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 ,从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 ,描写当代知识分子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斗争的丰富多彩 ,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 ,肯定了侗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 ,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等方面 ,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论赵树理创作的主题思路和审美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树里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文艺大众化,核心和内蕴是革命的功利主义,审美特征和趣味是乡土的大众的风格。赵树里的作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赵树理的创作成就充分显示出解放区及建国初期新文学的实绩,代表着新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解放区作家在构建文学民族化过程中,明显的存在着不同的主体意识。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农民型作家稍稍离开了文学民族化的轨道,执着地追求文学的大众化和民间形式,以丁玲为代表的知识型作家亦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丁玲注重在文学民族化创作中注入现代意识和使命感,而周立波却沿着大众化的路子走,最终与赵树理融合。  相似文献   

4.
王荒草、郭澹波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诗创作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创作的内容揭露黑暗,讴歌斗争,反映老区人民追求光明和渴望解放的心声;新诗的形式自由奔放,造句用韵自然,注意诗歌的大众化平民化;具有深挚凝重、朴素明朗的风格,对闽西新诗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年批评家熊光明文学研究的对象大多为诗歌,发表过<诗与民族形式简论>、<大众诗歌是推动中国诗歌向前发展的动力>等许多论文.他在这些文章中严肃地批评那些抛弃民族传统、照搬西方现代派的所谓"创作",认为那不过是"嚼洋人剩下的残渣","是可悲的‘创作'";同时大力倡导诗歌的民族化与大众化,认为"走民族化的道路,是"各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把中国诗歌推向了耸入云霄的高峰",并且高呼:"大众诗歌不朽,大众诗人不朽!"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的外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民族化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其中西方各主要音乐流派的创作技法及创作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些流派的活动客观上构成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风格探索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位真正“为大众设想”,毕生致力于文艺的“革命化、群众化、民族化”,并在创作实践上显示了实绩的著名作家。他不仅在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整风之后,最早地实践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而且以其创作实践,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多少年来,他在创作实践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群众、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从而为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作出了光辉的范例,为革命文艺的成长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赵树理的小说,是民族化、群众化的内容和民族化、群众化的形式高度结合的产物。其特色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确定,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多种因素之中。关于赵树理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特色,拟另作探讨;本文仅就其艺术结构、描写手法、语言风格方面的特色作一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创作题材、旋律风格和表现风格,论述当代大陆流行歌曲民族化问题,认为当代流行歌典应民族化,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专题论述赵树理小说创作语言艺术特色中的主要方面:大众化风格。文章先对赵树理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环境、代表作做了一个简要概括,扼要指出形成赵树理小说创作语言大众化风格的原因,然后从四大方面论述其语言大众化风格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文章从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小说语言三方面与五四以来的小说和传统章回小说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文本首先阐述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历程,其次从创作手法、音乐旋律、节奏音型、和声编排、曲式结构、演奏风格、艺术审美、主体价值取向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民族化特征,最后探讨了关于我国钢琴曲创作民族化的发展与思考。希望能为我国音乐创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融入民族化内容,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前期的短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农村巨大变革和斗争,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颖独创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思想艺术风格。他的前期短篇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在构成他的整个创作风格和表现我国农民的觉醒,反抗和克服自己的落后意识,不断推动生活向前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在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出色成绩的作家。他的小说在读者中,特别在广大农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和喜爱。由于他的影响和带动,形成了一个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学流派,虽跨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创作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老舍的创作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老舍一生坚持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口语进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情愫和民族特色;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力图抹去大众文艺与非大众文艺的界限,使所有的文艺都成为大众的,是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郭永彬 《考试周刊》2010,(19):24-26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之功的重要作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一位被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就像和平常说话一样清新、明快,具有动人的力量,这正是赵树理小说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和民族化语言风格的魅力所在。他用概括、清晰、生动幽默的农民语言创作了故事性强的《小二黑结婚》。本文从语言的通俗化、词语的锤炼和修词的运用方面来分析其语言的结构风格。  相似文献   

15.
王荒草、郭澹波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诗创作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创作的内容揭露黑暗,讴歌斗争,反映老区人民追求光明和渴望解放的心声;新诗的形式自由奔放,造句用韵自然,注意诗歌的大众化平民化;具有深挚凝重、朴素明朗的风格,对闽西新诗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遇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手风琴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在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发展上进行的种种民族化的探索,也推动了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李遇秋在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探索为主线,首先介绍了李遇秋手风琴创作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从和声、调式、旋律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李遇秋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17.
柯仲平是较早到达延安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及理论主张对1937-1949年期间的延安文艺创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柯仲平的创作以诗歌研究的方式考察,可归纳出几个特点:与延安革命热情相应和的狂飙诗情,朗诵诗和街头诗运动的开展,书写新型农民和工人的长篇叙事诗以及对民族化、大众化形式问题的讨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柯仲平是较早到达延安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及理论主张对1937-1949年期间的延安文艺创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柯仲平的创作以诗歌研究的方式考察,可归纳出几个特点:与延安革命热情相应和的狂飙诗情,朗诵诗和街头诗运动的开展,书写新型农民和工人的长篇叙事诗以及对民族化尧大众化形式问题的讨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周立波《山乡巨变》等小说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独特风格,这是他长期理论探索的灿烂成果,也是他一贯的艺术追求。周立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积极参与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他更是自觉地走向人民文学的道路。他主张艺术家要用独特的艺术眼光精当地吸取中国古典艺术遗产的精华,形成自己作品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如何运用方言土话于创作方面,周立坡也有自己成功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20.
王长军 《天中学刊》2007,22(3):66-68
《李有才板话》在创作上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表现真切、深刻、准确,在各个方面真正地解决了新文学民族化、大众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