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生对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例如,分别将下列两组溶液混和,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1.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和;2.氯化铁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和. 1.Al_2(SO_4)_3+6NaHCO_3=2Al(OH)↓3_+6CO_2↑+3Na_2SO_4Al~(3+)+3HCO_3~-=Al(OH)_3↓+3 CO_2↑ 2.2 FeCl_3+3 Na_2CO_3+3H_2O=2Fe(OH)_3↓+3CO_2↑+6 NaCl2 Fe~(3+)+3CO_3~(2-)+3H_2O=2 Fe(OH)_3↓+3CO_2↑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此方法存在两点不足:其一,化学方程式不易配平;其二,“水”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不好处理,什么情况下写,什么情况下不写,不易抓住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例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_2:Ca~(2+)+2ClO~-+H_2O+CO_2=CaCO_3↓+2HClO  相似文献   

3.
例题 3.3gCO_2通入含有3.7gCa(OH)_2的澄清石灰水中(假设全部反应),可得沉淀多少g? 分析 该题涉及两个反应:Ca(OH)_2 CO_2=CaCO_3 H_2O,CaCO_3 CO_2 H_2O=  相似文献   

4.
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落实学生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一、一解多题,启发诱导,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所谓”一解多题”就是给出一个答案,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编出问题,从而深入诱导学生善于观察,联系实际,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括出事物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CO_2 Ca(OH)_2=CaCO_3↓ H_2O时,我要求学生紧密联系实际,自编数道习题,所有习题的化学反应都可用CO_2 Ca(OH)_2=CaCO_3↓ H_2O来表示.学生编出的习题符合要求的主要有:(1)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有一层白色的膜.(3)用熟石灰抹墙出现的先干后湿现象.(4)用熟石灰抹墙特别坚硬.(5)在空气中久置熟石灰会变质.  相似文献   

5.
分析诸多同学离子方程式写错的原因,大致归纳有如下几种。 一、考虑问题欠全面、完整。 Ba(OH)_2和H_2SO_4的反应写成Ba~(2+)+SO_4~(2-)=BaSO_4↓或H~++OH~-=H_2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_4~(2-)=BaSO_4↓+2H_2O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中应揭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原理、实质和规律这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最重要关键的环节。我们知道酸和盐反应有两个原理,一是难挥发性酸能和易挥发性酸的盐反应,二是酸性较强的酸能与酸性较弱的酸的盐反应,这也是制酸的原理。我们在讲教材中实验室制氯化氢、氟化氢、硝酸等反应方程式时应指出它们应用的是前者原理,在讲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硫化氢,工业上制磷酸等反应方程式时应指出应用的是后者原理。那末学生就不难得出应用前者原理可制取溴化氢、碘化氢等气体(只不过浓硫酸要氧化HBr、HI、故改用难挥发的浓磷酸就可以了)。从后者反应原理就不难理解漂白粉在空气作用下的漂白反应方程式Ca(ClO)_2+CO_2+H_2O=CaCO_2↓+2HClO,说明了次氯  相似文献   

7.
四、酸(H~ )的性质1.酸与碱的反应HBr KOH=KBr十H_2O;H_2SO_4 Cu(OH)_2=CuSO_4 2H_2O;3HCl Al(OH)_3=AlCl_3 3H_2O;H_2CO_3 2KOH=K_2CO_3 2H_2O;H_2S 2NaOH=Na_2S 2H_2O;H_2S NaOH=NaHS H_2O;H_2CO_3 NH_3·H_2O=NH_4HCO_3 H_2O;〔注释〕酸 碱→盐 水。学生往往根据这个  相似文献   

8.
化学复习课中,如果注意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推理方法,使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知识,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那末,就更易使学生将知识结构化、规律化,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复习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时,其中碱和酸式盐的反应,教材中只出现过:Ca(OH)_2十Ca(HCO_3)_2=2CaCO_3↓ 2H_2O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其实质。即 Ca(HCO_3)_2电离出的 HCO_3-虽然难电离,但  相似文献   

9.
判断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应注意考虑十种因素。 一,要考虑操作程序 相同的反应物,当反应时若操作程序不同,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将少量碳酸氢钙溶液滴入烧碱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Ca~(2 ) 2HCO_(3~-) 2OH-=CaCO_3↓ CO_3~(2-) 2H_2O;而将少量烧碱溶液滴入碳酸氢钙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Ca~(2 ) HCO_(3-) OH-=CaCO_3↓ H_2O。  相似文献   

10.
一、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都很小,当通入CO_2气体以后则转化成溶解性较大的酸式碳酸盐。例如:CaCO_3 H_2O CO_2=Ca(HCO_3)_2.(沉淀)(可溶)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中凡是用到硫黄的实验,特别是做过弹性硫的实验以后,凝有硫的试管等较难洗净。这里介绍一种既节约又实用的方法。 把凝有硫的试管放在浓石灰水里煮沸,硫和Ca(OH)_2发生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多硫化钙(如CaS_4和CaS_5)和硫代硫酸钙CaS_2O_3,因此能将硫除去。这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3Ca(OH)_2+10S=2CaS_4+CaS_2O_3+3H_2O 3Ca(OH)_2十12S=2CaS_5十CaS_2O_8+3H_2O  相似文献   

12.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 CO_2,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待沉淀增至一定量后,若继续通入 CO_2,则发现沉淀逐渐减少,乃至全部溶解。开始所以生成沉淀,是因为 Ca(OH)_2与 CO_2作用生成了难溶于水的 CaCO_3(20℃时 CaCO_3的溶解度为0.0065克)。而后来沉淀的溶解是因为难溶于水的 CaCO_3与CO_2、H_2O 作用转化成了易溶于水的 Ca(HCO_3)_2(20℃时 Ca (HCO_3)_2的溶解度为16.60克)。学生对这一有趣的实验现象及解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们在解答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 Na_2CO_3和 NaHCO_3溶液这道题时,常作以下回答:分别取试液,各滴入 C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 Na_2CO_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_3溶液。  相似文献   

13.
孰是? 孰非?     
说:用湿润的醋酸铅[Pb(Ac)_2]试纸检验硫化氢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在众多的参考书籍中流行着以下两种写法: Pb~(2+)+2Ac~-+H_2S=PbS↓+2HAc(1) Pb(Ac)_2+H_2S=PbS↓+2HAc(2)  相似文献   

14.
部编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锌跟氯化铁反应。目前,在一些书刊里对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如下几种写法: (A) 3Zn+2FeCl_3=2Fe+2ZnCl_2 (B) 2FeCl_3+Zn=2FeCl_2+ZnCl_2 (C) 3Zn+2FeCl_3+6H_2O=2Fe(OH)_3↓+3ZnCl_2+3H_2↑  相似文献   

15.
第一部分 1.下列各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中加入纯碱溶液: Ca~(2 ) CO_3~(2-)=CaCO_3↓ B.Cl_2通入溴化钠溶液: Cl_2 2Br~-=Br_2 2Cl~- C.向CaCl_2溶液中通入CO_2: Ca~(2 ) CO_2 H_2O=CaCO_3↓ 2H~ D.将F_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F_2 2OH~-=F~- FO~- H_2O 2.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相似文献   

16.
一、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苛化法制烧碱基于如下可逆反应: Na_2CO_3+Ca(OH)→2NaOH+CaCO_3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浓度和温度),会建立平衡,但不能达到终点。因为纯碱和烧碱都易溶于水,反应的方向主要取决于Ca(OH)_2和CaCO_2的溶解度。随着反应的进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对化学总复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面具体地谈谈几个应重视的问题。一、依据大纲,指导方法要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现行课本以及天津市教研室制定的“关于初三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怎样抓学习规律。例如,以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其发生的条件为例,在总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 例: 1.CaCO_3 2HCl=CaCl_2 H_2O CO_2↑ 2.Cu(OH)_2 2HCl=CuCl_2 2H_2O 3.CuSO_4 2NaOH=Cu(OH)_2↓ Na_2SO_4 4.AgNO_3 NaCl=AgCl↓ NaNO_3 在复习时,为了掌握复分解反应,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记住复分解反应规律和  相似文献   

18.
教材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勿庸质疑的.在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8页实验3-6中:新制的Cu(OH)2也是一弱氧化剂,能使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方程式为"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笔者对该反应方程式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7,(24)
热点内容,常考常新例1 (第9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_2通入NaOH溶液中:SO_2 2OH~-=SO_3~(2-) H_2O B.Fe(NO_3)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 ) 2I~-=2Fe~(2 ) I_2 C.NaNO_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_4溶液:2MnO_4~- 5NO_2~- 6H~ =2Mn~(2 ) 5NO_3~- 3H_2O D.NaHCO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_2溶液:2HCO_3~- Ba~(2 ) 2OH~-=BaCO_3↓ 2H_2O CO_3~(2-)分析过量SO_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HSO_3~-离子;Fe(NO_3)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不仅Fe~(3 )能氧化I~-,NO_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也能氧化I~-;NaHCO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_2溶液,HCO_3~-与OH~-完全反应掉,生成的CO_3~(2-)又全部转化为BaCO_3沉淀,溶液中不可能有CO_3~(2-)存在。因此,选项A、B、D不正确。  相似文献   

20.
1.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通入适量CO_2生成CaCO_3白色沉淀;再通入过量CO_2则沉淀溶解生成Ca(HCO_3)_2。 2.往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磷酸:滴入一定量H_3PO_4生成Ca_3(PO_4)_2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H_3PO_4则沉淀溶解生成Ca(H_2PO4)_2。 3.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滴入一定量的NaOH生成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