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什么要为科举制平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多年的思索和酝酿,在科举制废止一百年后,我在"新语丝"网站和《书屋》2005年第1期发表了《为科举制平反》一文,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与共鸣。然而,可能有的人还不明白,科举制有诸多弊端和局限,为什么要直接提出为科举制平反这么"惊世骇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为科举制平反不等于否定废科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为科举制平反的人士和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不仅否定废科举,而且主张恢复科举制;第二类是对废科举提出质疑,认为废科举是因噎度食,但并未提出恢复科举制;第三类是不否定废科举但充分肯定科举制。本文认为,科举制应该平反,废科举则是历史的必然。重新认识科举制,不等于否定废科举,更不是主张在当代恢复科举制,而是要还科举制的本来面目,还其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科举制尽管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仍不失为中国的一大发明。  相似文献   

3.
刘海峰等先生提出“为科举制平反”,其理由不能成立。评价科举制的好坏,应看其在不同时代对中国社会生产力作用如何,不能以“古代多数人”或几个名人的言论为依据;科举制度下确有一些能人被选出,但被淘汰、扼杀、扭曲的人才更多,以致造成人才大匮乏的局面;科举制使若干“田舍郎”登上了“天子堂”,这种公平只是表面的,实际是通过对中上层官僚队伍的“换血”,巩固了封建皇权,从而为专制主义的社会苟延残喘补充活力。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占居中心地位,它与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层次的互动。科举社会学是以"科举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它着重探讨科举制的社会建构过程、科举制内部的社会系统、科举制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其研究价值在于其对科举学学科的价值和对现代考试改革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书讯     
《科举制与"科举学"》出版 《科举制与"科举学"》一书由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撰写,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举刺的兴废,内容有: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唐代秀才科的存废、唐代俊士科辨析、八股文百年祭、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第二部分是科举制的影响,内容有:知今通古看科举、多学科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与社会制度,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及人文思想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的存在是由于其制度本身,科举的废除则是时代的产物,而为科举平反指的是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科举制理解上的偏颇与扭曲以及对待科举制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一、考生答题分析2014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历史卷第38题考查科举制度,试题内容涉及科举制的主要特点、积极影响和概括对科举制基本看法及分析梁启超议论目的、评述科举制在中西不同的命运。考生的得分点集中在"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两个问题上,而"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评述科举制在中西不同的命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实施了1300年的科举制,在1905年9月2日被终结。随着科举制百年祭成为一个愈来愈近的话题,学术界日益反思科举制的功过和废科举的影响。100年来,众多中外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科举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科举学"这一国际性的专门学问。为纪念废科举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100周年,总结科举制的千秋功罪,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发展,进而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为现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科举制,人们就会想到范进、孔乙己,就会想到八股文,就会产生一种憎恶的感觉。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考试没有好感,对科举制更是平添了几分怨恨,好像科举制生来就是满身的罪恶。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告诉我们,事实绝非如此。毛泽东早就说过,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笔者试图客观地评述科举制,让憎恶科举的人们对科举制有一个较为公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科举:是是非非1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前的这一天,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年初,科举学倡导者、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发出“为科举平反”的呼声。刘海峰一直念念不忘的是,1994年韩国科举停废100周年时的独特纪念方式。当时,韩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效仿李氏王朝的模拟科举考试,216名“儒生”穿上传统服饰,在成均馆大学举行谒圣文科殿试,最后按55岁为线评出甲乙两科状元,53岁的郭庄淳和79岁的金佑振一并夺魁。放榜后,汉城举行“恩荣宴”和游行仪式,造成万人空巷的“科举盛况”。韩国科举制是1894…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7月6日在黑龙江大学隆重召开. 与会代表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会上,从各自角度畅谈了中国"科举制与科举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热切地展望了"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国科举文化概念时,不能单纯以文化论文化,而应更多地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土壤——科举社会,这个科举社会包含着科举人群、科举制度及科举风俗等。科举文化内容可被粗略划分为物质内容与人文意识内容两个部分。科举文化随着科举制及封建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封建社会文化相区别的独特特征,如至公性、竞争性、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以科举取士,渊源于隋、唐、屡经数更,延至明、清、已濒衰颓,有识之士皆诟病之。近代以来,无数学子为“废科举、兴学堂”奔走呼嚎、宵旰焦虑尽百年,最终在清末新政的紧罗密鼓中,千夫所指的科举制不疾而死。科举制之废除,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出了力,世人或少闻,属此文以飨之。  相似文献   

14.
一些论唐代科举制以及唐代律赋的史学或文学著述,都认为以试赋取士始于唐代。其实,唐代试赋取士是沿隋制,并非唐统治者的创举。无论是从献赋与纳赋的制度来看,还是从隋唐取±考文的实例,以及此期杂文与文之关系来看,唐以前就存在以试赋取士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在整个古代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高考制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在研究科举制和高考制度后发现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科举制和高考制研究中国选士制度的变迁,通过研究科举制的利弊,把科举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当今的高考改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科举研究的又一部巨作,刘海峰教授的《中国科举文化》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丰厚文化底蕴以及研究主题鲜明、内容通俗易懂的科举文化著作。该书以“科举文化”为主线,由五个不同的科举专题构成,包括以平反为宗旨的科举百年祭,对科举制兴起的探索与发现,对科举教育得失的关注,以及科举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同时还兼顾了“科举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变。通览全书不但有助于读者对科举做出一个全新的理解,还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1980年2月29日,十一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但是,根据五中全会精神,写一篇为刘少奇平反的社论,则是一篇很难做的文章。因为社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毛泽东,涉及他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当时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范荣康是执笔者,他前后花了70天,修改11次。最初送审稿题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论为刘少奇平反的重要意义》。4月3日,代表中央主管宣传的胡乔木同志找人民日报负责评论工作的同志谈话,为社论重新确定题目,明确思想,设计框架。谈话摘要如下:这篇社论不是很好写,但是需要写。我和小平同志谈了一下,想这样…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丽 《文教资料》2009,(9):85-86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汉代,创始于隋朝,正式确立于唐朝.到明清时期,作为学校教育主宰力量的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制度的推行,使读书、应考、和做官联系在一起.这种制度导致仁人志士、知识分子千军万马奔仕途,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前身与母体。在长达七八百年的选官过程中,察举制曾经有:“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等等因素作用其间,结果则是“以文取人”为主导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最终成了定局,发展成为科举制。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