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解力"(叶圣陶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正确培养,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较高语文素质的正确途径.培养语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解力“(叶圣陶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正确培养,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较高语文素质的正确途径.培养语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因此无论是理解还是使用,都和语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一定的形象和意境,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缘文驰想”,从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中,驰骋想象,当视角接触到语言文字时,首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演绎是由一般原理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而从事物变换角度来思考,演绎则是对事物的呈现;演绎法运用于教学中,即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把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具体到语文学科之中,语文演绎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再现语言文字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语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语法、修辞、逻辑这些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在语言能力系统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语言文字到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飞跃,它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教学生燕练的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是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响应新课标号召,打破传统写作模式,创新写作内容、格式,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创设大语文的教学环境,注重写作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语言文字到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飞跃,它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教学生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是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响应新课标号召,打破传统写作模式,创新写作内容、格式,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创设大语文的教学环境,注重写作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少辉 《语文天地》2014,(12):27-28
高中语文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从教材编排到考题设置,从教师的理念到教师教法,都在进行革新与改进。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四种意识。一、文本意识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文本,强化文本意识。强化文本意识要贯穿课堂始终,从课堂环节设计到问题设计都要以文本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规范语言文字对提高语文现代化水平、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从政府领导机构到语言学术部门,从新闻媒体到语言文字工作者、语文教研人员,人们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但事实证明,不遵守语言规范,忽视母语学习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也是导致年轻一代语文水平整体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表述,是自1904年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以来首次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从百余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来看,对“语文”的界定经历了清末的官话,民国的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等,最终科学、全面地表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代替了以往“语言文字”等课程对象的含混表达,凸显了“代表一国之语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言文统一、文道统一到价值统一,这是一个逐步明确、完善和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涵的逻辑演进过程。深入挖掘和理解新表述的内涵与特征,对我们今天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理念、构建“以文化人”的课程实践等具有重要启示。同时,新表述是实现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从“语言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2.
表情朗读是传情达意的朗读.一是应注重培养语感.语感,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情绪、情感性的直觉领悟能力,包括音调感情,面部感情和体态感情.说得通俗些,语感就是一种能迅速对语言文字作出情感判断的感受能力.比如见到“落叶“我们会联想到萧条,实际上,落叶作为语言文字,表面上不过是一种语言符号,但这种无生命的语言文字往往因融注了作者的情感而表现出某种意趣,传递出某种情趣.……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教师在语言品味上只是带领学生从文字到文字作浅表性滑行,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涵咏、体察,学生面对的依然是冰冷、静态、凝固的文字符号。把握语言的温度、广度、深度、效度,才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母语学习和玩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黄季刚曾指出:“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是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总结,也是对开创新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启示。千百年来,为探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学者试用过很多手段,阐述过很多法式;从乾嘉年间的段王,到清末民初的章黄,更是集其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要以教材为主源从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来源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加强教材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叶老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就是要凭借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小学阶段的300多篇课文,篇篇都是佳作,有些还是语言大师的名篇。这些课文不仅布局谋篇巧妙,行文结构严密,而且语言规范凝炼,遣词造句准确形象。教材中蕴含的这些极其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无一不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典范。教师如果对教材中语言材料不加以挖掘利用,反而将语言文字训练延伸到教材以外甚至孤立地进行,那么,这将是一种舍本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阶段,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的难度明显加大。教师可从阅读片段入手,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从日记训练入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实地观察入手,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效解决习作起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泓 《教育与职业》2006,(29):142-143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能力。本文通过阐述语感的特征和培养语感能力的途径,说明提倡开展语感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从“理解”转向“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的美丽转身.课堂教学从分析、讲解知识到注重理解课文内容,再到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强调了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揣摩、品味课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来领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与传神之处,从而破解语言表达的神奇密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有助于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提高规范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挥师范院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和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文章从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强组织引导、搭建活动平台、促进研培考核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通过笔者的具体实践,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模式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节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读者或听者将个人体会的意义以及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中而体验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