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测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不仅可以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还可以分析影响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因素,从而为相关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期为2010~2015年,通过从产业、科技及经济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效应等三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最强与效应弱地区的差距较大,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将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为5 个类型,最后对各类型的具体承接效应及影响承接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总量分析我国工业集聚发展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FDI对我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FDI是我国工业集聚的Granger原因。FDI的增长会带来我国工业集聚的进一步加剧,但对工业集聚的短期影响并不显著.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一个时滞。Granger检验表明,工业集聚会影响到FDI的区位决策。利用FDI可以加强地区工业集聚,以缩小地区差距;FDI促进地区的工业集聚和关联水平,进一步吸引FDI,以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相关立法的不足入手,对比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完善的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结构,需求结构的变动将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市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分割制度以及消费品供给制度的制约。为解决产业结构失衡状况,必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改革城市的消费品配给制,扩大居民私人消费领域;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和山东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在 2000 至 2009 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总量的差异。山东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echanisms of a state-organized educational system as it functions between households and the labour market, regulating the passage of age cohorts from the home via school to the labour market. One question is what outcom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ctually produces and what mechanisms are at work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advantage. In terms of disadvantage, the paper assesses solutions for overcoming the skill gap and entrapment problems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by means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describing how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orked in the conditions of a mature Nordic welfare state and an industrial society based on paid work, feasible ways of reorganizing education in the changing work conditions of an increasingly crisis-ridde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re also sought.  相似文献   

8.
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已对社会构成威胁.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和农村居民内部之间,地区之间,差距已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不合理状况的原因,是体制不健全,新的阶层分化,贪官敛财.缩小差距的对策,应是深化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秩序,钳制权力寻租,确保大多数人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九个地市建筑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综合宏观规模、施工效率、发展环境等方面建立建筑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度方法和改进的归一化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建筑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增长方式有所差异,各地市建筑业的综合发展与发展环境高度相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直接改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极大地影响未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促进珠三角经济地理格局的改变。港珠澳大桥将有利于珠江西岸获得更多产业转移和投资的机会,也将导致珠江东岸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削弱,尤其是物流业的竞争力。港珠澳大桥还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地位以及为澳门提供更广阔的经济腹地,推动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从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因而造成了农民工阶层流动的障碍,使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很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清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障碍;调节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并完善保护城市农民工的法规;提倡农民"离土不离乡"。  相似文献   

12.
工业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有关。中国垄断行业技术改进明显,但技术效率出现了恶化;而竞争性行业技术效率具有相对优势。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却相反,与前者出现了两极分化。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一种路径是:行业垄断——资本深化——技术改进——行业收入差距。从技术进步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观察,中国工业及其技术进步具有粗放特征。由于行业收入差距在时间上具有累积效应,因此,延迟改革的代价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目标,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和沈阳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基地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模式,研究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三位一体"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运行方式、管理体系,并对建设好基于产业集群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区域强势经济的一种全球性普通现象,凡经济发达地区,多是产业集群旺盛之地。文章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其产业集群状况,指出长三角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这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集群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货物码盘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货物流通中,对货物进行自动码盘过程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系统工作流程图、子系统工作流程图和电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桑凤平 《教育研究》2012,(6):150-154
日本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职教立法,为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专业设置紧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产学紧密合作,实现产业界和学校的互利互惠;终身职业教育理念,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应加快立法工作,实现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范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企业内部职业教育普及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互补化;完善农村职教,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职教差距,实现区域职教特色化;转变职教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为繁荣我国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协同作用构建创新系统不但能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对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探讨1998~2008年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重庆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升级,发展态势良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发展速度落后于产业结构演变速度,但二者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程度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工业作为直接创生工业文化的发生器和影响并左右职业教育文化发展与运行模式的刚性要素,它们的对接,是一个职教、职教文化与工业、工业文化适以相成的必然逻辑。以此审视天津职教与职教文化,天津职教创生和发展与工业、工业文化如影随形。从近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早期集聚化,到刘少奇试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及当今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什么都选择天津?还是它的工业与职教基础,还是它工业文化与职教对接的条件和它在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没有这个历时的现时的、互动互为的大文化形态和体系,天津的工业、职教,也就发展不起来。也就没有天津工业历史上的辉煌和今日的再度腾飞,以及职教“天津模式”、“天津道路”的体系和内涵。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产业分工与产业组织重新安排新的思路包括:政府逐步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出,以最大限度地让位于市场;在各级政府之间实行明确的产业分工;在各经济区域,根据比较优势确定主导,发展关联产业;在全国各个行业建立起大型领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企业系列化;将乡镇企业纳入全国统一的产业体系中,参与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