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关注度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幼师生,其职业能力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入职后的教育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幼师生的职业能力的现状,从职业情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建议,以期对幼儿师范的教育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围绕情感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情况。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师生情感互动、声情并茂朗读、入情入景欣赏、展开情感的想象与联想。从而得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任重而道远,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质量处于世界前列,具有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新入职教师教育的定位、准入、模式、课程、教学、实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借鉴加拿大新入职教师教育的经验,我国应当加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融合,优化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丰富新入职教师教育的模式,提高教育实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阅读实践,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师生的情感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情感贯穿始终,让阅读教学因情感而有效、因情感而美丽。一、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首先是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习管理政策权威不足,教育实习管理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教育实习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教育实习管理体系趋于封闭,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中最为根本的问题.研究表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和"主动性",要重新寻求并确立教育实习变革的价值取向,应从提升格位.构建教育实习制度的依法管理;全局调控,完善教育实习管理的规范;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的创新;引进问责制,构建教育实习管理的责任体系;建立与完善实习教师制度,使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发展一体化这五个方面提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动态评价理论强调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各方的互动和干预,把评价与教师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这能有效地培养"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探索意识,并且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从而实现培养他们研究意识的目的,为职前教师入职后成为称职教师,以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下语文课堂,师生多是在“零度情感”状态下对文章进行纯客观地解读,致使语文课缺少灵气、缺乏情感,导致学生情商不高、心理素质低下等问题。为构筑语文课堂的情感风景线,教师要努力建构课堂氛围,用以激“情”;加强朗读训练,用以入“情”;提高问题意识,用以生“情”;引入课堂辩论,用以见“情”。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高度地统一。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介入师生情感互动推进师生情感互动范式更迭,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呈现教学数字化情感互动新形态。然而,当师生对数字技术产生强依赖,过度强调技术思维,以技术操控师生情感互动时,有可能出现情感互动隐忧,主要表现在基于数据识别的生成式情感具有“欺骗性”、“临时性关系”导致不完美情感互动体验、师生情感互动易坠入“技术主义陷阱”。教育相关部门应通过构建数字化情感教学生态系统、加强教学数字化进程中的情感关注、提升师生数字化教学情感素养等措施规避隐忧,促进教学数字化师生情感互动良好体验,助力实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必须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改革.基本对策是: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准备、研究性准备和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形成大学与中小学的共生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连续渐进的全程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加速师范生职前培泰和入职适应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显现的实际困难及现代农远工程应用绩效问题,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了"以乡中为依托、以实习为契机的职前职后教师互动发展教育实习"实践研究,构建了一种创新的,集乡镇师资培训、教育实习、教学研究为一体的教师发展实践模式,以解决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的基地问题和实效问题,促进了实习生和乡镇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薛萍 《中国教师》2012,(7):42-44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师教育终身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的深入,职前教师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实习作为职前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实习教师在实习中是怎么学的和学到了什么,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实习教师的实习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经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中的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载体进行交互影响的。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间情感的互动。这种情感的相融能够调动情绪,触发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使师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一、培养教师对职业的欣赏和肯定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杨珏颖 《中国教师》2010,(Z1):294-294
教学是师生之间全方位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交流合作的运用。语文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应运用情感的语言、体态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驾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缺乏尊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简单化的教育方式以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消极学生观。积极教育运动是以学校和师生现实状态为出发点,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的教育。这种理念非常契合于优化教师的学生观,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满足师生对于积极情感体验的心理需求,改善教师的消极学生观。在积极教育理念引导下,可以从知、情、行三个方面实现教师学生观的优化,以提升师生互动效果,使师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英语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赏识激励教育就是通...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期,精准教学呈现出设计协同,过程智慧,评价精准的新特征,但精准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课堂实践薄弱、资源配置滞后、数据安全隐患、师生健康隐忧及情感交互缺失等问题。借助数据驱动,文章提出精准教学可能的突破路径:开展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发挥资源热点效应实施智慧教育,实施数据管理评价,重视技术管理保护师生身心健康,关注师生情感互动,以期为精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高双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水平是新疆双语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双语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但目前新疆双语课堂所具有的双语教师权威意识浓重、双语课堂互动重"形式"缺"实质"、依旧以"应试"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等问题,制约着良性双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在平等氛围中实现互动、培养"实质"互动习惯、在多元化评价中关注互动等师生互动策略,则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比较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和发展状况.所以,我们应将赏识教育带入地理教学中,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习管理政策权威不足,教育实习管理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教育实习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教育实习管理体系趋于封闭,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中最为根本的问题。研究表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和“主动性”,要重新寻求并确立教育实习变革的价值取向。应从提升格位,构建教育实习制度的依法管理;全局调控,完善教育实习管理的规范;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的创新;引进问责制,构建教育实习管理的责任体系;建立与完善实习教师制度,使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发展一体化这五个方面提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课堂生生互动的类型、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更加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主要表现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形式.师生互动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都予以较多关注的互动形式,但对于建立在师生互动基础上的、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却比较少,因而,加强对课堂生生互动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