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科技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已成为决定新一轮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对人才的争夺开始进入“白热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论其发达程度和地域位置如何,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党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于构建21世纪国家科技队伍,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大力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我院…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其它一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决定因素。在竞争中,谁抓住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为确保我区在下世纪初蓄积人才优势和发挥人才效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知识、智慧和能力的载体。没有人才,无所谓知识;没有知识,就无所谓人才。知识、智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精神财富。推拥有知识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姗姗莅临的知识经济在21世纪愈加显示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吸纳人才: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资源可以分为四类:人力资源、物力资、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是指由特定劳动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构成的无形资源。目前,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向人才资源开发转移,物力资源的竞争已经逐步让位于人才的竞争和智力的角逐。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要素,区域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地区技术、资金的角逐,更重要的是一场高智力的人才竞争,谁拥有出类拔萃的高技术人才,谁就掌握了区域技术创新的高技术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正>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获取成功的钥匙。如何才能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呢?一要起用,二靠培养,三可引进。 作为一个部门或单位,或多或少聚集着一些能人志士,但是他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能没有机会得到重用,得以发挥其闪光的一面。作为领导者,却不知能人就在身边而发出“人才难觅”的感叹。有的领导知道人才的存在,但由于该人才存在某种“缺点”,或不注意场合维护领导的形象或者喜欢抨击时弊或心直口快或与某领  相似文献   

7.
广聚人才 培养人才 使用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希望在人才。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依靠和使用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一个高校要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关键也在于拥有一批优秀人才。谁拥有的人才越多、竞争力越强、希望就越大。对于原实力不够强的、目前尚未进入“2ill程”的大多数高等院校,广聚优秀人才,培养和使用好这批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我校,两校合并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大学,要上水平、上层次,人才更需要。(一)广聚人才高校的人才资源主要立足于本校,即要发现、选拔优秀中青年,又要依靠、发挥现有老…  相似文献   

8.
<正> 毫无疑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当今时代,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拥有一流技术,谁就能称雄天下;而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但是,究竟怎么样才算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和单位所需要的,却是一个模糊的难解问题,也正因此,社会上流行着简单地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唯身份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存在着以年龄来决定是否为可用人才的观念。 就业市场上的年龄限制可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年龄太小,会被认为不成熟,缺乏经验,“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不能委以重任的,这还可以等待,但如果被认为是年龄偏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剧,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是国民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不仅是区域经济进入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参与全球市场竟争的重要手段。知识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参与竟争的资本,是现代经济竟争的主力,更是企事业的生存根本。谁拥有的人才越多,谁就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和帕特里夏·阿伯迪妮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曾预言:“在迈向下一个一千年之际,人才将成为我们在全球性竞争经济中的优势。”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灿烂的明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才资源越来越重视,但对海外留学人员这支重要的人才力量还重视不够。本文拟对西安市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作法、存在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并对此论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文田 《学会》2001,(4):31-32
当今世界是一个人才竟争的世界,谁拥有更多、水平更高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在人才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现就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3.
1国内外人才竞争的现状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资源,人才的竞争已完全国际化.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此,各国相继出台了各式各样的吸引人才政策.欧美正在修改移民法,加大科技人才的吸引,如美国基于科技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供需矛盾,于2000年又一次修改移民法,进一步放宽外国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限制,并将每年移民11.5万人增至19.5万人,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也修改了其相应的法律,以加强对外国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工作.同时大部分发达国家还依靠增加专项经费投入、调整留学生政策和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奖学金等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4.
谢正德 《学会》2002,(1):40-41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大开发,人才要先开发",这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道理很简单,人是万物之灵.人才,只有人才,才是治国兴邦,安天下,强事业的根本,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上海人才资源开发战略肖元真当代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的激烈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已成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谁拥有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执“争夺人才,强化人才素质”之牛耳,谁就...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企业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对稳定企业人才队伍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稳定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然后从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改进薪酬激励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前企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大竞争、大较量,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较量,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竟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运行主体,其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平,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丽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21-122
加入了WTO以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在当代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谁能拥有并利用好具有高度竞争能力的国际优秀人才,谁就能掌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企字无“人”则为“止”。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首要资源,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资源,谁就将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国网东阿县供电公司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才的价值,紧紧围绕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关于人才战略的部署和要求,从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入手,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战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才的价值,为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面对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越来越多的实践不断证明,当今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保证和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