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海明威独特的“冰山”创作理论中 ,他以其叙述时间的定点延伸与故事空间的浓缩及“电报式”的语言构建作品 ,并使之响誉世界  相似文献   

2.
自从海明威于 1 932年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以后 ,文学界就把他的这一创作准则称为“冰山原则”。本文简析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 3个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明成短篇小说经典的《白象似的群山》情节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风格,小说丈字所显露的冰山一角之下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本文从限制性客观视角、象征、反讽以及重复手法等文体特征的运用,看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体现“冰山原则”,同时海明威的“留白”,留给读者的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审美自由和享受。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中仅在小说开头与结尾出现的孩子形象实际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与老人桑提亚哥“硬汉”形象及小说“不言败”主旨的表现密切相关,也体现了生存本质、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及海明威写作的“冰山”原则。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概括提出了“冰山”理论,本丈从以下方面探讨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其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体现:对话的简洁性,环境描写的暗示性,祭征与讽刺的含蓄性及空白结局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与中国美学中“虚实”的虚空性相比,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既具有西方文化模式的实体特点,又具有意义无限的特点,而这即是海明威的价值及西方现代美学走向。  相似文献   

7.
微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不同于长、中、短篇小说塑造的“典型形象” ,我们借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可称之为“冰山型人物”。其特征是 :不求大而全 ,但求精而尖 ;以小见大 ,由微知著 ;意蕴大于形象 ,单纯而不单薄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小说以简洁的字表达丰富的意蕴,表现了与众不同的“冰山”风格。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前景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景化理论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从构成机制、作用机制及文学艺术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二者在对于艺术创作的阐释上是一致的。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名篇《杀人者》从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从而证明前景化理论和“冰山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解读海明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受意象派影响,海明威的小说和弗罗斯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符合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从"客观描述、简单语言,背景意识和独特象征"三大方面足以呈现弗罗斯特诗歌中体现出的"冰山原则"。  相似文献   

11.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海明威认为作者只需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填充。  相似文献   

12.
路茜 《考试周刊》2009,(23):209-210
本文分别从客观的叙事视角、象征手法,以及对话中的反讽和重复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经典作品《白象似的群山》,从而探究海明威是如何在“冰山原则”下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更丰富的小说内涵。  相似文献   

13.
梅振铎 《读写月报》2022,(34):11-15
<正>截至目前,国内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解读大多局限在“硬汉的抗争美学”“人的灵魂与英雄的尊严”“尚力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失败的强者与人生抉择”等方面,即便出现新的争论,也很少超出上述议题的范畴。这些解读的批评原点,往往离不开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及的“冰山原则”。笔者认为,“冰山原则”作为海明威“极简主义”叙事风格的集中体现,固然是打开《老人与海》的一把密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对“冰山原则”实践的梳理,论述了“冰山原则”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认为“冰山原则”为科幻作品的科学性、幻想性与文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既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障碍,又提升了作品的魅力,对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其含蓄简约的文风而著称于世。他曾以一个鲜明、生动的比喻总结他的创作经验:“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它既是作者创作的指导原则,也是读者读解作品的指南。我们必须通过水上的八分之一去发现水下的八分之七。 《杀…  相似文献   

16.
简约凝炼意蕴丰盈--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开创一代文风的海明威,其短篇小说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冰山原则”的运用;其二,行文简约凝炼;其三,作品含蓄象征,意蕴丰盈。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对欧美文坛影响深刻的“海明威式”文体。  相似文献   

17.
黄思源 《海外英语》2013,(19):133-134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是二十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冰山原则"这一风格著称。"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它以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此文目的在于对比评价三版译文——翟象俊版译文,笔者老师张祥麟教授的译文和《杀手——海明威短篇小说(评注本)》(以下简称《杀》)中的译文——是否较好地体现原文的"冰山原则"这一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从零度写作的立场出发,追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创作与"零度写作"理论的契合现象,以"省略"原则、"冰山"原则、"零度介入"原则为基准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刘文风 《语文知识》2003,(10):13-13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1932年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的创作主张。他形象地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他说,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八分之七。作家在创作中将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使读者通过看得见的八分之一去体验看不见的八分之七,这并不会使作品显得单薄,反而会使作品深厚起来。在冰山理论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欧洲各国都十分重视海明威的研究 ,海明威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艺术家。他曾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海明威之所以创造了这种与众不同的创作原则与风格 ,是因为他善于借鉴名家之长 ,领悟了实验 ,实验了体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