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当前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成果,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个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实践和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种下了科学的基因、创造了丰厚的资源、做好了历史的铺垫.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环节和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理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化。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风格,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毛泽东当年创立和实施的新民主主义化理论,对教育人民、团结人民、加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不是单一文化资源的产物,而是多种文化资源交互作用,不断升华的结晶。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近代西方文化是其成长的丰富养料,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使其开花结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5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重要发展,它充实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取得重要理论意义的原因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相似文献
7.
董建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59-61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三大纲领和主要经济成分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与发展前途等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海龙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25(3):3-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萌芽、初步形成和系统形成作以探析,力争反映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王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7):11-12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此有着精辟的阐述,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毛泽东新民主时期文化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阐述了其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只有把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发展战略,中国才会以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新时期的中国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景峰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5,(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民意机关思想是其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民意机关思想的基础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理论和目的与手段辩证统一理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民意机关思想蕴含了实行真正普遍平等选举产生民意机关、真正反映民意的民意机关、有权法律化民意的民意机关等具体内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民意机关思想具有民意机关坚持共产党领导特质、民意机关的技术属性特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8-92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进入中国社会,融入民族文化,民主精神生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到学习和仿效,到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造的历程,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种自由主义派别的民主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中国人追求民主思想和制度的社会实践。在中国人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民主文化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外来民主逐渐中国化,民主意识逐渐融入民族生活,民主精神逐渐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层,推动了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冯艳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8-4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对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进行了思考。主要表现在:对城市战略决胜地位的历史思考;对如何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辩证思考;对如何夺取与保护城市的战略思考;对如何接管建设城市的深入思考等几个方面。毛泽东对城市问题的思考对于新中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之一,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否定—肯定—否定的历史演变过程。他对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有着理论、历史、现实和策略方面的原因,而他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我们在新世纪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云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1,(4):34-36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先进文化能够发展、繁荣的切实保障.通过回顾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历程,论证了这一科学论断,并进一步提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中国新文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汪新栋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1-3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探索阶段,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体现党执政为民,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是贯穿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一根红线。深入研究和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物理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既是文化为大众的基本诉求,又是文化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循环的必然结果。物理文化认同的两难、现实误判以及占有者与享受者的二元背离使得它走向大众困难重重。物理文化走向大众除了牢牢掌握物理教育主渠道,还需优化物理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建设,期盼政府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没有得到有效运行而使其功能发挥受阻已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如此,究其根本,是因为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而又缺无民主文化支撑之故。为此,必须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创建鼎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民主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效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新民主主义宪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宪政学说.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制约农村政治文化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文化供给、提升村民民主意识、完善相应体系等的推进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民主政治在抗战中的地住和作用,我们所争取的民主政治的性质、重要内容以及实现民主政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