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我的一位同窗,已作了十五年的民办教师,有天拿着一张报纸来找我:“编辑同志,这是什么意思?”我顺着手指看去:“中国电影观群的欣赏习惯……。”我说那是排错了。想不到她却十分认真地说:“白纸黑字,怎么能错呢?”这使我想起杂文家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日本经济十分不景气的阴影笼罩下,代表日本新一代的典型漫画读物尚未面世,而传统大众漫画作品的续篇却姗姗来迟,读者寻求新颖鲜活漫画作品的欲望和好奇心逐渐淡漠,人们深感日本漫画界正在出现一种保守化趋势。由日本著名漫画家冢古川益三在东京中野创建的旧漫画书刊专卖店,因市场需求走俏而进入兴旺期。冢古川益三认为,过期陈旧漫画书刊与其被遗弃造纸,不如收集整理投入二次流通,使其阅读价值得以再实现。特别是年轻一代通过阅读数年前的过期漫画读物,可再现当年文化背景。此外,部分稀少漫画图书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攀升。中野…  相似文献   

3.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尹天笑 《出版参考》2009,(24):44-44
日本动漫专家中野晴行在其“十年磨一剑”的《动漫创意产业论》中曾预言,日本漫画产业将在2007年前后出现危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准确的,并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下基层采访中,耳闻目睹不少埋头苦干的同志,他们任劳任怨,忘我劳动,甘做一颗“螺丝钉”。我挥笔讴歌这种“老黄牛”精神。但有些同志对此非议:现在是八十年代,不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要提倡开拓型的改革家,鼓吹开拓精神。这使我感到惆怅:开拓精神和“老黄牛”精神是矛盾的吗?“老黄牛”精神真的不再提倡了吗? 四川读者高北通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爬过大江南北的名山,但恐怕少有人会在登攀途中陡生疑惑:中国人为什么要造石级到山顶?观赏山水画的专家学者或美术爱好者,也大都不曾注意一个事实:中国山水画为什么没有地平线?这样两个幼稚的问题,却困扰着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长期思考的结果就是她写成的《龙居景观:中国人的空间艺术》.该书充分利用古今中西各种材料,取纸上文献与地下实物互相补证,游走于文字与图像之间,钩沉索隐,探赜析微,给出了不妨称为"中野假说"的推论.  相似文献   

10.
朋友们常跟我开玩笑说:“大兴安岭一把火,全国都知道了黄齐国。”我内疚。是国家的一次重大灾难使我出了名,是否有点“发国难财”的味道? 然而,我又欣慰。我毕竟是用自己的辛劳,在共和国的空域里传递着“火的信息”,在众多人们的记忆中划下了一道轻轻的痕迹。奔灾区,检验反应能力 1987年5月6日,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火魔肆虐,使灾区的生灵告急、森林告急。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医院的一名专职宣传干事,平时要给新闻媒体写写通讯报道,每年总有几十篇文章见报。同事们问我:“你怎么天天都有写的呢?”是啊,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我是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动笔的呢?我细细想来有以下三点: 一、换个角度有新意 在采访中我发现,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平常不过的小事,但认真思考一下,从一件小事也可以反映出一种新闻,关键是要多琢磨、多分析。1996年上半年,《襄樊晚报》刊登了我的一篇“车祸猛于虎,医院救人急——医务人员呼吁:市民要掌握自救互救常识”的文稿。不少熟人见了我就说:“你可真细心”,编辑也说我:“新闻嗅觉灵敏”。这是一篇小稿,但它的产生却使我悟出了文稿以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书讯     
赶超日本不是痴人说梦《动漫创意产业论》看好中国本刊讯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动漫创意产业论》举行首发式。该书是日本动漫研究专家中野晴行的一部  相似文献   

13.
最近,常听到同行流露出泄气的话,说什么“咱这些搞新闻报道的人,成天东跑西颠,抄抄写写,没干头。”我认为这样说不对。我是山东省博兴县广播电台的一名编采人员,今年57周岁。干新闻编采工作已三十多年。有的朋友曾对我说:“你干这一行大半辈子啦,没干够?”我回答:“没够!”多年的实践使我感到:搞新闻报道工作非常有意思。当自己采写的稿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幽默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既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  相似文献   

15.
精深与广博     
时常有人问我:“你读了博士,来当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读的那些书还有用吗?”我的回答是:“不但有用,而且还嫌不够呢!”的确,七年的编辑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当一名称职的编辑,就要有较为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不断学习,开拓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使自  相似文献   

16.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7.
感谢朋友送给我一本好书:《十五岁的奇迹》。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我,竟然被这个“奇迹”所吸引,直到爱不释手。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如此壮观的图景:“汉字全息码”——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广泛地应用于中文电脑输入、电报、电传、中外文机器助译等方面,使繁难的方块  相似文献   

18.
四十年前,我刚跨进大学新闻系的教室,一切都很新鲜。第一堂英语课讲的是:“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译成中文就是:“假如我再是一个大学一年级新生”。我的大学时代虽早已流逝了,但这篇课文使我联想到要写一篇“假如我再从头当编辑”的文章。因为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三十多个春秋了,如今年近花甲,行将退休。老马识途,让我来谈谈怎样从头当好编辑的点滴体会,这对刚踏上编辑岗位的青年同志,也许有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同窗,已作了十五年的民办教师,有天拿着一张报纸来找我:“编辑同志,这是什么意思?”我顺着手指看去:“中国电影观群的欣赏习惯……。”我说那是排错了.想不到她却十分认真地说严白纸黑字,怎么能错呢?”这使我想起杂文家公今度的话:“中国老百姓对铅字的东西抱有无限信仰。”然而,也有对铅字不那么看重的,其中不少就是白纸黑字的制作者们。报刊上差错之多、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业余写稿十多个春秋,在十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多篇,这些稿子大部分是“火柴盒”和“豆腐块”。也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我从一位农民通讯员转为一名国家干部。在此,我要说:“‘豆腐块’也能坐正席”。 新闻的特点是真、短、快、活、强,其中“短”尤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