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们提出了众多的反例以表明休谟所认为的不能完全从“是”语句推出“应该”语句的看法不成立,但这些反例其实都存在问题,它们并不能真正构成对休谟看法的反对。“应该”语句与“是”语句不同,它并不断定世界,却承诺了一个自由行为者。如果“应该”语句有真假,那么判定它是否为真的标准与判定“是”语句是否为真的标准有根本的不同,因而断言“应该”语句与“是”语句存在逻辑分界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天下观作为中国传统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延续了数千年,隐含了中国历史传统的权威性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依据。而利玛窦"世界地图"的传入将地圆学说以及一系列与天下观相悖的地理学说引入中国,使得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开始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实际,从具体例证出发,对汉语中出现的“是”字进行分类,并归纳、分析其词性归属。  相似文献   

4.
对于「のだ」和"是…的"的对应关系,本文做了一下初步探讨,得出了两者的用法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结论,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复杂性以及二者用法的多样性,二者在翻译时的对应关系并不强,有的甚至无法译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品味,在汉语中找出合适的词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述汉语“是……的”句中有关“是”字省略问题的研究,分析“是”字的省略情况.由“……的”句与“是……的”句的关系比较,分析得出“是……的”句中“是”字一般不能省略.为“是……的”句的多角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概念结构系统所提供的关系和对常见例句的考察,可以发现S是P这一句式是关系命题;系词是为关系词,表示概念间三种关系:类属关系、相等关系和相似关系。系词是的解释统一于关系,关系逻辑有望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是”既可作判断动词,也可作表语气或表范围的副词,这可作语气助词;“是……的”结构中是“是”也可有不同的词性。文中有的论断虽已见于前人论著,这里却作了前所未有的细致的阐述,使研究深入了一步;有的论断则完全是作者初次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ought to)问题其实是"是"与"应当是"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事实判断如何与价值判断相推,实然判断如何与应然判断相推。如果认为应当即必然有价值,允许即可能有价值,这样虽然"是"与"应当是"不能直接相推,但"A是应当的"可以推出"A是有价值的"可以推出"A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9.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中讨论的be和being是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和最基本概念,反映了西方的思维方式,通常be可以翻译为"是"有"在"存在"。考虑日常语言时,be可以翻译为"是"有"存在",在讨论西方哲学时,以"是"来翻译。"是"既可以反映出"be"的系词用法,又可以反映出作为名词的"法则"的含义,也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相对令人满意的翻译,与"be"是最接近的。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无论是being还是be,都可以译作"是"。这样翻译有利于看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联系,更能准确反映西方哲学的文本精神。哲学对be的思考是基于日常语言中的be,表达了日常语言中be的主要含义,即系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论"孝道"对徽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封建孝道对徽商影响深远,一方面是促使徽商外出经商的原因之一,扩大了徽商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封建孝道对徽商致富后扩大商业规模,起到了限制与阻碍的作用,考察封建孝道对徽商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徽商。  相似文献   

12.
唐朝的重孝,表现在人们对孝道的践行与社会对孝子孝女的奖崇二个方面。行孝方面有七大类18种表现;崇孝方面,朝廷与地方政府都有一套完密的褒奖机制,民间也有自发性的褒崇举动。唐孝文化的特征:一是孝行的范围宽事象丰;二是行孝和极端化倾向;三是当政者对孝的倡励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13.
清代产生了颇具鲜明特色的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传统士人群体在孝治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京东第一人”史梦兰这一传统人物的生平进行研究,以期从中管窥清代孝治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最终收效。  相似文献   

14.
叙述和评价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家族主义与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着重从二者的关系、概念建构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唐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于敬老尊亲、孝敬父母尤为重视。唐人的孝亲观主要体现为善事父母的养亲观、居丧致哀的祭亲观和忠重于孝的忠君观, 这在诗歌中有充分体现。此外, 唐人的孝亲观念和孝亲行为对士人的出处变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玛窦是晚明时代的公众人物,其二十几种中文称谓广泛分布在经、史、子、集各部文献中。这些称谓寓意不一,褒贬互见,体现了使用者的思想情绪和政治态度。频频出现的利玛窦名称字号已逐渐异化为表征西学的文化符号,私属意义闇而不彰。  相似文献   

17.
在汉代,孝是被社会道德所崇尚的,复仇是被国家法律所禁止的,而为了孝去复仇又是法律所认可的。孝与复仇的关系反映出汉代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伦与孝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在多方面都表现出价值同一性的特点。首先是价值源头的共源性,表现为都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伦理的源头;其次是伦理思维范式的一致性,体现在都从实体性出发开展伦理内容;最后是伦理建构模式的同构性,表现为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尊卑有等的长幼秩序,这些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19.
汉代统治者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公开倡导以“孝”为本,使原本只属于宗法伦理的孝道走进了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泛道德观念的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进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汉代孝治文化,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孝治在汉代成为治国纲领,并终两汉四百余年而不变,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由汉代的历史根源、社会土壤以及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利玛窦来到中国后 ,以文化和解的适应性传教方式揭开了基督教传教史上最迷人的一章。所以能够获得成功 ,是由于在时代精神影响下创建的耶稣会为适应性传教方式的推行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利玛窦的个人素质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则为适应性传教方式的推行提供了成功的基础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