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学会了采用"草根分类法"来甄别纷繁复杂的诸多社会现象,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形象而亲切地把校本层面的课程范畴统誉为"草根课程".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学会了采用“草根分类法”来甄别纷繁复杂的诸多社会现象,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形象而亲切地把校本层面的课程范畴统誉为“草根课程”。且不论其描述本身的严谨与精当如何,探究“草根”的属性,我想至少让人们联想到那些生存在生物链底端的充满着活力、散发着芬芳、姿态各异的顽强生命现象!它们的生存方式和枯荣转换始终沿着各自的独特轨迹向外界展示着自身的价值和风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圆     
吴思云 《新读写》2010,(10):47-47
不知从何时开始,爸爸做的菜变成了;不知从何时开始,睡觉时总听到无休止的谩骂,梦变累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微笑少了,泪变苦了……  相似文献   

4.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不知从何时起,生活这辆疾驶的列车已将清脆的鸟鸣抛在了我们身后;不知从何时起,人们那勤劳的双手已将草原绿地用"水泥森林"取代;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于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原来的幸福。所  相似文献   

5.
男生的期待     
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课堂上尽显风流的都是"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收敛自己的笑容,用一张严肃的面孔去迎接生活;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压抑自己的心灵,用一双冷漠的眼睛去看待人生;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再向好友诉说心事,用无名的哀愁来应付岁月。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16)
不知从何时起,课堂上一些不明就里的规则开始被人们默认,比如,学习差的学生一般会坐在后排;男女生一般不会同桌……这些"潜规则"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也对青春期学生的健康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8.
本刊驻安徽合肥小记者王丽莎报道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全班乃至全校几乎都染上了一种"亲情"风.  相似文献   

9.
一、自助餐——"自助式"教学模式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助餐这种形式被人们所热衷。凡是去过自助餐厅的人都能体会到,在这个地方用餐,在提供的食物中,能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还可以品尝自己没有吃过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变得"独立"起来,不愿帮助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来触碰我的生活。我以为这就是处世之道——互不打扰。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开始,剩男剩女成了社会上的焦点话题。于是各类相亲活动、网站粉墨登场;据相关统计,相亲带来的市场效益,将超过15亿元。站在时代浪潮前端的各电视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时间,相亲节目频频亮相。不仅电视台热衷于此,群众的参与热情也是大大的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相亲节目渐渐开始向纯娱乐的道路上异化。因为人们惊奇地发现,除了快男超女等选秀,草根们又多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还无需才艺。于是,一些参加相亲节目的人,似乎不是为了找一个伴侣,而是为了在公众面前秀出自我。进而催生了云才哥马诺等一干草根名人,  相似文献   

12.
走出孤独     
不知从何时起,胸中的凌云壮志变得遥远;也不知从何时起,马革裹尸的浩然正气开始陌生。是社会阅历的增加?还是现实生活不再美好?或者,心底不再有一片明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13.
当我老了     
<正>"阿婆,我来喽!"随着小孙女奶声奶气地叫唤,我急忙冲出屋门,迎接我的"小天使"。呵,忘了,急也是无用的。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行动变得迟缓,我的步伐变得沉重,我的背变得佝偻……不知何时,我,老了。"阿婆,想什么呢?"小丫头仰头道。我笑着轻抚她的小脑袋,并未作答。对于那搜索枯肠而终不可得的"何时",我又何必较真。老便是老了,毕竟她……  相似文献   

14.
<正>暑假,没有了晚自习的夜晚对高三学生苏惠来说有些不适,甚至有些不安。晚上8点整,她满怀期待地打开一款名为"猿题库"的做题App,之前花了1块钱购买的"文科学霸谈学习经验"的直播课程,如期而至。看着视频中的学霸侃侃而谈,苏惠才稍稍安心,可听着似曾相识的内容,又越来越困。不知从何时开始,商家瞄到了学霸这种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相似文献   

16.
[话题引入]不知从何时起,“80后”作为一个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似乎是数位少年作家的崭露头角,让人们开始注目“80后”的吧。“80后”,顾名思义,就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  相似文献   

17.
扮酷记     
不知从何时起,“酷”风开始吹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些前卫人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人们言必说酷,穿必装酷,行必扮酷,似乎不和酷沾边,生活就缺少了许多味道。  相似文献   

18.
寝室,又名"周公馆"。不知何时造物主将其营造于人间,成为校园的一方特殊"聚集区"。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诸多课程在这里大融合,大碰撞。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总以为"个性化课程,能使学校、学生变得更好",事实并非那么简单。不知何时起,教育系统流行这样的观点:教育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学校的课程出了问题。个别学校在高水平校长的带领下,在特殊政策关照下的课程创新取得了成功,就误认为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能力,似乎把"课程革命"做得完全、彻底,学校质量就会赢得"革命性的胜利"。对于课程创新的狂热,使人们常常认为,设计出好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就会使学校、学习变得更好,事实远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生》2012,(Z2):46-48
【题目阐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做人底线……从这些词语的大量运用中,我们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