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公益创业学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阐明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提出以顶层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为先导,以师资建设和"三自一体"创业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创业文化和"五力合一"协同支持为两翼,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的组织形式,不仅拓展了传统创业领域,也能促进公益事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可持续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了解不足,有一定意愿参与公益创业各项活动但有待提高,认为知识储备不足为影响公益创业最大因素。面对学生对公益创业了解不足、学校创业教育与公益实践结合度不强、社会外部环境支撑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明确公益创业教育目标、优化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公益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公益创业教育保障四方面加强公益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公益创业是公益事业运行机制转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非营利组织的转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公益创业在全球大量出现.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领域和培养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并从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对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专创融合的重要内容.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角度剖析了专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加强,创业和创业教育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就业,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及全民创业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师范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结合专业特点,抓住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正确处理创业与专业的关系,促进学生教育能力、创业能力与创业教育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为一个舶来概念,公益创业教育移植到中国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保证该教育能收到实效,需要在立足本土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进程,有效地服务本土学生。  相似文献   

8.
公益创业是个人、机构和网络通过捕捉新机会,处理社会机构供应不足或应对社会环境产品分配不均,从而挑战传统结构失效的产物。公益创业教育则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益尝试,是解决日益激增的社会问题的有力手段,是弥补传统高等教育不足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高校构建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从教育目标确定、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构建、组织与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保障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主要聚焦在多元化政策支持、课程开发设计、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从现实困境看,国家在推进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化商业资本主义的诱惑、实践创新发展中教育需求的新变动、公益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的缺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合作共赢机制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促进公益创业教育的高位创新发展需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本土实践,从市场参与机制、实践变革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和协同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0.
1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目前高校及高师院校的现状,在归纳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基础上,探索构建课程、科研、体验、竞赛、实训"五位一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益创业是一种新型创业模式,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创业研究体系,也为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开辟了新路。本文从教育体系的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在发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应采取的措施,对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益创业教育则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笔者依据公益创业的特点,从明晰公益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完善公益创业课程评估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公益创业的概念、公益创业教育的兴起,以及高职院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依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加强公益创业相关理论研究、开发公益创业相关课程、强化公益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很好地响应了十八大的号召,契合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探索构建"理论教育-立项运营-竞赛评比-入园孵化"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相似文献   

19.
公益创业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供给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成为目前创业发展的重要形式.高校范围内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公信力不足、定位不准、关注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等因素制约,需要从加大师资专项投入、营造公益创业文化氛围、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注重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公益型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公益型创业教育是传统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当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未形成与实践统一的课程体系,缺少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师团队,缺乏积极活跃的公益创业氛围,高校、政府、企业间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互通机制,应从构建教育体系、组建教师团队、搭建支持平台、建立制度机制、兼顾软硬环境等方面创新公益创业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