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生活实际,综合教育教学这几方面,整节课我以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2.
张敏 《贵州教育》2013,(8):31-34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认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上的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奠定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笔者执教这一课时,通过具体情境中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3.
李素霞 《考试周刊》2014,(75):66-67
<正>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比较顺当的事情,因为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到二年级又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而且,学生从生活中知道了一些关于确定位置的事实性知识,积累了用"序数"表示物体位置的初步经验。按理说,这样的内容教学起来应该是极其顺畅的,可是在我听过的几节课中,教学并不顺利。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基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基础的,通过生活中的"确定位置"的实践和思考,为坐标思想的形成和树立作准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学生树立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进而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一、怎样把握“图形与位置”的学习目标。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分布于两个学段,梳理其学习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包括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位置以及物体在某一参照系下的位置。这方面,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借助方格纸确定位置。有必要指出:这里的数对,应理解为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旨在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的思想方法,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好铺垫,而不是正式教学平面直角坐标,也不宜拓展为…  相似文献   

7.
<正>"位置"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和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的学习,基于现实的需要,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读懂"平面图的基础上用有序数对来刻画二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如"靠近讲台的为第一行""靠近门  相似文献   

8.
正1、教学背景1.1教材内容分析《有序数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它是学习全章的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已接触过,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的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它是建立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基础上的。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确定位置》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学习图形与坐标、函数的图象等内容,高中学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一定的了解,本章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结合实例进一步介绍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然后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最后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用尽量多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今天我们上一节"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  相似文献   

14.
<正>“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和简洁的路线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于学生而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有生活基础,并不难,问题在于如何将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进行融合。本节课以任务驱动,借国际跳棋的情境,解决“棋子在哪儿”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卷入。  相似文献   

15.
使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同学们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学习了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学期"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在这学期(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位置"时,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转眼间又到期末了,同学们还记得"位置"中的知识吗?现在咱们就一起来复习吧。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位置”这一内容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和游戏实践,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和意义,会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具体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渗透数学思想。3.利用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大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比较中归纳出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位置"这一内容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它是建立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二年级(上册)学习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基础上的。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第一段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