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书     
我爱书。 我爱的不是所有书,而是我喜欢的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我才知道哪些书是我喜欢的,哪些是不喜欢的;哪些是有长久保存价值的,哪些是哄闹一时的。 这一点,我不像我母亲。只要是书,她都喜欢。她是文盲,对书有一种盲目的神秘的崇拜,  相似文献   

2.
蒲克 《今传媒》2006,(8):32-33
我这辈子有幸与“书”结缘。先是读书,然后是教书、写书、编书、管书和审书。忙忙碌碌数十载,始终是和书交朋友。“挑灯夜读书作伴,人生冷暖吾自知。”有人说我是书痴,虽有几分偏颇,但我确实喜欢,我喜欢拥有书,失去了书,就无异于失去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孟广均 《图书馆》2004,(5):10-10
我幸福 ,我快乐 ,我荣耀———因为我是一名图书馆员。我一生生活在书堆里 ,我一生的每一天都捧着书读书 ,念书。我一生都整理书 ,管理书 ,宣传书 ,  还为读者提供书 :  让人有其书 ,  让书有其人。这个职业造就出数以千计  杰出的图书馆员  ———我的楷模 ;    古 ,今 ,中 ,外 ,    逝去的 ,活着的 ,    年长的 ,年轻的 ,    女性的 ,男性的 ,    ……他们学识渊博 ,    精通语言文学 ,    掌握历史、目录学、古籍知识、百科词典。他们神采奕奕 ,和蔼可亲 ,    具有出众的条理性       …  相似文献   

4.
我与图书馆     
没上大学之前,我从未进过图书馆。虽然,我是那样地爱书。记得上小学时,校长室的内间屋里有过两架子布满了尘土的书。那一回,我是为伙伴去请假,头一回看见那么多书,惊喜得要发抖,刚想上前抽出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书     
淳野 《四川档案》2004,(3):45-45
我把我的老书分为三类:一是纯粹古典线装书,二是现代装订但从右翻到左的竖排书,三是最起码在八年前就拥有的书。  相似文献   

6.
雪岗 《中国编辑》2013,(1):83-86
从少不更事的孩提时代到现在离开正式工作岗位,已有近六十年的时间;从正式参加编辑出版工作到如今,也已三十多年。这些时光中,我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就是书了。几十年看书,读书,租书,借书,找书,买书,藏书,编书,写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以开窍明目,指导实践,愉悦人生。其中,读书和编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我的体会也最深。  相似文献   

7.
我初中以前在农村上学。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书籍被封为了禁品。偶然读了一本浩然的《艳阳天》,诱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当时的农村得到一本可读的书不是易事。我整天想办法找书看。只要得到一点书的信息,我就千方百计地将书借到。当时的情况得到的好书也就是《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源》之类的小说了。后来我到了城里。1978年底参加工作时竟被分到了大学图书馆。这时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作家被平反昭雪了,很多书成了重放的鲜花。到了馆里,看到浩如烟海的书籍,我如同鱼儿得水,心情异常激动,恨…  相似文献   

8.
我已进入耄耋之年,回首往事,从我参加工作时算起,我走过的近70年的人生旅途,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卖书、宣传书到编书、著书的漫长岁月,始终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困,仅断断续续地勉强读了两年多的初中就辍学就业。1943年初,我进了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当练习生。我自知文化底子差,又不甘落后,于是  相似文献   

9.
或许,今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编辑!当我渐渐地长大,开始认真地思索今后的方向。这个梦想穿越迷蒙的雾障,愈加真切地凸现在面前。 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父母忙于上班,只好把我反锁在家里,几本小人书伴我度过了孤独的幼年。没有玩伴嬉闹,我只好从书中寻  相似文献   

10.
我爱书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家、诗人徐迟,他说“那么多的好书,书是香的,是美的,我的魂都掉在里面了。书是贵的,但也真是比较便宜的了,书是那么精彩的东西.……。”我想徐迟成为大作家、大诗人与他爱跑书店爱读书是分不开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爱读书     
古往今来,读书人写尽了读书的喜怒哀乐。说起我与书结缘,还是当兵后的日子。19岁那年我毅然报名参军,立志要到军营大学校里好好地锻炼自己,多读些书。因为,上小学时,学校离家很远,我常常旷课;上了初中,又只知贪玩,根本无心读书;进了高三当我明白要好好读书时,却悔之晚矣。这回,我下决心要把耽误的时光补回来!新兵集训后,我被分到了机关工作,部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我大开眼界,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好机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总挤出些时间道游书海。我开始选读了《雷锋日记》、《西行漫记》、《平凡的世界》等书。随…  相似文献   

12.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词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词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  相似文献   

13.
近日,案头多了一本令我喜爱的书,时常在认真地拜读,这就是包含着曲延纯先生对档案事业孜孜追求和为之奋斗的<我是怎样抓档案宣传的>一书.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个偏爱     
书,对我来说是太阳和灯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没有它们的相伴相随,我的眼前和心头将是黑暗一片,绝不会从美妙的文学理想的起点,追赶到如今这样的里程地步。小时候念的“洋书”课本和私塾的《大学》《论语》。没有识字人的家庭,没有读书人的山乡,自然难以影响我懂得爱书。  相似文献   

15.
李二我先生     
李二我先生李建永上午刚为我三岁半的女儿李雨书草成一篇《雨书先生》的小文,接着又写这篇《李二我先生》的大文。李二我先生尝自称“李二我先生”。作家张承志在《致先生书》中说:“我遵循中国人称‘主席,则不言而喻即专指毛泽东,称‘总理’则不言而喻意在周恩来之用...  相似文献   

16.
韦泱 《出版史料》2006,(3):104-108
我的“淘书日记”淘书日记,是我淘书之余的副产品。大约五六年前,居家再次搬迁,从沪西迁往沪南老城厢,似乎予我更多与文庙“亲密接触”的机会。于是,每个周日,去文庙书市就成了一项固定的功课。徜徉旧书市场,兴致所至淘得一些中意的旧书旧刊。日积月累,竟至小山般高。然真要找寻一本书,却遍寻不着,徒生奈何,正如华君武先生一幅漫画的标题:“书到用时方恨多”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懒笔头。于是,从2000年底开始,每次将淘书所得,作一点记录,以备日后查找。这样,所记也就十分简单。如“十二月三日,淘得《诗境浅说》,俞云阶著,民国三十八年四版,…  相似文献   

17.
如今我没有藏书的习惯,许多书翻翻就扔掉。书要这么多干什么?好书一本足矣。  相似文献   

18.
我爱书店我爱发行孙晓明新华书店自1937年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之后,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六十周年纪念之际,作为一个“新华人”,我非常高兴,感触良深。自孩提时代起,除了衣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对书象许多爱书的人一样,我也情有独钟,觅求有加,有时...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读瘾     
据老人说,我小时候"抓周"时,拿到的是一本书——这似乎宣告了我这辈子与书的某种缘分。小学时,因为患风湿性心脏病,我休学了数年。那些年除了住院治疗,更多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到出版社当编辑是一个偶然事件造成的,但入了这行才渐渐发觉这正是我所向往的事情.与书结缘,书里书外的人和事,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现在大家都在谈数字时代来临,新媒体正悄然取代图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传统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利润"像达摩克利斯的剑一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每位出版社社长和每位图书编辑神经紧绷.顺应市场的潮流,似乎是每个编辑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