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聊斋志异>是一部以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为主体的志怪小说.作者蒲松龄之所以穷毕生之年而有意识为此巨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生平遭际直接而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可说才是蒲松龄最主要的创作动机,同时也是<聊斋志异>这部狐鬼作品之所以处处充满着一种愤激之情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唐代文学中,经常把妓女称作仙女;<聊斋志异>中的狐女与清代文言小说中记载的某些妓女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一切都预示着她们的现实蓝本可能就是妓女.封建社会中男子对妓女的要求与对良家妇女的要求是不同的,<聊斋志异>中狐女的那些勇敢行为并不是作者在提倡女性解放,而依然是男权社会男子对女子统治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受戒>中的英子,宛如<聊斋志异·婴宁>中的婴宁.英子与婴宁都成长于理想的世外桃源,一样的青春年华,一样的天真烂漫,面对意中人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汪曾祺和蒲松龄,在两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共同的人生理想.两个艺术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婴宁是悲剧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美好人性的扼杀,而英子是喜剧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真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在艺术上代表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他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花妖鬼狐世界.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依托,对<聊斋志异>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神异的人物、谲幻的场景、离奇的情节;文白相融的语言风格;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陌生化"技巧运用在<聊斋志异>中产生的奇特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所载故事,以第一卷为例,其真实性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基本可信,例如<咬鬼>、<画壁>等篇;第二种是有部分可信性,例如<耳中人>、<捉狐>等篇;第三种是基本不可信或真实性尚不可考.聊斋故事的"真实性"问题已提到学术研究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在小说《聊斋志异》中,对狐女情有独钟,不但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且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强烈的反抗意识。因此,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大多被赋予美好的特质。这些美的集中与人间百态的人性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狐女,有侠女的义气,性情女子的多情,纯真女性的率性,等等,其形象既丰富而又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是一部“遄飞逸兴”、“永托旷怀”之书,其鬼魅精怪的形象,包含着作者对于人之性情的见解和体悟.以出现最多的狐精为例,往往具有洞鉴人生的智慧、超越世俗的胆量、美人的外表,她们身上体现出被礼教所压制的人性本真.可以说狐性是人性中的狐性,人性是狐性(动物性)中的人性,二者交织互补.从中可见人性中恶念与善缘的发生.而人性与狐性的交织终究落在弃恶扬善的基调上,实际上是以“志异”的方式对人性地剖析,对传统道德与人格理想的张扬.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前狐的形象多呈现宗教态特征,明清以来狐的形象转变为审美创作,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一大批蕴涵着人性美的狐仙。本文沿着狐文化发展的轨迹,结合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思想去探求这一原因,并发掘《聊斋志异》中狐仙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9.
狐成为一种既能幻变又具人情的特殊形象,并构建出表现各种社会生活的故事,是《聊斋志异》的一大特色。蒲松龄笔下的狐大多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贺兴 《双语学习》2007,(5M):97-97,99
狐成为一种既能幻变又具人情的特殊形象,并构建出表现各种社会生活的故事,是《聊斋志异》的一大特色。蒲松龄笔下的狐大多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关和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近200篇的作品带有较为明显的果报色彩,因果报应思想贯穿了作者成书的始终.我们姑且称之为<聊斋志异>果报小说.国内对于<聊斋志异>果报小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尚无研究该论题的专著,第二阶段批判<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的消极影响,第三阶段是<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研究的崭新时代.<聊斋志异>果报小说不但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且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狐精、狐仙形象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与从古至今狐形象的演变关系密切;而狐形象的多样化又正反映了人性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聊斋志异>英译历史研究、<聊斋志异>译本个案研究、<聊斋志异>译本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有三方面:研究力度不够、研究广度欠缺、英译版本选择单一重复.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在<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首个英译本,该译本出版后在西方代表蒲松龄达一个世纪之久,成为<聊斋志异>的经典英语译本;其次,他在自己编撰的、在英语世界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学史>里用大量篇幅对<聊斋志异>作了介绍.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对它受儿童欢迎的原因探讨并不够.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聊斋志异>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有近200篇;从题材类型上看.主要有对世俗人生的劝谕与启迪,描写爱情、婚姻,写神、仙、人、狐、鬼的传奇逸事和异事,写知己、友情,讽刺世道的不公,揭露官场的黑暗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儿童展现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并让儿童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即人学。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在人性中应当具备哪些品质?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以儒家伦理为基准,为我们展现了他对于人和人性的一些看法——仁、孝、义、心正、轻利等一系列美好的传统道德,他认为这些应当是人性中所不能缺失的,给生活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的人以莫大的启示。《聊斋志异》这部艺术的瑰宝,其精神价值对现代生活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继承和发展了志怪、传奇小说的文学传统。魏晋志怪与唐人传奇中有许多鬼神报恩的描写,其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多具人情、报恩方式等对聊斋志异的鬼神报恩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蒲松龄因感慨世情之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大量鬼神报恩的作品,塑造了一批重报恩、有情义的鬼神形象,赋予了他笔下的鬼神以美好的人性,并借此表达"异类有情,尚堪晤对"的深思,以此来喻世讽时,实现知己之托。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婴宁>塑造了生动的狐女形象,婴宁经历了笑、不复笑、反笑为哭三阶段.本文用贾宝玉"女子三变论"解读其从山中到尘世的变化,由女儿到妇人的变化,思索婴宁行为和心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越南有部汉文小说<传记摘录>,共收录<书痴传>等十三篇故事,过去曾被视为深受<聊斋志异>影响而又不失原创性之作;本文最新发现<传记摘录>全书其实是直接抄袭自清末顾氏的<后聊斋志异>,降低了它在越南汉文小说史的地位,也重新厘清了清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后聊斋志异>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