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余华在写作之前,曾经有过5年的牙医生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过相似的“弃医从文”经历的鲁迅、郭沫若。这只是一种巧合,余华喜欢上文学跟牙医经历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倒是跟“大字报”有关。余华说,他念中学的时候,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看着那些认识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的,同时还会配上漫画,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对于写作,余华有句名言说。“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相似文献   

2.
独特的童年经历、牙医经历和"文革"记忆,使余华内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暴力情结。对于暴力的沉迷,使余华在告别先锋时代的暴力叙述后,又在长篇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冷静细腻的细节描写、多方位的叙述角度,开始了暴力言说,为读者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场景。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童年在医院里度过,在走上文坛之前已经做过五年牙医。重读余华80年代中后期发表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非常鲜明地带有医生这一职业的印痕。这些小说存在着一个医生诊断式的超然、冷静的"注视"模式。靠这种诊断式的"注视",余华将社会人生读解为人物/患者模式和社会/医院模式,这是一种病理学的角度。从叙述效果上看,这些小说是一种带有医学特点的"身体叙事",表现在他在文本细部使用了大量带有医学特色的身体比喻、将历史身体化,以及对死亡的倾心与迷恋等方面。医学视角,堪称是解读余华80年代中后期作品的一把锋利的解剖刀。  相似文献   

4.
闫晗 《中学生百科》2023,(29):18-19
<正>余华、莫言、苏童和王朔,四个作家一起去意大利参加文学论坛。主办方给作家的主题是“你为什么写作”。余华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牙医,想不上班,写小说还归自己。莫言写的是想给自己买一双皮鞋,写小说发表就有稿费了。只有苏童实实在在地说他当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里面如何热爱上了文学,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但等到前面三人演讲完毕之后,苏童死活不愿意念他的稿子。他说:我太愚蠢了,我怎么会说我热爱文学才走上文学道路!我应该也跟你们一样,瞎编一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泰纳的文学创作理论为依据,着重研究童年生活及从医经历对余华写作的影响。童年生活在医院环境里余华看惯了死亡、鲜血,以及走上文坛前的五年牙医经历,形成了其冷漠超然的写作风格和重视生存的生命观。同时,作品中出现的独特的医生注视模式和新颖独到的医学比喻也与其医生身份不可分割,从而使其作品充满了血腥、暴力与死亡,使读者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和渗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塑造人",环境的影响会在人的写作、行为等各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重要一员,曾对小说的形式特征作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由于特殊的童年生活经历,余华对死亡——这一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文学主题的关注和表现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与奇特。他的小说创作经历了转型前、转型期、转型后三个阶段,和其创作的转变一样,余华对死亡主题的探索也有一个嬗变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死亡表象、死亡思考到死亡承受的衍变脉迹。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赏析】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的人生便显得异常绚烂,他做了五年牙医,因为讨厌八小时规规矩矩的工作并且向往县文化馆懒散的生活,他开始勤奋写作,慢慢地,“余华”这个名字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一、范例欣赏 1.阅读下面这篇优秀作文的论据,在论证"换一条路,走出价值"观点时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选用时遵循了哪些原则? (1)余华不拘泥于做一个小牙医,大量阅读名家巨著,写出了独树一帜的作品,在写作领域展现了过人的才华.  相似文献   

9.
余华小说充满了死亡、暴力与血腥,这是他解读这个世界的语码。传统的余华解读中偏重定论为余华受西方存在主义影响才有了小说中的这种意象。本文则站在他特定的时代高度、固有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之上,认为余华通过对死亡、暴力与血腥的解读反映了一种形而上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呼唤与渴望,在冷静面对死亡、暴力与血腥之后,他开始变得乐观,对人性的认识开始有了一定的转变,一种生存的坚韧与人性的成熟跃然纸上,也是余华“绝望之后的反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两个牙医     
<正>大博士诊所有两个牙医。两个牙医差不多年纪,一个高,一个矮,高的瘦一点,矮的胖一点。胖医生笑眯眯的,不管见了谁,眼睛都笑得跟月牙一样,病人看着就觉得亲切。瘦医生阴沉沉的,不管谁见他,他的脸色都跟结了冰一样,看着就冷飕飕的。来看牙的人都喜欢找胖医生。  相似文献   

11.
肖阳 《青年教师》2007,(5):32-35
新课程改革,使得余华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这是中学课本第一次收录余华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收录先锋派小说家的文章。近年来,许多人开始研究余华以及他的作品。但是,我认为,这些研究性的文章多停留在归纳余华生平,总结余华发表过的文章大致内容上。  相似文献   

12.
阳光明媚的午后,小鲍勃要和牙医“约会”了,因为妈妈说,要让小鲍勃的蛀牙消失无踪,这样,鲍勃就不用因为这颗蛀牙而眼泪汪汪了。“嗯,没有蛀牙的确很好,我可以吃糖果,可以吃冰淇淋,而且,还不会痛得直哭呢!可是,去拔过牙的露西跟我说,拔牙会很痛呢!她一看到牙医就想往家里跑!我可不想遭这罪。”鲍勃想着想着,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亮闪闪的镊子,镊子往鲍勃的小嘴里伸:“好痛,好痛”,小鲍勃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矫牙记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看牙医或者拔牙的经历,是不是感觉很疼很可怕呢?可是矫正牙齿比这些可怕多了,那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煎熬,绝对可以让人终身难忘。两年前暑假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有一处恒牙长出来了,乳牙却还没掉,而且颇有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势。妈妈知道后,决定带我去看牙医。医院里的人很多,挂好号后我们在诊室门口的椅子上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这段不安的等待当真难捱。  相似文献   

14.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特具先锋精神的作家之一,继承和发展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索,而对人性的开掘则是这一探索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余华具体作品的分析,力图阐述这样一个观点:余华对人性的开掘经历了从对"恶"的推崇到对"善"的阐释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涛 《留学生》2011,(9):57-57
好牙医就像好老公一样非常难找。那次洗完牙,我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牙齿…… 我刚到美国时.去看了一次牙齿,这次看牙医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好牙医就像好老公一样.非常难找,况且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找了很久,终于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找了一个颇有口碑的女牙医。可是当我打电话去约时间时.接待小姐的回答让我疑窦顿生这个医生一周只工作3天。  相似文献   

16.
余华是当代文坛极有特色的优秀作家,80年代他以先锋的姿态登上文坛,90年代以来,余华把对生存思考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传统和民间。本文将从作者自身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探讨其转型的原因,并以《活着》为例分析余华转变的具体体现,以及这种转型带给当代文学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小说写作风格从先锋实验到现实,从现实到通俗,这种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发展趋势随之转变,余华面对读者的要求作出让步,完成了从先锋到现实,从现实向通俗的两次转变。另一方面,余华个人的经历,造就了他的写作风格,而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催化剂也推动了他的再次转型。  相似文献   

18.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在浙江,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中学毕业后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1987年1月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发表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引起不小的震惊和关注,余华本人也因此名噪文坛,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命中注定》,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等。接触第一次读余华的作品,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的中文系正在流行先锋派小说,所以也就胡…  相似文献   

19.
牙医爱唱歌     
作为一个爱音乐的人,我发现很多歌手在唱歌之前,从事的都是其他职业。比如做过泥水匠啦,比如做过服务生啦,有意思的事,有不少歌手都是从牙医转行的。这些牙医经过至少7年的医学院苦读后,纷纷发现只有唱歌才是自己的真爱,可见音乐魅力之大。GReeeeN是一支来自日本的乐队,乐队名称来源于"Green Boy",有"新  相似文献   

20.
作家余华的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成功转型。余华的转型是值得肯定的,从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体现了人性的回归和价值。本文将以余华小说的转型原因和体现为主题,对余华的创作转型进行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