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首次提出培养数感的要求,是对数学能力很好的补充,要想学会“数学地”思考,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就必需建立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是人们对数的直觉,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这种理解和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使我们与数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不同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因为数感的建立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数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的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的态度和意识。具体表现为善于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善于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建立起联系。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使之生根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与自身拥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的程度有关,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它是与有没有得到培养息息相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对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感悟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下面结合“8和9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从不同切入点,谈谈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数学教师肯定遇到过这样明显的错误:树上原来有7只小鸟,飞走了3只,现在还有几只?有学生会这样做:7 3=10只.  相似文献   

7.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实 :学生有着扎实的数学基本技能就是计算 ,但一旦出现错误时 ,学生只会简单地重复计算。在此过程中 ,学生参与的只是计算的技能 ,而缺少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态度和对数学的情感等。发展性目标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能够进行一定的估计、推测和反省。一、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数感决定数学修养的高低 ,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其能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 ,老师根据学校运动会的实…  相似文献   

8.
所谓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将  相似文献   

9.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人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指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教学,常会在试卷和学生的作业上看到这样一些小笑话:“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再问问其他老师,也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禁反问自己:我们的学生怎么会这么差劲!  相似文献   

12.
数感,就是对数学问题的感悟能力,或者说数学悟性、数学素养,它反映了一个人接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具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也能自然而然地将数学运用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知识传授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先培养他们的数感。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在培养操作、交流、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数感;运用探索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数感。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什么是数感?数感是人们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它是人们对生活实际做出数学判断,有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量化生活中看到的世界。它是建立数的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的基础,是联系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实践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张素兰 《新教师》2020,(2):41-42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数感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系统的数感培养,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使概念能够更加具体化,有助于学生使用数字量化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陈赛珍 《甘肃教育》2008,(20):41-4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数感是人们建立明确的对数概念的认识和有效地进行数学计算等活动的基础。数感是将现实问题与数学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