《中国国民党史纲》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让位袁世凯。此说较为普遍。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4日让位于袁世凯。以《近代史研究》等为代表的书刊,称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让位袁世凯。  相似文献   

15.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4,24(6):259-262
文章对冼玉清教授的出生、资历、教学、生活、助人、著述;以及协助省馆筹办书展和国家图书馆抢救流散在港、澳古籍文献等鲜为人知的史事,作了较系统的纪略。  相似文献   

16.
张宪文 《历史档案》2004,1(4):42-46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迈上了建设现代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和命运的重大事件。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构建了一个现代国家的雏形,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建立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其59年的人生旅途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界对孙中山的思想研究和活动考察,堪称是全方位的.但因为孙中山是革命家的缘故,关于他的金融思想研究探讨不多,本文拟在对民国初年金融业近代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1],就孙中山的金融思想与民国初年金融业近代化取向再做些论述.  相似文献   

18.
明朝是开展“服饰外交”较多的朝代之一。立朝伊始,太祖朱元璋励精图治,在稳定国内政权、恢复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与外国的交往关系也很重视,他在全面吸取元代统治者对外战争,与周边邻国关系受到严重损害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维基百科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维客技术及维基百科的由来与发展;通过与传统百科全书的比较,分析维基百科大众编撰、免费共享、动态更新及内容中立等4个特征。并简述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对维基百科条目可靠性和权威性的质疑与批判,基于维基百科的发展政策及目标,从实证和人文价值观等角度对维基百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评价及反思,总结维基百科的研究意义,带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中山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采取的三种还书逾期处理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还书逾期罚款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对还书逾期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