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对语篇连贯的研究颇多,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多从传统修辞之类的衔接手段来探讨。而诗歌作为一种高端语言艺术,其语篇连贯的生成(作者)和理解(读者)不是单靠语言形式上的衔接,而需语言使用者(作者/读者)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心理连贯机制,激活相关百科知识才能有效完成。从认知诗学的研究理念——促成更好的作者和读者,以Langacker的意象识解理论为指导,围绕认知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进行语篇连贯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微观语篇连贯是通过主题句的扩展,运用一些诸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和一些诸如代词、副词、连接词等词汇衔接手段,使语篇形成有形的网络。而认知宏观的语篇连贯是当语篇接受者具备与语篇相关的认知世界,并能在处理语篇信息时成功地激活认知世界及其相关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以心理图式的形态构建展示出来。该图式具有连贯的结构、特征和意义,是大脑长期整理加工中存储的信息,用以解释人们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样具有连贯性的特征。人们对宏观的认知心理连贯具有认知的合理性、动态性及其对认知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手段实现的,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而在汉语中,语篇的连贯主要是通过语义衔接来实现的。本文拟以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为基础,并通过英汉语翻译实例来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连贯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图式论,探讨语篇连贯,提出语篇连贯的建立不依赖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而依赖在目标读者或听话人脑中的相应图式,并通过一定手段激活这些图式。对图式与语篇连贯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对语言活动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对语篇连贯如何实现这一话题进行的探索研究。首先,作者在阐述了连贯概念基础上,归纳了实现语篇连贯的两类形式:显性连贯和隐陛连贯。然后,着重分析了心理认知是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的。并得出人们的心理认知对构建语篇连贯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认知世界的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实质是当听话者具有跟语篇相联系的认知储备,并可以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将储备的知识成功地激活来达成对语篇的理解。本文试从认知世界这一角度来解析语篇连贯,对语篇连贯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中国唐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擅长借物抒情。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认知的基础,将其引入唐诗翻译研究能为唐诗英译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将以唐诗《芙蓉楼送辛渐》的两个译本为例,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认知与图式建构,以进一步利用意象图式进行唐诗英译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认知心理的运作。现阶段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探析语篇的连贯性。在理解语篇的时候,不仅要理解语篇的外在形式,还要有效地开展心理认知活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和预设内容等进行深层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中的缺省预设和原型理论在解读语篇连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证实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最大区别,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显性衔接看作是连贯的必要前提条件,本文对此作了批评,并以斯佩尔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点,集中讨论用关联认知方法构建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0.
唐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体,其语言精炼、情绪内涵大多利用意象来体现,因此意象的翻译成为唐诗翻译最关键的一部分。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如何准确翻译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语篇连贯多从语言因素的角度出发,文章以Brown和Yule对图式(schema)的阐释为基础,探讨了语言外因素,如世界知识和先前经验在语义连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图式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是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但是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困难.通过对唐诗景物造型特征的研究,以雅克不逊提出的"符际翻译"理论为方法论,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例,论证了画成为翻译唐诗意象、意境的有效辅助翻译手段,使诗歌"诗歌视觉化",可以更好的展现原诗的意象意境.  相似文献   

13.
“图式理论”构建下的“克莱尔”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有些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的表层意义上。本文以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克莱尔形象为例说明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从故事的表意看来,小说中的男主角抛弃自己妻子的行为是残酷无情的,但是考虑一下作者哈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克莱尔所生存的时代,即激活有关克莱尔的图式,读者脑中的克莱尔就换成了另一种人物形象,不是残酷无情而是迷茫与彷徨。  相似文献   

14.
崔巍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114-116
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自Halliday和 Hasan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以来,不少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语篇的连贯必须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即图式知识;从世界图式和语言图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图式知识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了由于图式知识的差异,对于同一语篇不同的人可能获得的语篇连贯程度有所不同;最后提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发现中英文语言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中的"象"除了是推演天地和命理的卜筮符号,还是特定文化的象征符号,其中独特的"鸟之象"为后世纷繁的作品都提供了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注重诗人的艺术灵性,讲求实际审验,反对成法,并不意味着他对艺术构思的忽视,恰恰相反,他对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特别重视,提出了以意为主、运势其中的艺术思维方法,并运用于唐诗评论,在清初唐诗学中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蝴蝶作为特殊的意象,频频进入诗人的诗歌创作之中。凭借众多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影响,虚幻的梦境,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真挚爱情的象征,人生的苦闷、迷茫、失落、感伤,时光短暂的哀叹等成为蝴蝶意象的基本内核。究其缘由,蝴蝶意象积淀成为丰富文化内涵的事物有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意象历来是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诗学家唐浞通过对诗歌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对意象及其特征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描述,认为意象就是诗歌本身而不只是传达手段,意象是灵魂与意志的凝合,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凝定的“姿”是诗歌意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理解,翻译是译者利用相关图式对源语解码,并将目的语再编码的一个图式转换的过程。文章从图式理论角度来探讨广告翻译。文章分析了目的语读者的图式与源语文本可能出现的三种关系——图式相符,图式冲突,和图式空缺,并提出译者只有充分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图式,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广告译文。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其中更包含大量的隐喻。意象图式是隐喻的认知基础,是人类经验中将抽象关系与具体意象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因此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诗经》中的一些隐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