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怀 《出版参考》2006,(10):4-4
一则消息: 2004年7月11日,读者正在上海旧书店淘旧书,上海旧书店在撤离闹市近10年后,近日重返寸土寸金的上海市文化一条街福州路,老店新开的旧书店汇集了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家的近3万种藏品.包括古籍善本、老期刊、旧平装、碑帖、印谱等。据悉.开张不到一周.旧书店平均每天的成交额接近5万元。新华社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是"上海书店的子弟",妈有时这样说,后头可能还跟一句,"这些小孩不管书读得怎样,一般知识面都挺广的".妈从出版学校毕业,一直到退休,几十年就是上海书店的职工.上海书店是一家连锁式旧书店,上世纪50年代由一些私营旧书店、旧书摊合并而成,曾经叫上海旧书店,和上海古籍书店等一起,属上海图书公司,这要是细回顾则可以是另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旧上海旧书店之分布"地图" 旧上海的旧书业,散落地分布在多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杨文  邓世清 《出版广角》2018,(12):10-13
旧书店是记录文明演进、定格时代变迁、反映民俗生活、维系阅读群体的文化地标,是复兴实体书店征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文章以苦心经营30年的集成古旧书社为例,阐释旧书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为挽救旧书店凋敝颓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我曾在位于福州路的上海图书公司下属的旧书店负责收购工作.尽管回收旧书刊这个行当很平常,但毕竟是与读书人和藏书家及其后人打交道,自然会遇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韦泱 《出版史料》2004,(4):42-43
寒斋的旧藏中,有郑超麟先生两部出版于民国年间的译作,书名为《大学时代》与《从苏联归来》。这两部旧译“得来全不费功夫”,均淘自上海最大的旧书店新文化服务社。  相似文献   

7.
旧上海旧书店之分布“地图” 旧上海的旧书业,散落地分布在多个区域。中区(今黄浦区)在麦家圈(今山东中路、广东路一带)、交通路(今昭通路)、福州路、河南路(今河南中路)。西区(今静安区、徐汇区)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近卡德路(今石门二路)和爱文义路近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  相似文献   

8.
零本斋记     
半个世纪的文字生涯,天天离不开书籍,也养成了爱书的癖好。见了喜欢的新书固然忍不住要买,旧书店里难得一见的破书旧籍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于是,偶有闲暇必逛旧书店,出门外地必寻旧书店。历年购求所积,几间居室早巳书满为患。  相似文献   

9.
和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可谈的事不少,这里就说说买旧书的又惊又喜. 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一起去上海旧书店二楼"内部供应"的旧书库去拣旧书.我们分头在书架边聚精会神地选书.  相似文献   

10.
前年因机缘巧合,我和香港这个城市发生了密切的业务关系,从此通过淘旧书,对香港的旧书店也就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和实地体验。其实国内熟悉香港旧书店的人很多,如著名学者陈子善和徐雁先生、我在“天涯·闲闲书话”结识的书友何家干和OK先生,他们都写过一些关于香港淘旧书的文章。如今,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视角来写写香港的旧书店,作为自己香港淘书经历的一个纪念。  相似文献   

11.
茱萸 《出版广角》2015,(4):37-37
在东京逛古本屋(旧书店),除了不少用日文撰写研究中国传统学问的著作,还经常能碰到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内地出版发行的文史类书籍,犹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老牌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版本居多。这些书中的大多数,都是当时出版后直接被日本的书店进口过来、库存至今的,大部分并未进入流通渠道,触手如新。  相似文献   

12.
星若棋布。一家家书店散落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有人将其喻之为城市的隐秘花园。精当而又新颖。在这些小小的幽静的花园里,人们怀着闲适的心情,自由地赴约。寂静与相视,是极为默契的交流。此刻,我的目光徜徉在上海最大的旧书店——新文化服务社内,慢慢逡巡着,倏忽  相似文献   

13.
1963年左右.胡乔木赋闲养病.从杭州来到上海.经常到福州路旧书店淘书。我们很欢迎他。1990年4月9日胡乔木曾回复我一封关于左翼文学的征询.他在信末说:“当年的小孔对我是很熟悉和亲切的”.就是讲这段时间里我接待他前来看书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唐弢 《出版史料》2003,(1):18-20
1985年4月14日信人路同志:4月8日手示谨悉。我们是同一辈人,以后称呼,千万不要这样客气。我惯用“同志”两字,盖用此可以无往而不利也。两书承允出版后(或再版)代购,感铭五中。现在买书实在困难,过去我常跑旧书店,新书总可买得,不屑一顾,现在旧书店  相似文献   

15.
《文选旁证》,清梁章钜著。这是清代比较重要的《文选》研究著作。我知道《文选旁证》,要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出去逛旧书店,在夫子庙旧书店里买了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买到之后,随意翻阅了一下,其《书目答问略例》云。  相似文献   

16.
东洋书肆记     
喜欢旧书并有机会有兴趣到国外淘书的人并不很多,所以很少听出国的朋友谈外国旧书店的情况,即使有人谈上三言两语,由于言者无此雅好,听起来总觉得不得要领。关于日本旧书店的情况,是听了上海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的讲述之后,才第一次过了把“神瘾”。周先生既是著名学者,学术博雅深醇,又是海内藏书名家,曾写有专文,叙述在日本淘书的经验,绘形绘色,令人艳羡不已。在心仪多年之后,今秋(199年)十月有机会到东京公干,做短暂逗留,逛旧书店自然也就成为我正事之外唯一的“观光”项目。虽然听过、看过周振鹤先生的介绍,对日本旧书…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一些旧书店很有特色,颇受人们欢迎。在华盛顿的威斯康辛大道上,有一家小巧的旧书店,名曰“昨日书店”。其特点是,在市中心大书店里出售的新书,仅几天,读者阅过便转售该店,成为二手货,价格即便宜一半。一般人待新书出售一周或十天,再到“昨日书店”去买,看后还可再出售给该店。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1977,(2)
政治流氓王洪文不读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却醉心于那些发了霉的黄色污秽的书。一九七四年,王洪文通过他在上海的余党,一下子就从上海书店(旧书店)要了二千多种书,共中不少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小说,以及内容黄色污秽的旧书,去填补他那肮脏的灵魂,消磨他糜烂的生活。去年五月,“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他们同当初林彪搞反革命政变一模一样,从历史垃圾堆里吸收反革命养料,搜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校内及周边地区书店林立,在全价书店的"包围"中,一批旧书店生存下来,并且有些生意还很兴隆.  相似文献   

20.
一腔少年热血王耿雄生于1923年,江苏吴县人。王耿雄是在上海读完小学的,小学毕业那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了上海。王耿雄辍学了,这一年他15岁。学校没法上了,就上书店。新书买不起,那就去福州路淘旧书。少年王耿雄的足迹,从此就经常出入福州路一带旧书店、旧书摊。当然,他看得多,买得少。口袋里那几张少得可怜的钞票,好几次摸出来又放回去。王耿雄要把这点可怜的钱用在刀刃上。这样的书终于让他遇上了。而且正是这本书,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孙中山轶事集》,1926年上海三民公司出版。王耿雄是在一个旧书摊上发现这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