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课兴起十年来,我国采用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不断探索创新,开展了大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范式。中国慕课范式已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从政策支持、课程规模、学习对象、应用现状、规范管理、技术融合等角度,追溯慕课由汇入、推动到融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三个阶段的历史轨迹;概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体现出的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共享应用、发挥育人功能、打造金专金课、开展合作共融的范式特征;预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地理知识的传授与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 地球是人类之家。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之间的交往、旅行、商业活动、信息传递,以及国际关系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因此地理知识是人们经常的和必要的知识。远在有文字记载以前,人类为了了解生存环境,就注意考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区别一个地方同另一个地方的差异,并将自己的见闻和臆测去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3.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合格新师资,师范历史课程应从实施开放教学入手,即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行全面开放,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课程结构与教材编写是教育的软件,是教育循环系统的心脏。因此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必然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建国40年来,中小学的课程和教材基本上由国家统一规定和编写。在产品经济模式下,全国只有一种课程设置,也只有一套统编教材。这种标准化、同步  相似文献   

5.
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对综合理科课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东北、上海、浙江等地的综合理科课程试验,也只是对某种类型的综合理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回顾世界综合理科课程的发展史,考察国外综合理科课程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综合理科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一)综合理科课程的产生1.综合理科课程产生的背景。自然科学教育分科课程向新综合方向发展的起因在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崛起。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约翰·杜威开始怀疑自然实在论提出的知识客观实在性的论断。他指出把人的头脑视为能动而有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连锋 《教育评论》2014,(7):144-146
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两种课程观的历史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人文主义课程为科学主义课程的萌芽孕育了土壤;科学主义课程起步晚,但发展更为迅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曾经历了长期的冲突时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最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7.
<正>一、开放课程在环境教学中的发展机遇1.国内外开放课程的发展历程(1)国外开放性课程发展。开放性课程,全称是Open Course Ware(OCW),包括"开放课件、开放内容、开放教育资源、开放获取、开放课程"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通过课程获取方式以及课程本质特征对开放性课程进行了诠释。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历程。早在1969年,英国就成立了开放性大学;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正义"的开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发展犹如滚滚长江 ,滔滔向前 ,一去不返。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发展的同时往往又伴随着许多野蛮、罪恶。也就是说 ,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取得的文明成果和付出的代价呢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代价又有何意义呢 ?笔者想就此谈一些认识和同仁们商讨。中学课本在讲述人类社会发展时 ,往往着重于付出的代价 ,而对其进步成果论述很少 ,因此学生在形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时 ,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即偏重其付出的代价 ,重其黑暗面 ,不能充分认识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春风细雨迎来了中、英、日、港的40多位课程理论专家和课程政策制定者,他们聚会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为期四天的中英课程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切合时势,主题明确。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把课程发展问题一步步推到了教育改革的中心;课程教材“编”“审”分离体制的确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出台,沪、浙、粤、川等省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学校课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大一统走向地方特色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序言:历史学的发展是中学历史课程革新的基础。中学历史课程只有不断地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才能使自己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历史学的新发展,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内容、结构与性质上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征。本是笔在教育部举办的2005年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班(太湖西山)上讲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历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原名为《历史学的发展与历史课程改革》,应听课老师要求,节选为《历史观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历史理论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方法革新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领域拓展与历史课程改革》等篇分刊于此(原有三万多字,限于篇幅,选刊时删去了原来参考献及引注释),敬请专家同仁指正。[编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由于“文革”的发生而中断了招生达12年之久;1978年恢复招生后,至今又经历了12年。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从此,中国研究生教育走上了同国际研究生教育形式大体相当的正规发展道路。正因如此,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四分之一年代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持续的进步,尽管问题仍然很多,但其成就是举世公认和有日共睹的。  相似文献   

12.
考察美国大学课程,主要是以哈佛大学课程的历史发展变化来阐释美国大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特征,侧面揭示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大学领导人的教育理念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人类历史发展演变总体过程的认识,曾形成“倒退”、“循环”、“进步”三种不同的理论,它们对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近代以来,“进步”观念的形成、确立,使人类走出“倒退”和“循环”的怪圈,摆脱“命运”和“上帝”的泥淖,成为解释历史发展的核心观念。本文通过追溯盛行于古典和中世纪时期的历史观念,重点探讨16、17世纪历史观进步观得以成形的条件、逐步确立的历程,以及对当时西方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经济风暴的打击,就业市场突告逆转,导致市场从原来的“工找人”,转变到“人找工”。因此,通过再教育及自我提升来加强本身的竞争力,已成为另一种潮流与趋势。远距离教育课程(也有人把它称作校外课程)及从它衍生而来的其他课程,不但是大专教育体制下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在欧美更形成  相似文献   

15.
商法课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法课程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商法制度、商法理论和商法实践正在持续地发展之中,商法课程的地位、结构和原理体系也在不断地探索、尝试和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铺开。我国的历史教师频频接触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课程。历史课程到底是什么,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什么关系?只有明确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并正确地认识到其在课程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整合课程的发展历史从教育历史视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代自然原始的整合课程阶段、近代理性与极端的整合课程阶段、当代走向成熟的整合课程阶段。整合课程现状主要表现为形成共识、不可替代、多元发展、相互融合、注重过程、拓展手段等方面。整合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整合课程的概念和界定需要明晰、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操作模式杂乱等。整合课程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教育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赋予了新内涵。基于历史视角,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其四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并立足其现实基础,以大力推进细化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基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完善与进步,开放课实现课程知识资源的共享,且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并且学习者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对于怎样在大量资源中选择优秀课程进行学习,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中外网络共享课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总结中外开放课各自的优缺点,以方便学习者选择优秀课程资源,使整个在线学习活动变得高效、快捷、便利。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应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史学方法论与历史观又有着密切的依;每关系。但史学理论中的方法论内容的丰富性:不是历史观的原则可以替代的,在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下,历史学研究必然出现教条化、机械化和公式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有所改变,史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